方 昉
不久前,美國科學家通過對芽殖酵母和線蟲的基因分析,鑒別出兩種生物共有的25個負責調(diào)控壽命長短的基因。
美國華盛頓大學等機構(gòu)的科學家在《基因組研究》雜志上報告說,在這25個“長壽基因”中,至少15個在人的基因組內(nèi)存在相似版本。
這就意味著,科學家有可能借此鎖定人體內(nèi)的基因目標,研究如何減緩人的衰老過程,治療衰老引發(fā)的相關(guān)疾病。
華盛頓大學生物化學家布賴恩·肯尼迪說,他們希望將來通過基因工程方法調(diào)控人體內(nèi)的“長壽基因”,不僅延長人的預(yù)期壽命,還能延長“健康壽命”,也就是人的生命中身體健康、不受衰老引起的疾病影響的時間段。
希望不等于現(xiàn)實,后天養(yǎng)生很重要。
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人能活到百歲左右更是稀中之稀了。那么,古稀老人的長壽有什么秘訣?請看——
自古以來,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很多人為此去修行求道,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人家有時間,人家有錢可以讓別人幫他們修道,幫他們煉丹,來完成自己長生不老的夢想。那都是過去的一些帝王,比如說秦始皇讓盧生去給他找很有名的長生不老藥,派出徐福帶著幾百名童男童女去蓬萊找仙丹。到了漢武帝更絕,做幾個銅人,銅人手里面托著一個銅盤子,接點露水和上這個玉石粉末一塊吞下去。其實不僅如此,那個時候還涌現(xiàn)出了很多煉丹術(shù)士。因為有需求,有市場。帝王需要很多的術(shù)士煉丹,煉仙丹、煉金丹。比如說孫悟空偷吃兜率宮太上老君所煉的那個九轉(zhuǎn)金丹,其實說白了那就是合金疙瘩,里面有什么汞、丹砂、硫磺、雄黃再加上一些礦石燒它個七七四十九天,然后把這個金燦燦的大合金疙瘩讓人給吃下去。你想這東西它要吃下去能有好處嗎?所以說很多帝王他求長生不老沒求著,反而死在這上面,比如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他就是因為大量地吃這種大合金疙瘩,最后一命嗚呼,英年早逝。
但是,同樣是在大唐盛世,卻有一個人,他既是一個醫(yī)生,又是一個煉丹術(shù)士,但他卻活過了一百歲,還在百歲高齡著書立傳,而且真的是史有其人,他就是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倡導(dǎo)“按照節(jié)氣吃”。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這一卷講的就是食療。在食療中,他提出了食療的基本原則:
第一個原則就是節(jié)制飲食,吃個八成飽就行了。吃太飽了,最后上下都脹氣,肯定會得暴病。
第二就是要注意節(jié)氣,到了什么節(jié)氣吃什么東西。那么具體什么時候應(yīng)該吃什八分飽慢咀嚼腌制食物少吃點么呢?得看這個食物它含有什么營養(yǎng)。孫思邈就對當時他能見到的一百五十多種食品,包括蔬菜、各種米面、各種肉類、各種奶類,一一說明,一一分解。
第三,怎么吃。那講究大了,他告訴我們得細嚼慢咽。怎么叫細嚼慢咽?嚼到什么地步才能咽?如果不大會兒,兩分鐘,三碗米飯吃下去了,這不行,不符合細嚼慢咽。
第四,搭配的菜也有講究。搭配的菜要淡食,不能過甜、過咸、過酸、過苦,什么都不能過。為什么呢?“咸則傷筋,酸則傷骨”,所以最好是淡食。如果我們吃了過多的咸的,筋就會不好;吃酸的過多了,對骨頭不好,老了就會有麻煩,病就會找到胳膊腿上,這都是不注意的結(jié)果。
第五,吃飯時精神狀態(tài)也很重要。吃飯時不能生氣。
第六,關(guān)于飯和菜的搭配也有講究。孫思邈建議,少吃肉,多吃飯。我們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多吃了肉,膽固醇、脂肪就會超標。另外在這里面,他還說,要少吃菹菜,菹菜就是酸菜、腌菜,太咸、太酸對人的身體不好。并且他很反感吃各種生菜、生米、生豆,還有陳臭物。比如臭豆腐,很好吃,是發(fā)酵過的東西,但是他認為這種發(fā)酵過的東西最好還是少吃。
此外,睡覺的姿勢,是直直地睡呢,還是蜷曲地睡呢?孫先生認為人的脊髓不是直的,所以要想直著睡,那就是和自己的身體較勁,最好還是蜷著身子睡。
夏天天熱,睡覺不能晾著腳丫子,把腳丫子放在床外面,把腳架起來也不行,腳一定不能比頭高,頭高腳低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