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濱
這是一個才上三年級的女生,天真可愛。
科學課上,老師布置說,每個人必須養(yǎng)一條蠶,從出生到結(jié)繭、產(chǎn)卵,并記錄下它的變化。剛養(yǎng)了一段時間,那新鮮勁還沒過去,經(jīng)常看到她從抽屜里拿出她的“蠶寶寶”給周圍的同學觀賞。一次數(shù)學課上,我見她多次把手伸進抽屜,偷偷地打開盒蓋,看蠶兒們吃桑葉。我用眼睛暗示她,并走到她的身邊提醒,但都無效,于是沒收了她的盒子。打開一看,見里面有三只白白胖胖的蠶,正蠕動著身子吃桑葉,蓋子上特意扎了好幾個小孔,那是給它們透氣用的?;氐睫k公室,我把這一“戰(zhàn)利品”隨意地丟在抽屜里,再也沒去管它。
近一個星期后,我在抽屜里找東西時,才想起有還一盒蠶在里面躺著。我估計它們也死得差不多了,正準備隨手扔掉,可里面散發(fā)出的濃烈的腥味,迫使我打開看個究竟。這一看讓我吃了一驚:里面竟然有一把鮮嫩的桑葉,一條蠶兒已經(jīng)在枯黃的舊葉中結(jié)了一個厚厚、白白的繭,另外兩條蠶正在新的嫩葉上饕餮,乳白的顏色、肥胖的軀體證明它們的營養(yǎng)狀況良好。
我知道,一定是“她”來過了。要知道這是一個集體辦公室,每天老師在這里進進出出,可竟然沒有人發(fā)現(xiàn)誰動了我的抽屜。這段時間來,她是怎樣小心翼翼地來到這里,又是怎樣悄無聲息地離開,竟然沒人知道。每一次放完桑葉,她是否駐足觀賞,還是匆匆地離開?為什么她從未向我提出要求:拿回她的“蠶寶寶”。這是一個才九歲的女生,正是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美好的幻想的時候,她一定認為一切的生物都是可愛而美好的,因為在她們眼里,什么都是有生命的。這是多么寶貴的一種情愫呀!當我沒收了她的“蠶寶寶”時,她一定是驚慌失措的,因為她是愛它們的,不知道接下來它們的命運如何。她也肯定知道自己錯了,不應該在課堂上溜號,所以這段時間,她一直用這種迂回的方式,照顧著這三條可憐的生命。每一次來到辦公室,她應該是既興奮又害怕吧?她會不會擔心:萬一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怎么辦?她會不會猜想:今天它們又長了多少,變成了什么模樣?
我開始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害怕:我什么時候變得這么鐵石心腸,漠視生命的存在?這段時間以來,我從來沒有想過它們是否會餓死,也沒有考慮到一個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當我隨手想丟掉時,就象要丟掉一件垃圾一樣,沒有絲毫的憐憫。我也突然想起這段時間,她是怎樣地努力學習,想引起我對她的關(guān)注。
三條“蠶寶寶”,一把鮮嫩的桑葉,喚起了我對生命的知覺,讓我的心變得柔軟起來。那些平時被遺忘的教育細節(jié)和人文關(guān)懷,在我內(nèi)心慢慢地覺醒。近來,每天我都會帶著諸多的遺憾離開教室。這是為什么?多么可愛的孩子,可我總是面目可憎地對待他們,有時一節(jié)課就一個表情,想想都可怕。反思自己的種種教育行為,就象一架冷漠的機器在機械地工作,上課——批改作業(yè)——上課——批改作業(yè),我總是這么說:你怎么這樣?為什么又錯了?怎么把作業(yè)忘了?又溜號了?坐好了!……很少這樣說:太好了!你怎么啦?需要我?guī)兔幔繘]事,下次再努力!……缺少溫情、憐憫的話語,機械、重復地工作,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無動于衷,這就是現(xiàn)在的我。我那些美好的教育夢想,怎么一下子在瑣碎的日子里都忘光了?孩子多少美妙的時光,在我漫不經(jīng)心的工作中蹉跎浪費掉了?孩子會恨我嗎?孩子不會!他們就象這一把鮮嫩的葉子一樣,純凈而美好。而我卻開始惶恐不安起來。
我慶幸自己打開了盒子,不然一顆美好的心靈將在我隨手丟棄中隕落。我也醒悟,當我在教室里冠冕堂皇地告訴她們要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時,是多么的空洞乏味。
孩子給我結(jié)結(jié)實實地上了一節(jié)課。我現(xiàn)在只希望快點把這盒“蠶寶寶”還給她,并對她說一聲:“謝謝!”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