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敏
一.作文題目
成長總是避免不了疼痛——少年的成長就像靜夜下小草的拔節(jié)聲。回望疼痛,是為了過濾生命,從疼痛中汲取成長的養(yǎng)料。請以“痛”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精心選材,捕捉動情點。②恰當運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出真摯的情感。③寫成一篇記敘文,600-800字。
二.思路導引
(一)隱性擴展標題(即隱性補題)。
隱性擴展標題是作文構思的預熱與啟動,是一種秤砣雖小壓千斤的運思技巧。作文題目雖僅一字,看似無從下筆,但我們不妨在心中進行隱性擴展,以便盡快找到寫作的切入點,挖掘出具體實在的內(nèi)容,與自己進一步深層構思暗合神契?!巴础边@個命題,可以補題如:因失去而痛/會呼吸的痛/有一種教訓叫做痛/有一種痛叫做舍棄/離別是痛的另一種姿勢,等等。
(二)捕捉動情點,選擇最有表現(xiàn)力的材料。
少年之痛包括友情之痛、學業(yè)之痛、親情之痛、社會現(xiàn)象之痛等。少年的心靈深處,有撕扯著心弦的懷舊老歌;有青春迷亂的密語和涌動的憧憬;有學業(yè)壓力下的隱痛和審視;有對自由、規(guī)則和寬容的呼喚……聯(lián)系這種種生活體驗叩問心靈,對生活素材進行篩選、梳理和整合,能豐富“痛”的情感來源,帶給讀者視覺沖擊力。
方法之一:重彩濃墨地描繪 “樂”和“甜”的畫面來比照“痛”,豐富“痛”的情感來源。如:抒寫人生無常時光難再的痛切,疾病染身、喜怒無常的爺爺成了我、爸爸媽媽、奶奶共同的“老小孩”,不妨讓記憶回放他曾經(jīng)的開朗樂觀、睿智勇武;老屋被拆,我觸摸冰冷的鋼筋水泥,漸漸明白割舍也是一種痛,不妨盡情描述曾帶給我們無盡快樂的老屋、院子、舊木梯,還有十分遷就著我們的外婆……
方法之二:注重場景描寫,對生活素材進行篩選、梳理和整合。如,為了體現(xiàn)“我”身為清潔工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的痛楚,可以捕捉以下多個場景反復渲染:時髦女人對清潔工的不屑與造作、所謂“文明標兵”的“投籃式扔垃圾”、母親的“不好好讀書你長大了也就這樣”的說教。這三個場景,大大豐富了“痛”的情感來源,也敲擊著讀者心靈深處細微的震顫,讓人嗟嘆不已。
(三)用議論抒情句去體悟痛,深度開掘作文的情感哲思,力求體現(xiàn)出語言的力量感?!巴础边@個題目,不可避免地讓人想起曾經(jīng)撕心裂肺的疼痛。當自由和規(guī)則相遇、感情與理性碰撞、鋒芒與分寸結合、缺陷與完美共存,辯證地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痛定思痛,追問自己的內(nèi)心并進行新的思考,能逐步培養(yǎng)思辨能力。只有敲擊心靈深處細微的震顫,筆下的文章,才有思想的深度。
三.示范作文
痛
何婧
墻上掛的獎狀,寫著爺爺?shù)拿?抽屜里的榮譽證書,寫著爺爺?shù)拿?。爺爺曾是我的偶像?/p>
可是爺爺生病了。身體差了,脾氣也變了。
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爺爺竟然像個孩子。他總是不能耐心治療。生病了,嚷著要住院;住院沒幾天,他便嚷著要出院。醫(yī)生不許,爸媽不讓,但誰也拗不過他。不管爸爸如何堅持,奶奶如何擔心,我和媽媽如何著急,他想出院就得馬上出院,否則后果會很嚴重。大醫(yī)院,小醫(yī)院,第一醫(yī)院,附屬醫(yī)院,本地的,外地的,不管醫(yī)院有多遠有多近,他只要想回家誰也勸不住他。一旦爺爺發(fā)令出院,奶奶也總是一聲不吭地收拾好東西,提著大包小包惴惴不安地跟在他身后,像當初來住院一樣。
爺爺?shù)牟∈遣荒芎染频?可他總是忍不住喝酒。他也常常拍著胸脯說戒酒,說是出院后好好活著,可是一出院就忘了。他讓奶奶給買酒,然后美滋滋地喝著,直到酣暢淋漓,直到暈暈乎乎??吹梦覀冃捏@肉跳,看得奶奶淚眼婆娑。他不知道他的每一次舉杯,都使得我們愁更愁。
奶奶的一生都系在了爺爺身上,她只能跟著爺爺走。她的擔心與關心,只能深藏心里。那天,奶奶不給爺爺買酒,竟然引起爺爺大怒。爺爺暴怒,動手打了奶奶。結婚四十年,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啊。
爺爺本不是這樣的!我一直仰望著他。我們鄉(xiāng)里的貴重文物——清代石雕像就是他帶領一批人從大水庫底救出來的。村里人有事,不管大小,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爺爺。曾有多少次,只要他一開口,開會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會靜下來聆聽他的發(fā)言;曾有多少次,鄰里有了糾紛,只要他到場調(diào)解,雙方就握手言和了;曾有多少次,爸爸媽媽和我,遇到什么事想不明白,總會順口說出:“問問爺爺!”
近來,爺爺似乎已經(jīng)完全依賴奶奶了!他就像奶奶的孩子,時而暴躁,時而平靜,時而叛逆,時而乖順。爺爺有事沒事總是不停地喊著奶奶的名字,不讓她離開自己的視線。奶奶趕緊大聲答應著,一邊張羅著,忙碌著。爸爸,媽媽,和我,都小心翼翼地呵護著爺爺,好像他是個容易受傷的孩子。
也許爺爺,已經(jīng)成為我們大家的“孩子”了。
奶奶的,爸爸媽媽的,還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