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向華
我們都贊同這樣一句話:“每一節(jié)課,都應是學生的一個生命歷程!”在這個歷程里,作為教學的最高藝術,乃是通過激勵、喚醒、啟迪,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使學生得到知識、情感、意志、信心等素質的發(fā)展。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教學的創(chuàng)造空間是不可估量的。在語文教學中,只要我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張揚他們的個性,以切實有效的方法為他們顯揚潛能創(chuàng)造機會,他們的生命之河一定會躍起燦爛而美麗的浪花。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讓孩子喜歡上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要學得好,首先是要讓孩子喜歡學習,這是孩子能學好的源動力。如果對比中國和西方的教育,我們會明顯地感覺到,西方的教育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孩子學習的興趣,西方的孩子感覺到學習充滿樂趣,越學越喜歡學習。而中國的教育,注重知識傳授,注重學習結果,孩子學習負擔過重,所以,很多中國孩子厭學,越學越不喜歡學習。而另一方面,孩子們?yōu)槭裁磳Υ蛴螒蛉绱烁信d趣呢?我們的教育為什么不能從小孩子打游戲中得到一些啟發(fā)呢?為什么不能讓孩子在游戲中來學習呢?為什么不能把學習和游戲結合在一起呢?事實上,讓孩子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在互動中成長,是讓孩子喜歡上學習、學得投入、學得有效的很好方式。
2.尊重孩子的興趣
現在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入學開始,就千方百計想孩子學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長把孩子的雙休日、節(jié)假日都安排得滿滿的。事實,孩子多學點東西是好的,家長這個出發(fā)點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學呢?家長就不理,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學得非常辛苦、吃力,不想學。孩子好比各種的樹苗,有的像松柏苗,有的像楊柳苗,有的像榕樹苗等,不論是什么樹苗,都可以長成各種各樣的材料。所以做父母的責任,并不在于強迫孩子學這一樣,不學那一樣,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寬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喜歡的事。例如,有些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而家長就認為這與學習無關,就加以阻止,限制他們,不準他們做。其實。孩子在制作的過程中也需要動腦,不懂的時候,他們就去查閱有關的資料和書籍,這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孩子還會學得自覺、開心,況且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又能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家長不但不應該阻止他們做,還要根據孩子的這個興趣特點,為他們提供有關的書籍,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和比賽。
許多事實證明了,小時候培養(yǎng)的興趣往往為一生的事業(yè)奠定了基礎。有些做父母的對孩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他們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去“規(guī)定”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學習興趣的發(fā)展規(guī)律培養(yǎng)孩子,這樣往往會延誤孩子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孩子學會“如何學習”
信息社會,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孩子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不斷學習和教會自己處理舊事物和新事物的方式,這是新時代條件下每個人都應當培養(yǎng)的能力。在這個時代里,一切或部分工作將不斷受到數字化、自動化和外包的挑戰(zhàn),而且新的工作和新的行業(yè)將越來越快地涌現。在這個世界里,要想脫穎而出不僅要看你了解事物的多少,也要看你了解事物的方式,因為你今天了解的事物可能很快就會過時,其速度之快恐怕你想都想不到。在如今的信息網絡社會,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軟件和網絡進行學習將是未來社會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孩子是否具備運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將直接影響孩子在未來社會的學習和競爭能力。
4.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激情和好奇心
現代社會,孩子學什么內容已經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學習這些內容時的激動心情和好奇心。不管做什么事情,擁有激情和好奇心永遠都是一大優(yōu)勢。在信息社會里,激情和好奇心對工作、成功、研究領域甚至興趣愛好都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在這個世界里,你擁有更多的工具讓你和你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發(fā)揮。
一些孩子生來就具有好奇心,但是,對于很多不具備這種天生條件的孩子而言,讓他們熱愛學習的最佳方式要么是通過教學慢慢地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要么是通過讓他們接觸現代代社會的一切科技來激發(fā)他們內在的好奇心,后一種方法可以讓孩子以各種方式實現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要用激情去影響孩子,用欣賞、肯定和贊揚去激勵孩子。
5.鼓勵孩子獲得成功。提高子女的成功感
成功是使孩子感到滿足,并愿意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孩子一旦獲得成功,就感到滿足,并愿意繼續(xù)學下去。因此,家長應該鼓勵、引導孩子,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每個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長應該全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為他們去制定一些容易達到的小目標,這樣可以使孩子覺得能夠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動力去做,就會獲得成功。當他體現到成功的樂趣時。就會有興趣,有信心去實現下一個目標。隨著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孩子就不斷取得進步。孩子樹立目標。建立方向,是要循序漸進,能操之過急。家長要耐心引導,具體幫助,使孩子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樂趣。比如,低年級的孩子學會拼音和常用漢字后,可讓他們給外地的親戚寫封短信,并請求遠方的親人抽空給孩子回信,讓他們嘗到學習的實際效用,這樣能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學習最大的規(guī)律:不是靠毅力刻苦學習,而是在學習上找到快樂,進入樂此不疲的狀態(tài),這才是真正的快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