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軒
你是否看到身旁的人投資股票賺大錢而感到心癢難耐,也想試試身手?你是否聽了理財或投資專家對大家要賺大錢一定要投資的勸告,而急急忙忙出手卻反而虧損,以致患上了理財憂郁癥?
理財憂郁癥不僅會讓你應有的理財成果受到損害,更嚴重的是,它會讓你失去理財自信,進而無法積累資產(chǎn),并最終失去按照自己的意愿過生活的主控權(quán),簡單地說,就是很難有錢。
癥狀1:根本懶得管錢
憂郁癥的最明顯癥狀之一,就是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如果你對錢財?shù)氖虑橐蔡岵黄饎牛@就代表你可能得了理財憂郁癥。
有這種癥狀的人認為,自己沒錢根本不需要理財。或者是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錢,有錢就花,沒錢就借錢,也沒有任何理財規(guī)劃,通常等到需要用錢的時候才開始怨嘆沒有錢。
處方:養(yǎng)成理財習慣
雖然大部分的人認為理財很困難,甚至以為理財會降低生活品質(zhì),或者成為守財奴,但是實際上,理財?shù)淖罱K目的還是在于享受生活,尤其是享受退休生活。
因此,理財愈早開始愈好,而且就算只有1塊錢也要學著如何運用,因為即使是富翁,也是從很少的錢開始積累的,只要養(yǎng)成理財習慣,要積累資產(chǎn)并不難。
想要養(yǎng)成理財習慣,最好與日常生活習慣相結(jié)合,以達到隨時理財、處處理財?shù)哪繕?,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jié)流做起,1000元不嫌多、1元錢不嫌少,先存下投資本金,才能以錢賺錢。
癥狀2:先花再說
根據(jù)媒體的有關(guān)統(tǒng)計,大城市里的很多持卡人都積欠一定數(shù)量的卡債,而且負債者大多是年輕的持卡人,這些負債累累的年輕人,刷卡前未想想自己的收入狀況,放縱自己物質(zhì)欲望的結(jié)果,造成舊債未還新債又來。
處方:每天記賬,努力存錢
事實上,只要有收入和信用卡,就該把所有的開銷分類記賬,以便了解自己的收支狀況,看看是否入不敷出,進而根據(jù)基本開銷編列預算。若有卡債,則應先把舊債還清,再設法存下一些錢當作投資本金,剩下來的錢才能作為其他消費用途。
最重要的是,開銷不要以100元為單位,而是以1元錢為最小單位。想想看,每天不經(jīng)意花掉二三十元,若是能隨手存下來,累積到退休,將是多大的一筆財富。相對來說,花錢買高價用品,尤其是超乎自己財力的價格,若只是為了心理上的滿足,很容易幾十年后還是負債累累,那將會是多么難堪的退休生活?。?/p>
癥狀3:盲從專家的理財建議
記得幾年前曾有理財專家告訴大眾投資股票時,要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但是若是沒弄清情況就一味遵循這種投資術(shù),最后也可能變成真正的理財傻瓜。
前幾年股市大升時,許多投資機構(gòu)都建議大眾一定要把大部分資金投入股市,結(jié)果就有退休的老夫婦把八九成的退休金都投入股市,最后連老本都賠光了。
處方:了解自己對風險的承擔能力,選擇適合的理財方法
要知道,所謂的理財專家,通常可全心投入研究各類理財市場,而且擁有較多資源及工具,理財專業(yè)知識絕對比一般人豐富,所以當然可以積極理財。但是,一般人卻忽略了一個重點:這樣的專家的建議,不見得適合自己。尤其是個性保守的人,或者是風險承受度低的退休族,根本就不應該將大部分資金投入高風險的投資工具上,因為各項投資都有風險,而這類人根本無法承受投資風險,特別是當專業(yè)與資訊不足時,更不能盲目冒險。
因此,最好先了解自己的理財個性,以及人生所處的理財階段,看看風險承受度,才能從眾多的理財專家的建議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
癥狀4:不知道錢該放哪兒好
近幾年利率一直往下滑,許多人擔心錢放在銀行無利可圖,但是對于股票、基金、外匯,甚至新金融商品等投資工具,卻又擔心風險過高,不敢投入,所以不知道資產(chǎn)如何處置才可能保本又獲利。
在這種狀況下,因為理財目標不清楚,也未真正費心去研究理財工具與市場,很容易將錢隨便投入某種投資工具,結(jié)果不僅積累資產(chǎn)的速度快不了,還可能莫名其妙地賠錢。
處方:設定理財目標,做好資產(chǎn)配置
其實只要先檢視自己的資產(chǎn)狀況,并設定理財目標,例如計劃幾年內(nèi)要存100萬,如此才能設定長期投資報酬率,并據(jù)以做好資產(chǎn)配置。資產(chǎn)配置就是將自己的資產(chǎn)建立一個投資組合,通過投資標的及投資時段的分散,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并提高投資獲利。
癥狀5:借錢投資,夢想一夕致富
許多人看到身邊的人投資致富,想起而效法,不過,投資本金卻不夠,為了賺取更大的獲利機會,開始舉債投資,但萬一對市場判斷不正確,就難免會導致巨額虧損,甚至會危及自己或家庭的財務安全。
另一種狀況則是負債累累,卻想以比負債利率更高的報酬率“翻本”,然而,往往是越陷越深,更難東山再起。
處方:用閑錢投資才可能致富
想要投資必須要先還清負債,以閑錢來投資,借錢投資往往會影響投資決策,進而導致更多的負債。要知道,儲蓄是理財投資之本,資金越多代表承受風險的能力越強,才有機會獲取更高報酬。
然而,高報酬必定伴隨高風險。例如,期貨雖可以小搏大,但是如果看錯了方向,虧損幅度也是十分驚人的。又如,融資融券投資股票雖然可以只用少部分資金投資,然而若操作不順,不僅會損失資金,還要負擔資券的利息,比起只用自有資金投資風險更高。因此,這些理財是需要更多的資金與專業(yè)知識,不可能毫無準備就一夕致富。
此外,投資人必須先了解想要投資的工具的屬性和合理報酬后再進行投資,同時每次投資后都要檢討虧損原因,下次改進,這樣才可能投資理財成功。
癥狀6:擔心買不起房子,養(yǎng)不起孩子
一間像樣的房子,少說要二三十萬元,養(yǎng)一個孩子,差不多也要二十萬元,許多人擔心自己微薄的薪水,扣除生活基本開銷,所剩無幾,又如何買房子、養(yǎng)孩子?若是再把退休經(jīng)費算在內(nèi),至少還要準備個八九十萬元才夠應付老年生活所需,看起來這些目標,似乎都不可能達成。
處方:切實執(zhí)行理財計劃,要達成目標不難
人生各階段的生活重心與愿望不同,理財目標也不一樣,但無論是哪一種理財目標,其實都能夠推估未來需要多少資金來達成目標。
理財目標的達成與投入的金額、投資標的報酬率、投入的時間3個因素有關(guān),訂立理財目標之前,應該先檢視自己每月可節(jié)余的錢,再選擇適當風險與報酬率的投資工具,并估算達到目標所花的時間。通??梢韵葟亩坛棠繕俗銎?,例如3年內(nèi)儲存國外旅游基金等,等達到第一個目標后,就可以制定較長程的理財目標,但重點是要切實執(zhí)行,每年檢查成果并做調(diào)整,如此你將會發(fā)現(xiàn),即使是100萬元的理財目標都不難達成。
邢力摘自《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