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欣
一位退休教師苦練書法,不但獨成一家,還幫助患有帕金森癥的妻子逐步緩解了病癥,真是“無限風光在奮爭”。
1966年,24歲的滑振祥被分配到河北省邢臺市興泰發(fā)電公司子弟學校,當了化學老師。1998年退休恰逢公司老年大學剛剛成立,滑振祥報名參加了書畫班的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技藝大長,于2004年7月,他的書法作品在國際大賽上奪得銅獎,后被授予“中華當代藝術(shù)精英”稱號。
滑振祥生性敢于挑戰(zhàn),當看到好友河北書法家許萬卿首創(chuàng)的“龍篆”,立刻興趣大發(fā)?!褒堊笔且环N新興書法字體,每個字體內(nèi)都包含著一個“龍頭”、“龍形”在里面,經(jīng)過勤奮努力,他寫的“龍篆”自成一派:有的如深海蛟龍,氣勢磅礴;有的如山中烏龍,剛毅挺拔;有的又像空中翔龍,翻云覆雨。年復一年,一摞摞獲將證書印證著他的閃光足跡。
說起自己的成績,滑振祥都要夸贊自己的“賢內(nèi)助”馮敬芬。每次滑振祥都將寫好的作品交給老伴,請她點評一下,老伴是第一讀者,又是一位“嚴師”,她文學功底也很厚實??稍?003年老伴患上了帕金森癥,2005年病情加重,身體每況愈下,情緒也很消沉。為了讓老伴高興,滑振祥想到讓老伴每日作一首詩。因為老伴雖然吐字不清,但是思維卻異常敏捷。于是,老伴靈感隨時閃現(xiàn),滑振祥就隨時記下。兩個人互相鼓勵,反復斟酌,直到雙方都滿意,滑振祥再把這首詩寫成“龍篆”。幾年來,厚厚的記錄本,滑振祥已經(jīng)用了三四本。在滑振祥的支持幫助下,老伴的精神狀態(tài)越來越好。
為此,滑振祥特意寫道:“暮色蒼茫看人生,酸甜苦辣仍從容。人生好比一座山,無限風光在奮爭?!边@是滑振祥的自勉,也是他們相伴37年愛情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