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當代英國基礎教育政策及其影響淺析

      2009-05-29 02:08:08單中惠
      魅力中國 2009年2期
      關鍵詞:公立學校英國政府英國

      單中惠

      摘要:文章主要論述在英國當代基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過程中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包括學制政策、課程政策、師資政策、管理政策、經費政策在內的基礎教育政策。正是這些基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得英國基礎教育在不斷改革的基礎上得到了迅速發(fā)展。

      關鍵詞:當代英國基礎教育政策影響

      在當代英國基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為了使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適應社會變革的需要,英國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的情況在學制、課程、師資、管理、經費上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從英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來看,這些相關政策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正是通過這些基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英國基礎教育在不斷改革的基礎上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同時,在某種意義上,英國基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過程也就是基礎教育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過程。

      一、基礎教育政策的五個方面

      二戰(zhàn)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根據不同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基礎教育政策,而且不斷地對基礎教育政策進行修正。正是在基礎教育政策的制定、實施和修正過程中,英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得以不斷地向前推進。

      (一)學制政策

      1.實施普及義務教育

      對英國基礎教育來說,1918年頒布的《費舍法案》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為從此以后英國實行了免費的初等教育。在20世紀前半期,英國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普及中等教育的努力,并在《1944年教育法》頒布后最終實行免費的中等教育。在二戰(zhàn)后實施普及義務教育的過程中,英國堅持實行基礎教育免費的政策。英國政府1992年發(fā)表的教育白皮書指出:“地方教育當局將繼續(xù)負有最后責任,保證所有兒童入學或另外接受適當的教育?!迸c此同時,“家長也有義務確保其子女在5-16歲時定時入學或另外接受到適合的教育?!币虼藦?992年秋季開始,所有公立學校都必須在學校概況介紹和年度報告中公布沒有正當理由的學生缺席的情況;從1998年起,這種學生缺席的情況將在地方發(fā)布的所有學校工作的排行表中公布。

      2.推進中等教育綜合化

      20世紀50年代起,由于“三合一體制”(文法中學、現(xiàn)代中學和技術中學)阻礙了中等教育民主化的發(fā)展,且不能適應新的中等教育要求,因此這種“三合一體制”開始解體。尤其是工黨政府,更是積極推行綜合學校的政策,并把它作為其中等教育政策。1964年10月工黨上臺執(zhí)政后不久,就發(fā)布一份通告聲明其中等教育綜合化的政策。1965年7月,工黨政府的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克羅斯蘭(A·Crosland)在與地方教育當局和教師團體商討的基礎上發(fā)布了1965年第10號通告:中等教育的結構》。其中明確指出:“終止11歲篩選制并消除中等教育的分離主義是本政府的公開目的……因而國務大臣要求地方教育當局……著手準備并提交按綜合學校路線改組它們地區(qū)的中等教育的計劃。”但是,保守黨政府在中等教育綜合化方面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態(tài)度。因此,1970年保守黨復出后,當時擔任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的撒切爾(M·Thatcher)發(fā)布了《1970年第10號通告》,取消了政府對中等教育綜合化的支持。此后,保守黨和工黨交替執(zhí)政。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盡管它們有關中等教育綜合化的政策有所不同,但這并未減緩綜合學校在英國的發(fā)展速度。這也表明中等教育綜合化已是當代英國中等教育政策的重心。

      (二)課程政策

      1.設置國家統(tǒng)一課程

      英國歷來是由各中小學自行安排課程。直到20世紀80年代,英國仍是整個歐洲唯一不設置國家統(tǒng)一課程的國家。這種情況引起了英國政府和教育界人士的思考。為了表明實施國家統(tǒng)一課程的構想,1981年,英國教育和科學部發(fā)布的題為《學校課程》的文件指出:學校課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中央政府和地方當局不僅要提供教育設施,而且要關心教育的內容和質量。英國教育和科學部1987年7月又發(fā)表了一份題為《國家統(tǒng)一課程(5-16歲)》的咨詢文件。這份咨詢文件發(fā)表后,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國家統(tǒng)一課程的政策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和支持。由此,中小學實施國家統(tǒng)一課程成為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最重要的內容,從而打破了以往教育法案從來不對學校課程作出具體規(guī)定的慣例。為了從1989年起全國中小學都采用國家統(tǒng)一課程,《1988年教育改革法》還規(guī)定設立“國家課程委員會”。

      在全國實施國家統(tǒng)一課程后,針對存在不同意見的情況,英國政府于1992年發(fā)表的教育白皮書又一次強調指出,國家統(tǒng)一課程就是保證所有兒童打好主要學科的共同基礎。國家統(tǒng)一課程對學生應該知道什么、做什么和理解什么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基本的標準框架,并且要求要有足夠的靈活性,允許學生以適合他們需要的最佳速度前進。這也表明了國家統(tǒng)一課程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里的變化。

