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毛澤東親點鄧子恢參加廣州會議

      2009-06-10 05:30殷趙飛
      紅廣角 2009年1期
      關鍵詞:鄧子恢人民公社毛澤東

      殷趙飛

      1959年廬山會議之后,全黨“反右傾”,繼續(xù)“大躍進”,這股風氣蔓延到農村后在全國掀起了一股大包干的風潮。進入60年代,全國農業(yè)生產大幅度下降,征購大幅度上升,頻繁的自然災害加上蘇聯(lián)政府的背信棄義,國家進入了建國以來最困難的時期。特別是農村的面目更是慘不忍睹:農民賣過頭糧、浮腫病和非正常死亡現(xiàn)象普遍出現(xiàn),人口死亡率急劇上升。據(jù)統(tǒng)計,此時安徽的人口死亡率高達6.8%,即每15個人中就有一個被饑餓或者是疾病奪去了生命。一年下來,安徽的人口凈減了200萬!同時,在山東、山西、河南、江蘇等省份的情況都跟安徽不相上下。為了挽救這種困難的形勢,中央提出了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一時之間,農村工作的諸多問題,立即成了中央工作的當務之急。

      在1961年初召開的八屆九中全會上,毛澤東號召全黨大興調查之風,要求這一年成為實事求是年、調查研究年。為的就是讓黨的領導干部不要只看報告聽匯報,而是必須親自深入到農村去調查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找出真正的癥結所在,找到醫(yī)祛農村病瘤的真正良方。為了收集真實的聲音,會議一結束,毛澤東便率先派出自己的三大秘書:胡喬木、田家英、陳伯達,讓他們各帶一個調查組分赴湖南、浙江、廣東的農村去調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1961年3月10日,全面深入討論農村工作的“三南”(中南、華南、西南)、“三北”(東北、華北、西北)會議分別在廣州、北京召開。毛澤東從1月26日南下,一路經過天津、濟南、南京、上海、杭州等地,2月24日和先前派出的三大秘書在廣州匯合,聽取他們的報告,隨后主持了“三南”會議。在3月13日會議的講話中,毛澤東措辭嚴厲地指出了全黨在過去所犯的錯誤。也許是南下沿途所見深深地震動了當時的最高領導人,也許是秘書們的報告讓他看到了存在問題的嚴重性,毛澤東決定請“三北”會議的同志們移師廣州,合開中央工作會議,著重討論農村工作問題。在通知南下來羊城的中央大員中,毛著重提到了被冷淡很久的鄧子恢,“務必通知鄧子恢同志,也來廣州參加這個會”。

      1953年1月,中南局第二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代主席鄧子恢受中央委托,奉調進京,組建農村工作部。當時毛澤東對鄧子恢的指示是:調你來做農村“統(tǒng)帥”,在10年、15年或更長的時間內,把4億7千萬農民大軍組織起來,搞農業(yè)合作化,這是農村工作的總任務。建國之初,百廢待興,作為泱泱農業(yè)大國,面臨的困難重重,黨中央在此時安排鄧子恢主持農村工作,無疑是對他的高度信賴和期望。就這樣,鄧子恢成了建國后主持農村工作的“統(tǒng)帥”。后來,隨著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毛澤東開始否定鄧子恢從實際出發(fā)解決農村問題的想法和做法。1955年,鄧子恢由于極力堅持農業(yè)合作化發(fā)展應當穩(wěn)步前進的正確主張,在黨內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當時被個別場面所迷惑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更是批評鄧子恢是“小腳女人”、“你的思想要用大炮轟”。主持農村工作不到三年的鄧子恢就這樣由于自己的“固執(zhí)”而被打入了冷宮。

      被毛主席親點參加廣州會議的時候,鄧子恢正在海南掛職養(yǎng)病。在海南榆林通往廣州的公路上,幾輛轎車急速穿梭在蒙蒙煙雨中,坐在車上的正是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凝望著車窗外迅即閃過的田野山村,鄧子恢臉色凝重:這時節(jié)本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光,可眼前田地里卻看不到絲毫的繁忙景象。農業(yè)生產每況愈下、農村狀況日益惡劣,讓這位心系農民的花甲老人感到無比的焦慮和擔憂。但此時他的心緒又是不平靜的,從被冷落良久到忽然被毛主席點將參加解決農村問題的會議,他沉寂的心里又開始洶涌澎湃,或許他感到屬于他的施展機會已經到來了。

