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宗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由此可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而寫作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如何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導向,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是值得探討的課題,為此,我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不斷摸索與總結,獲得一些經驗。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笔堑?文章來源于生活,只有真實的生活體驗才是寫作源源不絕的題材。我主張學生寫自己身邊的事、親身經歷的事,寫身邊的人,說真話,說實話,寫出真情實感。
深深記得那次作文教學:“我的課余生活”。由于是農村小學,學生的生活空間十分狹窄,不像城里孩子的課余生活那般絢麗多彩,充滿時尚氣息,但卻不能否認,他們的課余生活同樣是快樂的,他們的童年同樣充滿歡聲笑語。課前,我先讓學生深入自己的課余生活,用心體驗,并收集材料。
作文課上,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課余時間都做些什么啊?”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說做游戲,有的說學習,有的說上街……這時,班上一位向來沉默文靜的女同學站起來小聲說:“放羊,”課堂上頓時一片笑聲,有的同學帶著揶揄的表情說: “課余時間放羊,呵呵……”那位女同學羞得滿臉通紅。看來,在他們小小的內心世界里,都認為“放羊”是一件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事情,然而,我知道他們當中絕大多數的課余生活就是放羊、放牛、打豬草。我理解并包容他們那份單純的虛榮心,但是,我要極力調整他們將寫作與實際生活分割的傾向。我示意讓那位女同學坐下,待大家安靜下來,我微笑著說:“老師很佩服她,我相信她的這篇作文寫出來一定很精彩,因為她敢于說真話,寫真事。老師的童年也和你們一樣,是在農村度過,記得那時我最愛和幾個要好的小伙伴去打豬草,我們在樹林中采野果,在小河邊洗臉,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上奔跑,那段時光真是美好啊……”
在我的誘導下,他們的小臉神采奕奕,小嘴滔滔不絕,眼睛閃閃發(fā)亮。著名作家海塞說;“沒有什么比沉浸在創(chuàng)作的歡樂與激情中揮筆疾書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钡拇_如此,他們的作文交上來以后,我讀到的是許多稚氣而童真的文字,雖然很簡單,但重要的是文字里浸滿了他們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流連與熱愛,我感受到了他們內心那份天真的快樂,那份情感的跳躍!
真實的生活題材,讓學生的心靈與之碰撞,與之對話,在這樣的歷練中,他們的感情更加真切,心態(tài)更加積極樂觀,內心世界也更加豐富與充實,從而也完成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完美升華!
在另一次作文教學“自我介紹”中,為了使課堂更加生動活躍,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方案: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紙張,把自己的外貌、愛好、特長、優(yōu)缺點等寫下來,但不署名。寫完后交上來,我讀,學生來猜, 猜到的 ,給予表揚,并讓學生點評成功之處,沒猜到的,該生主動站起來,然后大家給他提出修改建議。
果然,課堂上,大家興致勃勃,掌聲與笑聲此起彼伏,很多同學都寫出了自己的特點。而此時,一行文字卻凝固了我的視線:“我長得一般,沒愛好,也沒特長,學習不好……”我有些驚訝,這是一個處在陽光般燦爛年華的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如此低調黯淡,甚至有些消極悲觀,缺少對自我的肯定,缺乏對生活的激情......同學們猜了好久都沒猜到,我請他站起來,竟然是班上性格內向但很受同學們歡迎的勞動委員。我調整好思路,對他說:“你看,大家都沒猜到是你,看來你還不太了解自己呢!你知道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只是你自己沒發(fā)現。聽聽大家對你的評價,好嗎?”他默默地點點頭。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他愛勞動,每次勞動都很積極”,“他體育好,跑步快”,“他個子高”,“他喜歡幫助別人”……在大家的肯定聲中,我注意到他的臉上洋溢著驚喜。
在這次作文教學中,我充分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并積極調整教學思路,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導向,從而讓他們學會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長,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培養(yǎng)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 ,為他們今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價值觀奠定堅固的基石。
讓學生真實寫作,快樂生活,也讓“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作文教學中不斷完善,不斷升華!
收稿日期:200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