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文
關(guān)鍵詞:米蘭·昆德拉 相對主義 道德審判 價值相對性
摘 要: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從多方面展示了相對主義智慧:一是小說中作者和人物思想的實驗性、游戲性;二是昆德拉的小說懸置道德判斷;三是其小說揭示了價值的相對性。昆德拉小說的相對主義乃是對絕對真理、專制世界的反抗。
捷裔法籍作家米蘭·昆德拉認為,歐洲現(xiàn)代小說的誕生是與絕對的神的真理解體而相對真理占據(jù)主導的社會變化息息相關(guān)的。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在此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昆德拉說:“當上帝慢慢離開它的那個領(lǐng)導宇宙及其價值秩序,分離善惡并賦予萬物以意義的地位時,堂·吉訶德走出他的家,他再也認不出世界了。世界沒有了最高法官,突然顯現(xiàn)出一種可怕的模糊;唯一的神的真理解體了,變成數(shù)百個被人們共同分享的相對真理。就這樣,誕生了現(xiàn)代的世界和小說,以及與它同時的它的形象與模式?!f提斯使我們把世界理解為一種模糊,人面臨的不是一個絕對真理,而是一堆相對的互為對立的真理,被并入人們稱為人物的想象的自我(ego imaginaires)中,因而唯一具備的把握便是無把握的智慧(sagesse de lincertitude),這同樣需要一種偉大的力量?!雹?/p>
小說的這種相對主義、無把握的智慧是與絕對真理、專制世界不相容的?!靶≌f作為建立在人類事物的相對與模糊性基礎(chǔ)上的這一世界的樣板,它與專制的世界是不相容的?!瓕V频恼胬砼懦鄬π?、懷疑、疑問,因而它永遠不能與我所稱為的小說的精神相調(diào)和。”②而“小說創(chuàng)造一個迷人的想象王國,在這個王國里,沒有誰能獨霸真理,每一個人都有獲得理解的權(quán)利”③。
昆德拉小說的相對主義智慧是一種徹底的相對主義,即是說,反對將相對主義上升到絕對真理的地位,反對將小說作為哲學家學說的注解。所以說,昆德拉小說的相對主義是一種智慧,而非真理。
昆德拉的小說很好地實踐了這一原則。具體說來,其相對主義智慧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一、實驗性思想與游戲的領(lǐng)地
昆德拉的小說無疑具有強烈的思想性,但是這些思想介于嚴肅與不嚴肅之間、認真與不認真之間,因為“在小說的領(lǐng)地,人們并不作肯定,這是游戲與假說的領(lǐng)地。因此,小說的深思,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疑問式的,假定的”。小說家“即便在他們直接闡述自己的思想時和在他們的日記里,這些思想也不過是思索的練習、悖論的游戲或即興的想法,而不是一個思想的確定”。比如狄德羅在《宿命論者雅克》中提到:“使自己變成思想的游戲者:他的小說沒有一句是認真的,一切在那兒都是游戲?!雹?/p>
小說式的思想是實驗性的思想,“實驗性思想并不期望說服而期望啟發(fā);啟發(fā)另一種思想,使思想動搖;因此,一個小說家必須有系統(tǒng)地使自己的思想非系統(tǒng)化,向他自己為保護自己的思想而樹立起的壁壘狠狠地踢去”⑤。
在昆德拉的小說中,一方面,作者的思考與筆下的人物相聯(lián)系,因此,這些思想并不具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只有從某個小說人物的角度來說才是有意義的。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第二章一開始就對肉體與靈魂的關(guān)系作了一個很長的思索。是的,
是作者在說話。但是,他所說的一切只有在一個
人物——特麗莎的磁場內(nèi)才有意義,這是特麗莎看待事物的方法(盡管它的提出從來不是通過她自己)”⑥。再如,《笑忘錄》第四部分,“巴納卡和他的朋友的話是處在一個動作、行為、話語的空間里,這些都使他的話相對化了”⑦。
另一方面,即便是作家自己的思考,“從第一個字開始就采用游戲、諷刺、實驗或疑問的語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整個第六章(《偉大的進軍》)是一篇關(guān)于媚俗的論文,其主要論點:‘媚俗是對大糞的絕對否定。對于媚俗的這一全部思考對于我具有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意義,在它后面有許多思考、經(jīng)驗、研究,乃至激情,但語氣從不是嚴肅的:它是挑逗性的”⑧。
