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彥平
去年暑假開學的第一天,我把假期作業(yè)收上來,檢查布置的作文:有幾個學生根本沒寫;有幾個學生一篇作文僅半頁左右;還有幾個學生把字寫得亂七八糟。全班的作文沒有一篇像樣的。
我本打算上午好好講評一下作文,可一檢查,氣就不打一處來了。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學習不好,抓一抓就有點起色;紀律渙散,緊一緊就肅靜幾天。哎,我這個班在紀律、學習、衛(wèi)生方面總是落在其他班級的后頭,真是讓我頭疼啊!氣得我作文也沒講評,其他的暑假作業(yè)也沒看,我憤憤的扔下一句話:“上午你們愿做什么就做什么!”砰,關上了門。我坐到辦公室生起悶氣來。中午放學了,我到教室傳達學校的安排:下午拿鐵鍬鏟草。
暑假后剛開學,下午還是比較熱的,我把學生安排好地塊后,就和幾個科任老師到不遠的樹蔭下閑聊。
一個老師說:“看你們學生連鐵鍬都不會拿?!?/p>
另一個老師說:“你看孟祥鵬開始鏟,他還沒挪地方呢!”
我看了看就向學生走去,只見學生們都蠕動了幾下。走到跟前,我說:“早干完,早歇著,抓緊干!”說完,我返回了樹蔭下。
可我剛站在樹蔭下,和我閑聊的幾個老師都瞅我笑,其中一個老師說:“你剛往回一拐學生就不動了。”
我又返回去,耐著性子說服學生,做了好大工夫的工作。
我又往樹蔭下走,剛走出十多步,老師們又瞅我笑。這時,我回頭一看,學生又都已經停下了。我嗖地一下返向學生,火冒三丈,幾乎要罵出來。我站在學生面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上午檢查作文的情景也浮現(xiàn)在我眼前。
我實在無話可說,扯過身邊一個學生的鐵鍬賭著氣地鏟起來。學生們一看,也都鏟起來了。
不一會那個學生說:“老師,我鏟吧!”
我還在氣頭上,沒吱聲,繼續(xù)鏟。那個學生又說:“老師,你都出汗了,讓我鏟吧!你只要在這站著就夠意思了?!?/p>
這個“夠意思”使我愣住了:多少次的言教也抵不上一次身教啊!老師應該把自己從心底里當成學生。讓學生練字時,老師也一起練;讓學生寫作文時老師也一起寫;讓學生搞什么活動時老師也一起參加
這個“夠意思”像學生的無數(shù)只手輪番叩擊我的胸膛:什么叫“率先垂范”?什么叫“身教勝于言教”?什么叫“其身正,不令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