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yīng)臺
我在前封信里說,我覺得在我們這個時代里,好像沒什么好“反叛”的。昨天我去看了場電影,想法有點改變。
這個德國片子叫做《好日子過去了》。三個年輕人,覺得社會很不公平,想繼續(xù)七十年代德國左派“赤軍連”的革命精神,只不過,“赤軍連”用暴力試圖去實現(xiàn)他們的理想,這三個人想用非暴力的方式。他們聞進富人的豪宅,但是不拿東西也不破壞,只是把豪宅里的家具全部換位。然后留下一張紙條:“好日子過去了!”他們“恐嚇”富人的意思是:“再多的錢也幫不了你們,我們進來了?!比齻€人之一用自己的破車曾經(jīng)撞到一個富人的奔馳車,所以欠了一筆修車賠款。有一天夜里,發(fā)現(xiàn)他們所闖入的豪宅正巧是這名奔馳車主的家,正巧他們又被這個人撞見、認出了。所以他們不得已只好將這人“綁走”,也就是說他們成了“綁匪”。
躲在阿爾卑斯山的破木屋里,幾個人開始交談。他們發(fā)現(xiàn)這名富人竟然也曾經(jīng)是個六七十年代的“憤怒青年”,曾經(jīng)充滿改造社會的理想和斗志。三個人逐漸反省,覺得他們的“綁架”行為其實不符合他們所立下的理念,想把人放走;而被綁者回憶起自己的“憤怒”歲月,也表示不會報警。而且債也不要討了。
但是富人一回到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卻改變主意,馬上報了警。警察循線追到了三人的住處,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搬空,只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有些人,永遠變不了?!?/p>
電影的最后是這三個人闖進一個電視臺,把頻道關(guān)閉。他們認為電視是愚民最徹底的工具。
這是一個關(guān)于階級跟貧富差異、社會公義的電影。
這個世界,是不是真的沒有什么值得“反叛”的東西了呢?這個社會是不是真的,如我前封信所說的,沒有什么不公不義值得我們?nèi)ァ案锩?,沒有什么理想和價值值得我們?nèi)バ袆幽?
我想是有的,還是有的。
我活在一個民主社會里,說是信息開放,價值多元,電視、網(wǎng)絡(luò)、報紙,每天都在影響我我是個百但是,當你真正想要知道你能做什么的時候,他們告訴你,嘿,你要自己決定,因為這是民主。
前面當我在談年輕人的自由的時候,我接到很多讀者來信(對我來說是“很多”),他們似乎都有同感。就是。這個世界沒什么好“反叛”的了。但是這個電影卻好像提醒了我,世界上那么多不公正存在。怎么可能沒有“反叛”的需要?所差的只不過在于你是否愿意看見。是否愿意站起來,行動不行動而已。
最后我就不得不問我自己:那么你是不是要決定“站起來”,去“行動”?
我真的認真地想了這個問題,然后,MM,我必須誠實地告訴你我的自我發(fā)現(xiàn),你就當它是“懺悔錄”吧。
我發(fā)現(xiàn):是,我知道,中國大陸的婦女在極不人道的工作環(huán)境里,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會因而不買耐克的運動鞋。我知道麥當勞為了生產(chǎn)牛肉,大面積破壞了南美的原始森林,而他們的老板口袋里塞滿了錢,但我不會因而不去吃麥當勞。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于營養(yǎng)不良。但我不會因而勉強自己把每一餐飯的每一個盤子舔干凈。換句話說,我發(fā)現(xiàn)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
我是一個“日子過得太好”的年輕人,狠狠打我?guī)讉€耳光也不為過,但是至少,我清楚看見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而且至少,我并不以我的生存狀態(tài)為榮。
現(xiàn)在,MM,我好奇你會怎么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