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云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從事計算機教學這么多年,深感計算機教學有別于其它學科。在教學中,開始學生都對計算機充滿著神秘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隨著計算機教學內容的深入,難度增大,而學習的內容與社會上的計算機應用又有一定距離,學生的興趣就會降低。為此計算機教師要多動腦筋,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下,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不斷進行教學研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教學中應注意激發(fā)學生多方面的興趣,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此,每周應抽出兩次課后時間開展計算機興趣小組活動,鞏固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技能,擴大眼界,增強學生對計算機課的興趣。興趣小組開展活動的內容可以多種多樣,如組裝電腦、用計算機編排打印校報、設計學校網站、參加省市的比賽等。同時不定期地開展一些全體學生都參加的指法練習、編輯排版、網頁設計等操作競賽,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興趣小組的成立和競賽的開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上機時間占70% ,理論課教學時間只占30%。在上機實踐中,應使學生感到在玩中學、學中玩。上機操作的過程是一個融閱讀、理解思考和觀察、驗證于一體的過程。學生剛開始學習時還有興趣,但慢慢熱情就會下降,甚至不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善于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新生第一個學期剛開始學習五筆字型時,興趣高漲,但真正練習打字速度時,卻又感到枯燥、不耐煩。為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采用金山打字通等打字軟件供學生們練習,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用這樣的方法使原來枯燥乏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經過一段時間練習之后,同學們打字的速度有明顯提高,活躍了學習計算機的氛圍。
2.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創(chuàng)新精神就是指靈活地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去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一種新觀念與新方法的能力。因此在當前積極推行的學校素質教育中,尤其要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每一概念、每一問題的提出都應精心設計與安排,注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而提出的問題要盡量從實際應用出發(fā),貼近日常生活,使學生對問題感到有解決的需要,激發(fā)學習興趣,并鼓勵和幫助學生建立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創(chuàng)造性心理品質。比如教師在講到C語言中幾種典型的排序算法時,可以先設計這樣的一些問題:如果要對全班同學的考試成績進行一次排名,你會用什么辦法?你又能想出幾種排序的方法?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內在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接著引出要講的課題。又如在講到網頁制作中的“網頁間的鏈接”時可以把學生分成幾組,每一組按興趣制作班級主頁的某一部分,這節(jié)課將制作一個主頁將各個單機中的網頁按小組鏈接起來,在課堂上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將未做鏈接的與做好的鏈接比較,講明鏈接的功能。將做得好的鏈接與一般的鏈接進行比較,激發(fā)學生的深入學習,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3.提倡理論教學的精講多練
我們知道以前那種趕鴨子上架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早已成為教學改革的對象。尤其是對于實踐性特強的計算機課而言更是如此。理論課并不代表一定要講滿一節(jié)課的理論知識。因為現(xiàn)在的計算機教材大都簡明、通俗且圖文并茂,大部分學生都能看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貫通點撥的作用, 故我們提倡教師只講解一些難懂的、易錯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全面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自學能力。例如我們在FrontPage2000的教學過程中,理論課只講一些難懂的如超鏈接、報表、表單的制作。而那些文本的編輯、動畫字幕及互動式的設計由于學生有WORD2000的基礎,且書上寫得很詳細、易懂。所以可以一概不講, 留給學生課后去自學并上機實際操作。在授課時不必要講滿一節(jié)課,總是留下一些時間回答學生在上機中遇到的問題。而上機課只是在一些難懂的地方演示一遍給學生看, 其他時間留給學生去摸索創(chuàng)造,這樣的學習效果往往比學生從頭到尾在教師安排、 監(jiān)視下好得多。
4.在計算機教學中還要注重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
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學習內容的相對滯后,使得課堂所學非將來之所用的情況越來越突出,這是不容回避的事實。如何在教授這些相對過時的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是每個計算機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的問題。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面對的將是形形色色的軟件,越是最先進的軟件,越沒有人教他們如何使用,只有在學校的教學中注重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在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從容不迫地面對陌生的軟件,并主動地學習利用。要營造這樣一種氛圍,不是不要老師,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隨機性和多樣性突出,更需要教師有豐富的知識,和充分的備課。學生充分的自主,還可能帶來氣氛的活躍,需要教師有很強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良好的氛圍,又不使之進入無序狀態(tài)。在進行《網頁制作》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求每一個學生制作自己的主頁,由此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競爭力得發(fā)充分的發(fā)揮。一是都想在題材選擇和技術的運用上力爭做得更好,二是不限于課本的內容,產生對知識的不滿足。這樣既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自學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充分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shù)闹笇?指出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頁制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讓學生上網瀏覽,了解當今網頁制作的先進水平;將網頁作品送上Internet,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作品的展示和評講,取長補短。這樣在對知識的進一步探究的基礎上,使學生網頁制作水平不斷向上攀登,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上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好了基礎。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還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踐,從而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進而認識規(guī)律反過來指導今后的學習。惟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學生的個性、特長才能自由發(fā)揮,學生的素質才能得以全面提高,切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收稿日期:20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