      2.實行國家統(tǒng)一考試

      從20世紀80年代起,英國政府開始醞釀一種新的考試政策。1984年7月,教育和科學部宣布將推行新的中等教育普通證書考試,以取代1951年開始實行的初級水平普通教育證書考試和自1965年開始實行的中等教育證書考試。1988年夏季,英國正式推出中等教育普通證書考試,但原先的高級水平普通證書考試仍保留。為了推行國家統(tǒng)一考試,英國政府在設立國家課程委員會的同時,還設立了“學校考試和評定委員會”。由于國家課程委員會與學??荚嚭驮u定委員會的工作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在《1993年教育法》頒布后,取代原來兩個機構工作的“學校課程和評估局”正式設立并開始工作。

      在英國教育史上,這是中小學第一次推行國家統(tǒng)一考試。因此這種考試政策在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強烈反響的同時,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對。針對于此,英國政府任命了一個以學校課程和評估局主席迪林(R·Dearing)為首的委員會,對國家統(tǒng)一課程和國家統(tǒng)一考試進行檢討,并于1994年初提交了報告。報告同時還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例如,簡化考試科目,7歲和14歲考試科目僅為3門核心課程;取消7歲和14歲考試成績排行表,并改進其他考試成績排行表的公布方式等。這些措施從1995年開始實施。

      (三)師資政策

      英國政府二戰(zhàn)后有關師資的政策,如大學設立“教育學院”、成立“中央師資培訓委員會”并由它來建立“地區(qū)師資培訓處”等,推動了戰(zhàn)后英國教師教育的發(fā)展。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中小學入學人數減少使教師需求量也隨之降低,加上教育財政的困難,英國政府的師資政策有所改變,更強調合格的和富有經驗的教師的要求。1982年公布的《教育(教師)規(guī)程》就規(guī)定,受雇在公立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必須是合格的教師,也就是說,這些人必須修完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所確認的學校教師職前培訓課程。1985年,英國教育和科學部在題為《把學校辦得更好》的教育白皮書中,把“教師和師資管理的專業(yè)效能”作為政府將采取行動的四個政策領域之一。這份

      教育白皮書明確指出:“學校要完成的使命主要落在教師肩上,學生的進步則是衡量教師成功程度的尺度?!蓖瑫r還指出,英國政府計劃用更嚴格的方法發(fā)展教師職前培訓,并要求學校和地方教育當局對教師在職培訓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

      為了保證基礎教育的質量,英國政府規(guī)定,只有符合教育和科學部所認可標準的合格教師,才能在公立中小學任教。更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英國開始推行新的教師評價政策,以提高教師專業(yè)水準為目的。整個評價過程包括與評價對象見面、課堂聽課、評價對象的自我評價、評價面談、與評價對象共同商定評價報告書等階段。

      (四)管理政策

      1.加強中央政府的教育管理

      20世紀60年代中期后,英國中央政府對教育的管理趨于加強,教育部被新的教育和科學部所取代就是一個明顯的跡象。之后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加強中央政府教育管理的趨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不僅體現(xiàn)在教育撥款上,在中小學課程設置上也是如此,該教育法案增加了中央政府的領導權限,更明確地肯定了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的領導作用。例如,在實施國家統(tǒng)一課程時,課程大綱、成績目標和考試評價均由中央政府負責組織,而地方教育當局和學校的職責只是確保國家統(tǒng)一課程的實施。

      2.設立直接撥款公立學校

      根據《1944年教育法》,二戰(zhàn)后英國中小學教育和繼續(xù)教育發(fā)展計劃是由地方教育當局提出的,也就是說,中小學是由地方當局開辦和維持的。但是,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頒布后,英國開始設立直接撥款學校。這是二戰(zhàn)后英國基礎教育政策的一個新的變化?!?988年教育改革法》規(guī)定,任何由地方教育當局管理的郡辦學?;蛎褶k學校須經家長投票同意后方可提出其申請,并經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批準后才能成為“直接撥款公立學校”,脫離地方教育當局的控制。每個財政年度,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將根據情況給直接撥款公立學校支付維持撥款、專項撥款以及基建撥款。1992年,英國政府發(fā)表的教育白皮書又明確指出,直接撥款公立學校是自主辦學的學校?!斑@種自治是學校思想的核心,也是政府教育政策的核心?!币虼耍S著直接撥款公立學校的發(fā)展,地方教育當局在教育管理上的作用無疑將會改變。

