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昊
摘要 闡述了鮮食玉米的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品種選擇、隔離種植、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鮮食玉米;隔離種植;播種;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5-0169-01
鮮食玉米不僅粘甜清香,而且營養(yǎng)價值高,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種植鮮食玉米經濟效益顯著,產值高出普通玉米1倍左右,市場前景非常廣闊?,F(xiàn)將鮮食玉米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品種選擇
由于對鮮食玉米的外觀、品質和營養(yǎng)的要求很高,所以品種將直接決定經濟效益。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鮮食玉米有糯玉米、甜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狀不一,生產效益差別大。增加鮮食玉米的收益,必須選用對路的優(yōu)良品種和適宜的栽培技術。糯玉米是鮮食玉米的首選品種,糯玉米品種中以白色的糯性品質最好。為了延長上市或加工時間,生產上可采用分期播種或采取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的種植方法。
2 隔離種植
鮮食玉米屬于胚乳性狀的隱性突變體,當它們與普通玉米雜交時,會由于串粉而產生花粉直感現(xiàn)象,致使當代所結的籽粒失去所要求的品質特性。為了保持鮮食玉米的籽粒構造、營養(yǎng)成分、加工品質以及食用風味等特征,在生產上必須采用隔離種值的方式。隔離的方式主要有空間隔離、時間隔離、自然屏障隔離、高桿作物隔離等4種。以空間隔離方式為主,其他隔離方式為輔??臻g隔離時,400m內不能種植其他玉米;時間隔離時,應根據(jù)不同類型玉米的特性或不同播種時期及當?shù)刈匀粭l件作適當調整,確?;ㄆ趶氐族e開,一般花期間隔30d以上;自然屏障隔離時,隔離區(qū)的距離視屏障物的高低而定,屏障物應當在玉米開花季節(jié)主要風向的上風之處,以阻擋外來玉米花粉;高桿作物隔離時,主要種植高粱、向日葵、麻類等高桿作物作屏障,提前播種,加強管理,以保證高桿作物在玉米散粉時高于玉米植株的高度,有效地阻擋外來花粉。
3 播種
鮮食玉米的播種期、播種量、播種方式等播種技術,將影響到鮮食玉米的出苗及苗情,最終影響產量。鮮食玉米的適宜播種期,應根據(jù)氣候條件、品種特性、市場及加工需要、耕作制度等而定,既要充分利用生長季節(jié)和光溫資源,又要考慮前后茬作物的相互關系及產品和上市與加工要求,保證全年均衡生產,實現(xiàn)全年豐收。同時,還要保證鮮食玉米出苗整齊,生長健壯,關鍵的生產階段能避開不利的氣候環(huán)境。鮮食玉米一般出苗能力較差,播種應在地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時進行,為了提早上市,可采用地膜覆蓋栽培。鮮食玉米播種量的確定,將直接影響出苗量。播種量因鮮食玉米品種的特性、種子大小、種子生活力、種植密度、播種方式和栽培目的的不同而有差異。鮮食玉米種子價格較高,確定合理的播種量,既可節(jié)省種子、減少生產成本,又可減少間苗、定苗工作量。確定適宜的密度,才能達到合理密植的增產效果,一般密度為6.3~7.5萬株/hm2,早熟品種稍高些,晚熟品種稍低些。目前生產上常用的播種方法主要有條播和點播2種。條播效率較高,但用種量較多,施種肥困難,適用于大面積種植或土壤墑情較差的地塊;點播用種量較少,播種質量好,施種肥方便,適合于種植面積不大的農戶采用。播種深度一般為3~5cm即可。
4 田間管理
鮮食玉米田間管理是根據(jù)鮮食玉米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針對苗期、穗期、花粒期等生育時期的特點,通過灌溉、施肥、中耕、培土等,對鮮食玉米進行適當?shù)拇倏?,調整個體與全體、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之間的矛盾,保證植株健壯生長發(fā)育,從而達到優(yōu)質高產的目標。玉米出苗后,及時檢查出苗情況,發(fā)現(xiàn)缺苗,應采取帶土移栽方法將備用苗補入行間或補種,直到補全補齊,確保株數(shù)。5~6片葉時進行及時定苗,去除弱苗,留健壯苗,去雜劣苗,留優(yōu)勢苗,去掉過大、過小苗,留均衡一致苗,避免傷苗。玉米拔節(jié)前,莖稈基部可以長出分蘗,一般來說,分蘗數(shù)量與品種和環(huán)境有關。分蘗與主莖爭奪養(yǎng)分,影響產量。因此,應該及時去除分蘗。去蘗宜早不宜遲,一般在長出分蘗時進行,10~15d后進行第2次去蘗。施足底肥,補施種肥,及時施用追肥。底肥主要以農家肥和化肥為主,施用的農家肥必須腐熟、搗細,盡量殺滅、清除害蟲等;用作種肥的肥料應采用化學肥料和腐熟好、質量好的農家精肥,易被幼苗吸收利用,一般生產上采用磷酸二銨或氮、磷、鉀復合肥作種肥;追肥以速效肥為主,苗期追肥一般在玉米3~4葉齡時施入,但應注意大苗不施或少施,小苗多施,提小苗促平衡,穗肥在7~8葉齡時施用。結合施肥及時澆水,特別是在抽穗期和灌漿期。
5 病蟲害防治
鮮食玉米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等。在大斑病、小斑病發(fā)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或40%的克瘟散乳油800~1 000倍液,隔7~10d噴灑1次,連續(xù)防治2~3次。鮮食玉米的蟲害主要是苗期的地下害蟲和穗期的玉米螟。播種前可用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蟲,用20%辛硫磷乳油2.5 mL對水100mL,拌種子1kg。防治玉米螟最好采用生物防治。
在玉米螟產卵期釋放赤眼蜂,選擇睛天大面積連片放蜂。放蜂量和次數(shù)根據(jù)螟蛾卵量確定。一般釋放15~30萬頭/hm2,分2次釋放,放45點/hm2,在點上選擇健壯玉米植株,在其中部一葉面上,沿主脈撕成兩半,取其中一半放上蜂卡,沿莖稈方向輕輕卷成筒狀,葉片不要卷得太緊,將蜂卡用線、釘?shù)柔斃?。應掌握在赤眼蜂的蜂蛹后期,個別出蜂時釋放,把蜂卡掛到田間,1d后即可大量出蜂,生產無公害的鮮食玉米。如采用農藥防治玉米螟,應選用低毒易降解的農藥,在小喇叭口期防治,且用量要盡可能少,以免乳熟期有農藥殘毒影響品質。
6 適時采收
鮮食玉米適宜的采收期是在授粉后20~25d。直觀的方法是剝開果穗苞葉,用手指掐穗中間有少量漿液為最佳采收時期。一般進行人工采收,要求帶苞葉采收,以確保鮮果穗的含水量、籽粒的完整性及果皮嫩度。采收后,不宜久放,以免糖分轉化,水分蒸發(fā),風味減弱。要及時上市或加工,以保持鮮食玉米果穗的特殊風味。
7 參考文獻
[1] 惠霖,袁春愛,孟樹萍,等.鮮食玉米無公害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7(5):107-108.
[2] 耿巍,馬躍,李金鳳,等.無公害鮮食玉米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1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