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是誰在晨光未起的時候早已起身勞作?是誰在百病纏身的時候依然挺直?是誰在廣袤的天宇中披著星星帶著月亮踏上了歸家的路途?我們的父母就是這一群人中的一員!當歲月滄桑我們是否想過兩鬢斑白的父母在踽踽獨行之中最需要的是一片赤子之心。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那是孟郊用他的一片赤子之心吟唱的一首贊歌。當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無數(shù)個夜晚輾轉(zhuǎn)反側無法入眠之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出口成章道出天下游子共同的心聲。千千萬萬的飄泊之人牽掛的最終是家鄉(xiāng)的父母。因為有孝心而使得其更加的覺悟難述,孝心行走在游子的羈旅人生之中,讓孤獨的人心中不再孤單。
我們常認為烏鴉是惡的象征,因為它報哀不報喜,但有誰想到就是這樣的一種不吉之鳥卻演繹出令人贊嘆的孝心。當老烏鴉不能覓食時,它的子女會找來食物喂養(yǎng)它,直到它死去。死去之后,它的子女還會召集親友開個簡單的追悼會。傷心的子女會在老烏鴉的尸體上空不斷地悲鳴、呼喚來表示不變的孝心,傳遞著永恒的親情?;仡櫘斀裆鐣赖碌臏S喪,我們是否會仰望那些高飛的烏鴉?
人們的孝心在哪里?我們是否曾經(jīng)看到,因為孝心,李密陳述“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之言,感動皇帝,得以罷官回來;因為孝心,花木蘭代父從軍,從此馳騁疆場,戎馬倥傯;因為孝心,岳飛背上母親刻的血字“精忠報國”從此隨著他的金戈鐵馬一同閃耀。我被他們的孝心感動著,我想,養(yǎng)育之恩豈是區(qū)區(qū)數(shù)十載所能償還的,滴水之恩尚且應當涌泉相報,那父母之恩又當如何?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睂⑿⑼粕习偕浦?,足見古人多么重視孝道,因孝成名可以舉孝廉,而今這一切不復存在,我們就沒有孝心了嗎?多少離家的游子不再歸來,多少在家的兒女不尊父母,多少不孝子孫開始逃避做子女最起碼的贍養(yǎng)權。我回憶十八年養(yǎng)育之恩不禁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那些垂淚的父母心中會有多少傷痛留存。
清冷的月越過寂靜森林的上空,那些駐足遠望的人又在那里徘徊,世界是因孝心的存在而愈見清明的,我們在不孝的同時是否會想起有一天,我們會同樣的擁有不孝子孫呢?
國家是由家庭組成的,孝是穩(wěn)定家的定海神針,當這棵神針被無情拔去,家將不家,國將不國,那將是世界末日的提早來臨。
遠望一樹明月,讓孝心永恒,讓世界永恒。
指導教師:陳學富
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二高級中學高三(11)班(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