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艷
小學語文的復習課教學,目前尚屬于學科教學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現(xiàn)對如何上出高效語文復習課,談幾點想法,以期對教學有所借鑒和參考。
一、檢測:摸清學生掌握知識現(xiàn)狀
要在復習時避免無效信息的重復傳授、無效訓練的簡單重復,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就必須在復習課前采取測驗、考查、提問,或通過座談、個別了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摸底調(diào)查,根據(jù)反饋來的信息,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復習課教學設計。
二、貫通:建立學科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語文課是以課文和單元作為結構單位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采用“篇篇清”的做法,一篇課文教學結束馬上又轉入下一篇課文的教學,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訓練的能力是呈相對的一個個點狀或塊狀的,沒能形成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的網(wǎng)絡。復習課則應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對一個階段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訓練,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和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訓練和提高所規(guī)定的能力。
三、補缺:彌補過去教學的不足
由于教師對課文和單元所規(guī)定的教學重點和任務的理解不同,對教學內(nèi)容的處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時教學中,有一些該講的內(nèi)容沒講是在所難免的。雖然在學生作業(yè)和輔導時教師已知道這些缺漏,因為要趕教學進度,有些也沒有或來不及補充講解。復習課上要針對這些缺漏進行必須的補充,以求得學生對知識點的全面掌握。
四、比較:促使學生認識的深化
在“溫故”中“知新”,并不是僅僅靠機械性重復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過比較來辨別才能達到目的。上復習課不在于老師不停嘴地講多少,而在于如何引導學生把舊知識與舊知識、舊知識與新知識、新知識與新知識按教學和復習的需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差異,從而獲取新的知識,訓練新的能力。
五、強化:提高對應訓練的深度
訓練是復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那些題海戰(zhàn)術、機械性重復訓練等,是訓練中的弊端。怎樣才能在復習課的訓練中提高復習效率呢?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樣的訓練不僅能讓學生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可以克服學生存在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六、拓寬:多側面地講解相關知識
復習課要重溫過去所學過的知識,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為復習要體現(xiàn)拔高的原則,所以這種重溫又不能是機械的、簡單的重復,而應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向外拓寬。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于受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時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復習課上因為經(jīng)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
七、升華:提高教師原有教學層次
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對知識的傳授往往是滿足于教材所涉及的內(nèi)容,有些教師還常常就文論文、就知識論知識,學生能正確解答訓練題目就算完成任務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有時還停留在感性階段。復習課的教學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完成這種由感性向理性的升華。
八、分層: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學生的情況比較復雜,由于他們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對教師所教學的知識的接受程度、訓練能力的層次也必然是參差不齊的。因此,復習課上對學生要按不同層次要求分別對待,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九、遷移:推動學生綜合能力訓練
遷移,是以對過去教學內(nèi)容和訓練能力的復習為基礎,向新的復習內(nèi)容遷移,向其它方向擴展。這種復習方法是一種充分調(diào)動學生復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能力的做法。復習課實踐顯示,使用遷移的復習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62403貴州省興義市泥凼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