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枝
摘要:本文初步討論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分析了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必要性,提出發(fā)展學生自主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操作模式,并初步論述了教師在教學中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焦慮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一、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定義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生生互動為主要取向并以師生互動為輔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合作學習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據(jù)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得獎勵或者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shù)。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合作學習的代表人物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沙倫博士認為合作學習是組織和促進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方法的總稱。學生之間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則是所有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我國合作學習研究學者王坦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zhì)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教學策略體系。
1.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教學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是與“個體學習”相對應的一種教學策略和學習組織形式,是一種學生在小組中通過明確的責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務的互助性學習。就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方法而言,很多初中學生特別是農(nóng)村來的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焦慮感。因為多數(shù)農(nóng)村的小學沒有開設英語課程,而合作學習中學習者的焦慮感大大降低了。這是因為:(1)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習者都是小組的一員,每個人都有一種歸屬感。因此,即使個人單獨在全班同學面前回答問題,他代表的也不僅僅是他個人,他還代表他所在的整個小組,因而被評價的焦慮感降低。(2)合作學習中,學習者在向全班同學表達看法之前,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問題,并且有機會和小組成員互相交流看法,獲得及時的反饋,并進行必要的更正,因此犯錯誤的機率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加大,焦慮感也隨之降低。
2. 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的教學活動
所有的學習活動都是圍繞著達成特定的共同目標而展開的。最后,合作學習是以團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一種教學活動。合作學習通常不以個人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jù),而是以各個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與獎勵的標準。這種機制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zhuǎn)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促使小組內(nèi)部的合作,使學生在各自小組中盡其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比如,在做英語對話表演時,學生們通常會在本小組內(nèi)部做好準備再到臺上表演,而教師的評價也應該轉(zhuǎn)化為對各組的評價。
3. 合作學習不是要求小組成員在某個能力的培養(yǎng)上得到同樣的提高
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很大的差異,特別是農(nóng)村來的學生和城里來的學生,他們的英語基礎差別較大,而我們要求所有學生在某個能力的培養(yǎng)上得到同樣的提高是不現(xiàn)實的。合作學習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促進每個學生的學習,因此作為教師不能強求學生一定要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扮演某一個角色,而是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出他們的特長。
二、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 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首先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
小組成員的組成一般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組內(nèi)異質(zhì)為小組成員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zhì)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小組的組成應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商討決定,要考慮學生的成績、性格、性別、交際能力等。同時各小組應確定一名組長。
2. 有效地開展活動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根據(jù)教學安排和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
(1)課前小組學習活動一般可設計三種:
1)預習課文。包括查閱詞典,找相關(guān)背景知識的資料,找出重點、難點,提出質(zhì)疑及預做課后練習等,小組的每個成員分別作好準備。
2)課前表演。課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課開始的前5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讓學生圍繞學過的,將要學的或課外的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采用英語表演的形式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以便學生迅速、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前表演形式一般有對話表演、講故事、看圖說話、游戲、提問等。教師可以把表演的任務落實給某一小組,每一小組在學期中都有表演的機會。
3)課前活動還可圍繞當日天氣、學生出勤、班級記事、新聞報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Free Talk”活動。
(2)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應自然融入課堂教學設計之中。初中英語教材題材多樣,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好素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便于小組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言語交際活動。另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組織小組學習成果的交流,如小組會話比賽、聽力競賽、單詞接龍競賽、段落記憶競賽、快速閱讀理解競賽等,以增強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
(3)教師還應指導課后的小組合作活動,如布置小組成員間的詞語聽寫,課文朗讀與背誦、檢查書面作業(yè)、進行會話、寫作練習等。教師既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又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幫助,并且縱觀全班各組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缺點,進行及時的表揚、鼓勵、指導與建議。
就中學英語教學而言,新課程標準提高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課堂要努力實現(xiàn)從“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向“培養(yǎng)語言能力”轉(zhuǎn)變,每位教師面臨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能力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方法,較快地提高課堂效率”這樣一個關(guān)鍵問題。實踐證明,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式學習,形成了“組內(nèi)相互合作,組間相互競爭”的局面,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zhuǎn)向小組合作達標。這樣將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能夠?qū)ψ约簩W習負責的人,讓學生真正在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李虹.淺談教師在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的作用[J].陜西教育(行政版),2007(12).
[2]蔡蕓.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2007(11).
(安溪恒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