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種“東農(nóng)51號”
寧海龍
“東農(nóng)51號”是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大豆研究所選育的高異黃酮含量大豆新品種,2007年通過黑龍江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
東農(nóng)51號為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80厘米,有分枝,花白色。葉長,茸毛灰白色,莢彎鐮形,成熟時呈褐色。種子扁橢圓形,種皮、種臍均為黃色,有光澤,百粒重20-22克。出茁至成熟生育期為112天左右。中抗灰斑病和病毒病。適應性強。需大于或等于10℃活動積溫2250-2300℃,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內蒙古自治區(qū)的興安盟、呼倫貝爾盟,吉林省東部山區(qū)和半山區(qū)等地種植。
品質特性
蛋白質含量為39.75%(于基),脂肪含量為20.81%(干基),異黃酮含量為4.557‰,為高異黃酮含量大豆品種。
香菇新菌株“937”
王振洲
香菇菌株“937”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高溫,不易爛筒,產(chǎn)量高,品質優(yōu)。在同等環(huán)境條件下,易形成裂紋潔白的花菇,是目前脫袋栽培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高效、優(yōu)質的香菇良種。
一、生物學特性
1菌絲生長特征:在常規(guī)木屑培養(yǎng)基中適溫培養(yǎng),菌絲潔白、粗壯,伸延旺盛。生長速度快,菌絲發(fā)滿后,繼續(xù)培養(yǎng),易形成白色顆粒狀的菌瘤。
2形態(tài)特性:子實體單生,中等大。菇形圓整,大小均勻。菌蓋表面平整、淺褐色,直徑2.8-7.4厘米,菌肉厚0.6~1.6厘米,菌蓋內卷,不易開傘;菌柄直、圓柱形,菌柄長2.9~4.8厘米、粗0.8~1.4厘米。
3菌株溫型:中低溫型中熟品種,出菇溫度8~22℃。最適溫度12~18℃。
二、栽培技術要點
1栽培季節(jié):海拔100~1800米的地區(qū)均可栽培,南方諸省的接種適期為4月~6月,出菇期為10月至翌年4月。
2培養(yǎng)料配方:雜木屑76%、麥麩22%、石膏1%、蔗糖1%。含水量62%。
3料筒制作:培養(yǎng)料按常規(guī)拌勻后,力爭在4小時內完成裝料并入鍋滅菌。以減少滅菌前自繁微生物的滋生量。裝袋機裝料。宜緊不宜松,裝好的料筒手捏應無指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