      3.允許家長選擇學校

      盡管早在《1944年教育法》中有關條款已提及家長選擇學校的問題,但是“家長擇?!笔?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英國政府在基礎教育上又一個新的政策。《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頒布,通過公開招生的辦法擴大了家長擇校的機會。90年代里,家長擇校的權力又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并充分地體現(xiàn)在1991年的《家長憲章》之中。英國政府1992年發(fā)表的教育白皮書也把“家長選擇”作為它的重大主題之一,強調給家長更多的選擇機會。具體來講,家長可以在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之間選擇,可以在郡立學校與教會和其他民間團體所辦的具有傳統(tǒng)特色的學校之間選擇。當然,90年代以來,英國中小學教育的多樣化也為家長的選擇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4.實行新的教育督導制度

      英國對中小學教育的督導一直是由皇家督學團負責的。作為教育和科學部的一個直屬部門,皇家督學團的主要職責是向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匯報教育情況并提出建議、保證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發(fā)現(xiàn)和推廣好的教育實踐經驗、參與教師培訓工作、發(fā)布教育信息等。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實行了新的教育督導制度。《1992年教育法》取消了中央和地方兩級督導機構的體制,建立了單一的教育督導體制。并于1993年9月1日成立了“教育標準局”,取代原來的皇家督學團。教育標準局的主要任務是制定教育評價標準及相關政策和計劃、監(jiān)督教育督導工作質量、制定和實施督學的培訓計劃等。

      (五)經費政策

      由于二戰(zhàn)后英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是以《1944年教育法》為基礎的,因此這個教育法案中的有關財政條款實際上確立了二戰(zhàn)后英國基礎教育的經費政策。比如,該法案規(guī)定:“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向地方教育當局支付年度補助費……為履行本法賦予他的職能所開支的經費將從議會提供的經費中支付?!钡珡?0世紀80年代起,英國的基礎教育經費政策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化。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頒布后,由于加強中央政府的教育管理、實施國家統(tǒng)一課程以及設立直接撥款公立學校等措施的實行,地方教育當局僅保留諸如基建費、地方教育行政管理費、培訓教師費等部分教育經費的支配和控制權。盡管它有權根據本地區(qū)實際情況決定分配給各學校所需要的經費,但需報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批準。更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為履行維持直接撥款公立學校職責可以直接向該學校董事會提供年度撥款,其中包括維持撥款、專項撥款和基建撥款等。

      為適應直接撥款公立學校的發(fā)展,1992年發(fā)表的教育白皮書建議設立“學校基金委員會”,負責給直接撥款公立學校分配教育經費并進行財務檢查。而且,隨著直接撥款公立學校數量的增加,政府既需要向該類學校提供一個新的和比較簡單的計算撥款的方法,也需要重新考慮原來的撥款制度,必要時對各地方教育當局的撥款進行平衡調整。

      二、基礎教育政策的影響

      通過基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二戰(zhàn)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基礎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革與發(fā)展。英國基礎教育政策對其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其實踐效果也是明顯的。

      (一)擴展了基礎教育事業(yè)

      英國通過1918年《費合法案》和《1944年教育法》的頒布,制定了公立中小學免費入學的政策,先后解決了普及義務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問題,這使得二戰(zhàn)后英國基礎教育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擴展,20世紀70年代在公立中小學就讀的兒童占全部義務教育適齡兒童的93%以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5-16歲兒童和青少年的入學率幾乎達到100%。正因為如此,英國政府1992年發(fā)表的教育白皮書明確指出:“在二戰(zhàn)以后的年代里。我國的教育制度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F(xiàn)在,兒童較早地開始受教育。他們在學校的時間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長,而且越來越多的兒童在學校的時間比過去長。同時,受教育機會的性質也出現(xiàn)變化,統(tǒng)一性越來越讓位于多樣化?!?/p>

      (三)擴大了中央政府對基礎教育的影響

      英國制定的一些新的基礎教育政策,也擴大了中央政府對基礎教育的影響。無論是國家統(tǒng)一課程的設置和國家統(tǒng)一考試的實行,還是直接撥款公立學校的設立和新的督導制度的實行,都使得英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基礎教育的管理和控制權。1990年,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麥克萊恩(M.McLean)教授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民粹主義的”中央集權主義》的文章,論證了80年代以來英國基礎教育政策對擴大中央政府影響的效果。也就是說。盡管教育領導權在中央、地方和學校三者之間進行了重

      新調整,但中央政府對各級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直接干預明顯增多,從而增強了中央政府的教育管理權限以及教育和科學國務大臣的領導作用。麥克萊恩教授甚至指出,《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頒布“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使英國政府能對推進歐洲教育上的協(xié)調有所作為。