      一、《農村人民公社內務條例》成為廣州會議決議的參照

      50年代,面對中國人多地少、貧困落后、商品經濟很不發(fā)達、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現(xiàn)實,鄧子恢反復強調解決農民問題、制定農村政策必須循序漸進,不可急躁冒進。在合作化時期,他提出自愿互利,循序漸進的原則,發(fā)展一批,鞏固一批,鞏固一批,再發(fā)展一批,堅決反對一哄而起、一蹴而就那種強迫命令的做法。在人民公社的“高潮”中,他強調要發(fā)揮集體和個人的兩方面的積極性,反對大呼隆的生產方式,反對分配上的平均主義。然而,在當時社會主義建設極“左”熱潮之下,急躁冒進的風氣籠罩著整個社會,鄧子恢的正確主張不僅不被接受,反而被批評為保守右傾,“像一個小腳女人,東搖西擺地在那走路”,對合作化運動有“過多的評頭品足,不適當?shù)穆裨?,無窮的憂慮,數(shù)不盡的清規(guī)戒律”。堅持正確做法的鄧子恢在許多問題上總是和最高層唱反調,一度被打入“冷宮”,自1958年來,他已經有幾年沒有參加中央會議了。

      雖然沒有親臨到會,但鄧子恢對于中央政策和農村的情況卻是一如既往的關注,作為曾經分管農村工作的領導人,他的內心沒有一天平靜過,更沒有一天輕松過。為了促使農村工作健康發(fā)展,農民安居樂業(yè),1960年底,他抱病起草了《農村人民公社內務條例》。毛澤東聽說后,以為他搞的是人民公社示范章程,當時并不感興趣?!稐l例》分14章66條,對人民公社化以來的許多問題,特別是人民公社內生產大隊之間,也就是原高級社之間窮富拉平的平均主義的問題,提出了妥善的解決方法,得到了周恩來、劉少奇的充分肯定和稱贊。

      廣州會議上,這份被毛澤東當時所不重視的關于農村工作的條例,重新獲得了實施的機會。毛澤東要在廣州會議上親自制定人民公社的工作條例,就會自然的想到長期從事農村工作的鄧子恢,就會自然的想到他的《農村人民公社內務條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鄧子恢獲得了參加廣州會議的機會,他的《農村人民公社內務條例》成為了廣州會議決議的參照文件。

      二、廣州會議上的重大轉折

      廣州會議期間,毛澤東心情頗佳,這主要是因為:首先,兩個月前他從中央博物館看到了福建龍巖地委黨史辦征集到的《關于調查工作》一書(此書是1930年5月毛澤東在江西尋烏調查時寫的一篇著作,1964年6月改名為《反對本本主義》)。3月11日,毛澤東在書前加上自己的批語,把它印發(fā)給參加“三南”會議的所有人員。其次,使他高興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次會議對《關于調查工作》和他給“三北”會議各同志的信得到了強烈的反響。

      雖然廣州會議的主題是研究農村工作,但鄧子恢在會議初期并沒有成為熱點人物。原因很簡單,他是受過中央批評的人,“帽子”既未摘掉,在政治斗爭中熟諳進退的人們,自然不敢公開和他親密交往。

      后來,毛澤東在全體會員面前強調調查研究的重要性時,特別提到了鄧子恢,“我這里要提提鄧子恢同志,他長期深入農村搞調查研究,這種精神值得大家學習。他搞的那個《農村人民公社內務條例》,我看是個創(chuàng)舉”、“鄧子恢同志脾氣犟得很,我為了說服他,跟他談了好多次?,F(xiàn)在我和他的爭論已經結束,跟他統(tǒng)一了,沒有矛盾了。去年他在山西、石家莊、蘇南作了一次調查,做得很好,他的觀點很正確,對制定農業(yè)六十條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做了一件好事”。

      最高領導人的一番肯定頓時讓全場鴉雀無聲,這就愈發(fā)烘托出毛澤東那響亮的湘潭口音:“農村工作后頭犯的錯,是譚震林同志他們有份,鄧子恢同志沒有份的。你們不要看不起鄧子恢同志,那樣是不行的,人家是有調查研究精神的,他現(xiàn)在的主張是正確的。在農村許多問題上,鄧子恢同志是正確的?!?/p>

      得到了毛主席如此高的肯定和評價,鄧子恢在廣州會議中的地位一下子發(fā)生了重大的轉變,與會的中央、地方大員都紛紛與鄧老交流經驗、取經求解。道遠知驥,世偽知賢,鄧子恢已經知道主席發(fā)現(xiàn)到了農村問題的嚴重性,也看到了自己向中央所作建議的價值所在。可想而知,鄧老當時的心情是多么的興奮,多年以來的苦悶、壓抑之情頓時煙消云散。

      三、貫徹廣州會議決議

      廣州會議“六十條”的出臺,無疑是件具有轉折意義的大事。但其中的許多條款是否完全符合當時農村的實際情況,能否真正解決當時農村的主要問題,還是急需實踐檢驗的,有的更是需要慎重思考的,“其中的不足之處也委實不少”。