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對媚俗的思考不斷地受到后續(xù)思考的否定、挑戰(zhàn)。
因此,昆德拉強調(diào):“對那些把一部作品縮減為它的思想的人我感到反感。被人拖入人們稱之為‘思想辯論之中,我感到可怕。我們的時代因思想而陰沉,對作品漠然視之,我感到絕望?!雹?/p>
在《緩慢》中,當作者寫到騎士和T夫人長久而緩慢的夜晚約會之后,得出了結(jié)論:“介于緩慢與記憶,速度與遺忘之間,有一個秘密的關(guān)聯(lián)?!徛某潭扰c記憶的濃淡成正比;速度的高低則與遺忘的快慢成正比。”⑩顯然,這個思想的產(chǎn)生是與這篇小說的情境息息相關(guān)的,它具有挑逗性、幽默感,是游戲精神的產(chǎn)物。同樣,在這篇小說中,當作者對現(xiàn)代社會名人是“被選上”的現(xiàn)象進行了冷嘲熱諷之后,順勢發(fā)揮:“被選上的感覺也存在于,舉例而言,所有的愛情關(guān)系之中。因為愛情,以其定義,是一個不勞而獲的禮物;不因所有值而被愛,甚至是真愛的證明。如果一個女人對我說:我愛你,因為你聰明,因為你正直,因為你買禮物給我,因為你不拈花惹草,因為你幫忙洗碗——我會很失望;這份愛情似乎是有條件的。而聽到下面這種說法則美多了:我為你瘋狂,盡管你既不聰明又不正直,盡管你說謊,自私,又卑劣?!眥11}這里,作者關(guān)于愛情的思考也是游戲性的、調(diào)侃性的、相對性的,而正是這種非嚴肅性,與小說中對現(xiàn)代社會崇拜名人的現(xiàn)象的諷刺形成對照,從而更深刻地說明了主題。
所以,昆德拉說:“小說是諷刺藝術(shù):它的‘真理被隱藏,沒有被宣告,它是無法被宣告的?!眥12}
二、道德審判被懸置的疆域
在昆德拉看來,小說的智慧與人們對善惡分明的世界的渴望、對道德審判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他說:“人希望有一個世界,其中的善與惡涇渭分明,因為人的心里有一個天生的不可馴服的欲望:在理解之前進行判斷。在這種欲望之上,建立了宗教與意識形態(tài)。它們不能與小說調(diào)和,除非它們把它的相對性和模糊性的語言傳譯在自己斷然的和教理說教中,它們要求人有個道理:或者卡列尼娜是一個狹隘的暴君的受害者,或者卡列寧是一個不道德女人的受害者;或者無辜的K被不公正的法庭所壓垮,或者在法庭后有上天的正義而K是有罪的?!眥13}對道德審判的要求表明了人們難以承受事物的相對性,導致小說的智慧——相對主義的、無把握的智慧難以被接受和理解。
然而,那些具有游戲精神的小說,比如拉伯雷作品,其荒誕不經(jīng)的情節(jié),違反人類基本道德的故事或評論,使他的書“真正地、徹底地變成了小說。要明白:這是道德審判被懸置的疆域?!瓚抑玫赖聦徟胁⒎切≌f的不道德,而是它的道德。這道德與那種從一開始就審判,沒完沒了地審判,對所有人全都審判,不分青紅皂白地先審判了再說的難以根除的人類實踐是涇渭分明的。如此熱衷于審判的隨意應用,從小說智慧的角度來看是最可憎的愚蠢,是流毒最廣的毛病。這并不是說,小說家絕對地否認道德審判的合法性,他只是把它推到小說之外的疆域”{14}。
在昆德拉看來,小說的這一智慧甚至為獨立的個體的確立立下汗馬功勞。而今天,在歐洲文明的珍貴遺產(chǎn)——獨立思想、個人創(chuàng)見和神圣的隱私生活都受到威脅的時代,“個人主義這個歐洲文明的精髓,只能珍藏在小說歷史的寶盒里”{15}。
昆德拉的小說對道德審判的懸置一方面在于揭示道德的虛偽性。比如《玩笑》中揭示了講道德的人卻為自己獲得了私利。《玩笑》中牧師科西特卡幫助露西的行為就是這樣。露西曾經(jīng)受過傷害的身體和靈魂使她對男人和性心存戒備,邂逅科西特卡后,科西特卡在生活上無私地關(guān)心她,在精神上耐心地開導她,當露西終于對生活充滿信心時,她愛上了科西特卡,他們發(fā)生了關(guān)系。這時,科西特卡困惑了:“我感到我給予露西精神上的幫助已經(jīng)露出它的原形。從一開始見到她我就渴望她的肉體。我是一個穿著牧師長袍的誘奸者。我所有關(guān)于耶穌和上帝的談論都不外是對世俗欲望的一個掩蓋。我覺得我在屈從于性欲的那一瞬間,我就褻瀆了最初意圖的純潔,在上帝面前被剝奪了一切功績?!眥16}昆德拉把那些過分強調(diào)道德的人戲稱為靈魂虛腫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