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彥訪
1989年秋,我被大連市委組織部任命為電教中心主任,負責大連市黨員電化教育中心的創(chuàng)建工作,到1997年底離開電教中心,從事黨員電教工作整整八年。八年間,我和電教中心的同志們朝夕相處,共同為大連的黨員電化教育事業(yè)不懈開拓,結下了深厚的戰(zhàn)斗友誼,留下了許多難以忘卻的記憶。
放眼全局做大片
開展黨員電教工作,教材是關鍵。黨員電化教育的教材,必須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作為市一級的黨員電教部門,如果總是滿足于等靠和轉發(fā)上級和外地提供的現(xiàn)成教材,就會使黨員電教工作缺乏針對性、及時性。
八年間,我們立足大連,放眼全國,發(fā)揚敢啃硬骨頭的精神,積極爭取領導支持,充分調(diào)動各方力量,大膽地嘗試重大課題專題片的制作,并取得了可喜成果。針對年輕人對大連地方黨史和英雄事跡普遍缺乏了解的實際,我們會同市黨史委和大連影視劇制作中心,先后攝制了六集地方黨史片《旅大風云》(獲全國紅星二等獎)和電視劇《血染的電波》,向基層發(fā)行并在部分省市播放,有力地宣傳了大連地下黨組織的斗爭歷史和黨員的英雄事跡,使年輕一代普遍受到一次愛國主義和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為了配合學習宣傳黨的十四大精神,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知識教育,我們會同有關單位,調(diào)動方方面面的力量,于1993年春制作完成了六集電視專題片《走向新世紀——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縱橫談》(獲全國紅星二等獎),該片受到了中組部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充分肯定,被中組部推薦向全國發(fā)行,對宣傳貫徹黨的十四大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4年,紀念甲午戰(zhàn)爭一百周年,制作了五集愛國主義教育專題片《甲午百年祭》(獲計劃單列市一等獎),向基層和全國發(fā)行,大力宣傳“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奮振興中華”的主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僅密切配合形勢發(fā)展,宣傳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了黨員干部教育的及時性和針對性,而且也使我們黨員電教工作者開闊了眼界,結交了朋友,增強了能力和信心,也為大連市委組織部爭得了榮譽。1994年,中組部授予大連市委組織部“全國黨員電化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黨建專欄放光彩
1991年,為紀念建黨70周年,大力宣傳黨組織和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事跡,增強百姓對黨的感情和信心,我們主動會同大連電視臺,在“大連新聞”中,開辟“在鮮紅的黨旗下”專題欄目,集中6、7、8三個月時間,宣傳一批先進黨組織和百名優(yōu)秀黨員的先進事跡。三個月時間里,每天的大連新聞都有我們的電視節(jié)目,這無形中給我們自己增添了巨大壓力?;鶎訄髞斫?00份先進事跡材料,我們電教中心的同志分頭日夜審稿修改腳本。制作人手和設備不夠,我們就充分調(diào)動電視臺和各縣(市)區(qū)、大企業(yè)、院校電教部門的積極性,根據(jù)統(tǒng)一要求,各單位分頭拍攝制作,我們集中審片修改,排列播出順序。
經(jīng)過全市上下的緊張工作,1991年6月初,大連電視臺“在鮮紅的黨旗下”專題欄目正式開播了。從6月至9月,在三個多月時間里,我們在大連電視臺集中宣傳了全國、省、市先進黨組織和100多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事跡,在全市上下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大增強了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有力地配合了全市建黨70周年的宣傳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電教中心被大連市委授予“最佳宣傳單位”稱號?!霸邗r紅的黨旗下”成為大連電視臺的固定欄目,后來改名“七月”,18年來,半月一期,一直堅持至今。
團結協(xié)作結友誼
黨員電教工作是一個苦差事,尤其是一些大型政論片、專題片的攝制,具有很強的政策性、時效性,技術性、藝術性要求也很高。90年代初,我們電教中心的人員很少,除了從事黨刊發(fā)行和計算機開發(fā)的人員以外,真正從事電教工作的人員只有四人。在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更需要全體人員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爭分奪秒、肯于吃苦、勇于奉獻的拼搏精神。我們制作的每一部電教片,開辦的每一期黨建欄目,無不滲透著大家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趕拍《立國之本》時,為了搶時間,大家春節(jié)期間不休息,撰寫腳本,準備分鏡頭資料,堅持奮戰(zhàn)三個月,拍出了四集政論片,及時向基層和各地發(fā)行。攝制《走向新世紀》和《甲午百年祭》,我們攝制組兩次帶車赴外地現(xiàn)場拍攝。大家頂風冒雪,渡渤海、入山東,登海島、下煤礦,跑遍了齊魯燕趙和遼沈大地。每到一地,大家爭分奪秒,白天采訪拍攝,晚上作場記、改腳本。為了拍攝壽光蔬菜市場全景,大家在寒風中組成人梯爬上樓頂;為了拍好升國旗的場面,大家冒著凜冽寒風,天剛蒙蒙亮,就趕到天安門廣場。在制片的緊張階段,大家節(jié)假日不休息,經(jīng)常吃住在機房,通宵達旦地工作。正是由于大家發(fā)揚了肯于吃苦、勇于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而創(chuàng)造了四個月完成六集150分鐘政論片的高速度。
電教中心同志們之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與每位同志家屬的理解支持密不可分。為了感謝每位家屬對我們工作的支持,電教中心每年都堅持組織幾次家屬活動,春秋兩季,組織大家登千山、逛“五愛”,外出參觀游覽,夏季組織海上活動,春節(jié)組織團拜聯(lián)歡,整個電教中心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大家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從而保證了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記得在我離開電教中心的送別會上,每位同志都語重心長,熱淚盈眶,使我十分感動?,F(xiàn)在大連市電教中心升格為局級單位,比起上世紀90年代,已經(jīng)鳥槍換炮,兵強馬壯了。衷心祝愿同志們力爭上游,不懈開拓,再創(chuàng)大連電教事業(yè)新輝煌。
(作者為原大連市委組織部電教中心主任)
攝影/管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