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繼明
改革開放三十年,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的管理者應該有怎樣的管理理念,如何處理官與民、師與生、教與學的關系,這給一校之長出了一個難題。易顯貴校長一直奮戰(zhàn)在教育第一線,積三十多年之經(jīng)驗,站在時代的前列,以全新的視覺和理念,對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問題,有了自己獨到而深刻的體會,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jīng)驗。
學校工作就是“人”的工作,學校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育之愛的具體體現(xiàn)。百年樹人,正需要愛的陽光雨露。
“以人為本”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它有著具體而豐富的內(nèi)涵。易校長提出的“重人輕物”、“重理輕管”、“重情輕權”的“三重三輕”的管理理念突破了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尊重師生,關愛師生,營造和諧溫馨的校園氛圍,師生就能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教與學之中,在歡聲笑語中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愛的天堂里,學生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為素質(zhì)高、能力強的時代新人。如果專權、玩權、耍權,就會導致學校各種關系的緊張,加劇矛盾的沖突,必將給學校教育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文人相輕,自古亦然。教師作為文人的一個特殊群體,自然有其特殊性。如何處理好領導與教師的關系、充分調(diào)動教師的積極性,從某種意義上說,事關學校教育的成敗。沒有一支業(yè)務素質(zhì)過硬的教師隊伍,要想搞好教育,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易校長用制度激勵人,用情感凝聚人,用愛心關注人的人性化、人情化、人文化的管理理念,讓我們眼前一亮。教師或多或少有點清高情結,物質(zhì)上可以清貧,而精神上力求富裕,精神和情感上的滿足就是教師源源不斷的教學動力。易校長的良苦用心,定能結出累累碩果。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而小學生的教育培養(yǎng)更為重要。小學教育的成敗,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而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易校長從“一守一則”的“養(yǎng)成教育”到主題班會的有的放矢,科學而公正的評比激勵機制,遵紀守法的法制教育,身、心、學的全面關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傾盡了心力。做事先做人,從小學抓起,我們的孩子大有希望,我們的國家將會更加繁榮富強。
一則優(yōu)秀的論文會給我們一個新的教育理念,一個新的理念就會有可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新的氣象。教育事業(yè)任重而道遠,每一點經(jīng)驗都是寶貴的。愿我們的教育事業(yè)更加輝煌。
(責編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