      (三)增加了基礎教育多樣化的渠道

      在相關的基礎教育政策下,中等教育綜合化在二戰(zhàn)后的英國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綜合中學已成為中學的主要類型。據統(tǒng)計,1985年,英國綜合中學約占全部中學的93.1%(其中英格蘭為84.5%、威爾士為98.4%、蘇格蘭為96.4%)。此外,直接撥款公立學校的出現(xiàn)無疑也增加了英國基礎教育的多樣化,使得基礎教育設施更加適合地區(qū)環(huán)境和個人需要。據統(tǒng)計,1992年直接撥款公立學校數量近300所,到1996年已增加到1000多所。對于直接撥款公立學校的出現(xiàn),英國教育界人士普遍反映:學校自主權的擴大有助于辦學積極性的提高。因此,現(xiàn)在英國實現(xiàn)基礎教育主要目標的手段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也使學??梢愿佑行У剡m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正如英國政府1992年發(fā)表的教育白皮書所指出的,為了滿足新世紀的需求,政府將鼓勵學校更廣泛的多樣化,教育不斷增加的多樣化將是90年代的特征之一。

      (四)擴大了家長的選擇權和學校的自主權

      20世紀80年代以來,家長選擇權和學校自主權的擴大無疑是英國基礎教育政策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擴大了家長的擇校權,因而保證了家長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直接影響。家長不僅可以使他們的合理愿望得到滿足。而且可以就直接撥款公立學校的地位進行投票。家長選擇權的擴大和對學校工作的參與十分有助于改進基礎教育。許多英國教育界人士認為,家長參與學校的生活是創(chuàng)建一所優(yōu)秀學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與此同時,學校自主權的擴大也改變了以前學校只是地方教育當局的行政單位的情況,使學校董事會具有獨立于地方教育當局的權力。其結果是學校對家長和社區(qū)負有更大的責任,例如,公布有關辦學成績和學生情況的數據、公布學校自主管理的財務報告、定期和家長舉行會議等。

      (五)提高了基礎教育師資水平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來,英國政府在中小學教師資格方面制定了新的政策,對合格的中小學教師在學術上和專業(yè)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新的師資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必然促使英國教師教育計劃的調整,既包括職前培訓,也包括在職培訓。中央政府和地方教育當局也承擔了一種重要的職責,那就是保證中小學教師的學術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及知識在學校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特別是90年代初實施的新的教師評價政策,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英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通過把新的教師評價看作是一種有價值的活動,中小學教師的責任感得到了加強,學校中的人際關系得到了改善,從而更積極參與學校課程和管理的改革。1992年發(fā)表的教育白皮書指出:“已經參加過評估工作的教師,普遍感到評估工作有收獲,在業(yè)務上有價值?!?/p>

      (六)改善了基礎教育的質量

      20世紀60年代后英國基礎教育質量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情況,曾引起了眾多英國社會人士和教育界人士的關注。因此。英國政府自80年代以來制定的基礎教育政策,尤其是《1988年教育改革法》,實質上就是為了改善英國基礎教育的質量。無論是學制政策和課程政策,還是管理政策、師資政策和經費政策,其核心都是追求更高的教育質量。換句話說,就是要求為每一個兒童提供最好的教育,使每一個兒童取得最好的成績。改善基礎教育的質量,提高全體學生的水平。無疑是當代英國政府基礎教育政策的首要任務。應該看到,在促使所有中小學生緊張地學習和充分發(fā)揮他們各種能力的教育中,國家統(tǒng)一課程等政策已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據統(tǒng)計,中學畢業(yè)生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中有5門或5門以上科目通過達到A-C級的學生比例從1980年的24%上升到1991年的38%;18歲的學生在拓寬第六學級課程考試中有1門或1門以上達到A級水平,兩門或兩門以上通過的學生比例也從1980年的18%上升到1991年的27%。總之,英國在強調使中小學滿足天才兒童需要的同時,也強調使所有兒童接受共同的高質量的教育。

      猜你喜歡
      公立學校英國政府英國
      英國政府撥款3 200萬英鎊用于抽水蓄能項目
      英國的環(huán)保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英國圣誕節(jié)
      英國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脫歐后英國經濟何處去?英國政府寄希望于人工智能
      英國政府整頓尖銳款“指尖陀螺”,eBay表示會移除
      玩具世界(2017年8期)2017-02-06 03:01:38
      2016年美國公立學校排名
      海外星云(2016年15期)2016-12-01 04:18:23
      英國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國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南丰县| 行唐县| 弥渡县| 北碚区| 钟祥市| 金堂县| 卫辉市| 香河县| 荥阳市| 苍南县| 北辰区| 玉环县| 上蔡县| 定西市| 石河子市| 临沧市| 义马市| 厦门市| 濮阳市| 阳东县| 弋阳县| 来凤县| 上蔡县| 綦江县| 天门市| 麦盖提县| 喜德县| 伊宁市| 嘉黎县| 宜都市| 基隆市| 都昌县| 葵青区| 澄江县| 南陵县| 英德市| 虹口区| 玉山县| 安顺市| 保靖县| 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