      得到主席的點將和信任之后,主持農村工作的鄧子恢當然必須面對和解決這一問題。他首先想到先派一個工作組到農村調研,看如何去貫徹這個“六十條”才更加的有效果。參加六十條起草工作班子的農村工作部第二處處長王錄被鄧子恢派遣到了福建漳州的農村中去調研,“主要是調查研究如何貫徹農村六十條,如何解決生產大隊內生產隊與生產隊之間,生產隊內社員與社員之間的平均主義問題,以調動社員的生產積極性,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其次,在廣州會議期間,鄧子恢雖然在會上就加強公社經營管理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同時也對“六十條”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他開始意識到了其中的許多內容還有待深刻的思考。為此,鄧子恢兩次晉見毛澤東,就具體問題與主席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討論。在“以生產大隊所有制為基礎的三級所有制”問題上,鄧子恢認為:把基礎放在大隊一級是不可取的,既名為基礎,就意味著它就是一個經營的實體和居于最底的層次。因此,把基礎放在生產隊這一級應該是最合適最科學的,因為“生產隊是最基層,生產、生活都直接聯(lián)系群眾,又是生產的具體組織者和指揮者”,而且它的“組織規(guī)模一般平均只有二三十戶”,以它為基礎和變成經營實體,“很適應目前基層干部的經營管理水平”。反觀生產大隊,它“不僅居于中間層次,而且多數(shù)是由過去的行政村組成的,規(guī)模一般都在100戶以上,很不利于組織生產”。公社和生產大隊這兩級,“除統(tǒng)一協(xié)調生產隊無力經營和舉辦的生產外,主要任務和職責是執(zhí)行政府行政工作”。實踐證明,鄧子恢對公社和生產大隊主要職能的定位,是符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對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分開的精神的,從時間上看,也早了近20年。這些后來被歷史證明了的對集體經濟經營體制有重要改革意義的見解,毛澤東在當時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充分的肯定,他只是說:“誰是誰非,還是讓實踐來檢驗吧?!?/p>

      第一次晉見所提出的意見并沒有被毛澤東所采納,但鄧子恢并沒有泄氣。1961年3月27日,他再次晉見毛澤東,向他推薦了海南儋縣縣委的《關于組織生產,貫徹政策,調動群眾生產積極性的十條辦法》。其中提到的如:徹底退賠共產風;全面實行“三包一獎”;實行糧食供給和按勞分配相結合的辦法;積極發(fā)展養(yǎng)豬,方針是公私兼顧,私養(yǎng)為主;正確執(zhí)行社員小自由;按質論價,積極收購農家肥料等。在鄧子恢看來,這是對《農村六十條(草案)》仍保留著的平均主義的突破,也是對“六十條”的補充修改。

      應該說,鄧子恢的許多對農村問題的看法后來都被證明是真知灼見,毛澤東在農村問題遇阻的情況之下,首先想到的是鄧子恢也充分證明了他在處理農村工作中的經驗和發(fā)言權。1981年3月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在為鄧子恢平反的文件中說到“他對農業(yè)集體化運動中一些重要問題所提出的意見,大都是正確的。過去黨內對他和中央農村工作部的批判、處理是錯誤的”。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所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認為“鄧子恢同志提出了農業(yè)中要實行生產責任制的觀點……所有這些,在當時和以后都有重大的意義”。

      走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漫漫長路,還需要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歷史證明,正是有許多類似于鄧子恢的革命前輩們所走過的坎坷歷程,才換來了今天社會主義建設的繁榮局面和良好勢頭。

      參考文獻:

      《鄧子恢傳》編輯委員會:《鄧子恢傳》,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回憶鄧子恢》編輯委員會: 《回憶鄧子恢》,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鄧子恢:《鄧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林蘊暉等:《凱歌行進的時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邱石:《共和國重大事件決策實錄》第2卷(下),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版。

      何沁:《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本文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生)

      猜你喜歡
      鄧子恢人民公社毛澤東
      毛主席來過的小山村
      ——舒城舒茶人民公社
      抗美援朝,毛澤東立國之戰(zhàn)
      解放戰(zhàn)爭期間在三大戰(zhàn)略區(qū)都任過副職的鄧子恢
      1949,毛澤東點將
      鄧子恢毛澤東能托付妻小的人
      謹以此文紀念鄧子恢誕辰120周年鄧子恢發(fā)中國農村改革之先聲
      在高考試題中重新理解歷史知識——以2015年山東高考文綜卷第39題“人民公社體制”為例
      FOOD FIGHT
      Food Fight
      吳自立“鬧事”與毛澤東復信
      呼和浩特市| 合阳县| 乌拉特中旗| 威宁| 临漳县| 古蔺县| 如皋市| 波密县| 乐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湖北省| 淳化县| 大城县| 公安县| 井研县| 镇江市| 南雄市| 长顺县| 新乡县| 上犹县| 宁强县| 凌源市| 通化县| 方正县| 桐乡市| 阿尔山市| 鹿泉市| 肥乡县| 万宁市| 佛坪县| 泰宁县| 宜阳县| 怀远县| 辽宁省| 鄢陵县| 嫩江县| 武宁县| 通化市| 香格里拉县| 资源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