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海花
《游褒禪山記》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學子的經典篇章,王安石以如椽大筆,先敘后議,緣事明理,給人以很深的教益。作為傳統(tǒng)篇目,不同的教者已經有過眾多富有特色與成效的處理方法。如何在確保完成“課程目標”的前提下,在對教材的處理上體現自己的個性風格,形成吸引學生的磁場,是值得每個有教學追求的老師認真思考的。
你可以著眼于文言文的“言”的因素,在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等方面夯實。可以特別關注一下出現了20次之多的“其”字。本文的“其”有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個”、“那些”)、人稱代詞(分為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三人稱代詞,是第一人稱代詞的,相當于“我”、“我們”、“自己”;是第三人稱代詞的,表領屬關系,作“他的”、“她的”、“它的”、“他們的”講;還有后起的意義,相當于“他”、“她”、“它”、“他們”)、語氣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也可以表示揣測語氣,可譯為“大概”;還可以表示商量語氣,可譯為“還是”;還可以表示希望語氣,可不譯)、助詞(不必譯)四大類。甚至你還可以把“其”的其他常見用法如連詞(表選擇,形式為“其……其……”可以解釋為“是……還是……”。
你可以著眼于文言文的“文”的因素,在“逆接法”上下工夫錘煉。所謂“逆接法”,其實就是“有起必承,而應承之次序與起呼之次序適反”的現象,就是從“句法到章法,都運用‘甲乙——乙甲的次序,逆接遙應而不順次直下”(引自《錢鐘書論學文選》第四卷)。寫片段如是,謀篇布局也可以這樣。具體而論,文章第一、二段從褒禪山寫起,記山、記碑、記游,第三、四段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發(fā)表議論,其中第一段記“碑仆道”、“文漫滅”,第四段有“于仆碑,悲夫古書之不存”之議,第一段記“華”、“花”音謬,第四段發(fā)“謬其傳而莫能名不可勝道”之議,從而得出要深思慎取的結論。第二段記前洞游者甚眾而后洞游者甚少的情況,第三段發(fā)“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的感嘆,第二段記中途隨怠者出而不得極夫游之樂,第三段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的感慨,從而得出要有志的結論,系ABBA式。你甚至還可以聯(lián)系諸多名篇,把這個結構方法講透。諸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寫奇麗多姿的富春江山水,用“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概括,接下來先落筆“異水”,再著墨“奇山”)、毛澤東的七律《長征》(首聯(lián)寫“萬水千山只等閑”,頷聯(lián)寫山:“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頸聯(lián)寫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先山后水對前文的“萬水千山”)。
上面的兩種處理方式在“言”、“文”的層面上都有所落實,不失為可取的途徑。其實,《游褒禪山記》還可以進行如下的著眼于“文道結合”層面的處理。
認真研讀《游褒禪山記》后,我們會發(fā)現,王安石在記游的基礎上所生發(fā)的議論固然是深刻的,但是也有“只及一點不及其余”之“弊”。
我們知道,文章的第三節(jié)在第二節(jié)記游的基礎上就影響事業(yè)成功與否的諸多因素如“志”、“力”、“物”發(fā)表了見解,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要攀上人生的顛峰,關鍵是立志。這,抓住了要害之所在。就連中國最后被確認的少數民族——基諾族的民歌《西西灑灑》的唱詞也有“嫁人嫁個有志者,幸福日子長又長”的說法。當我們讀到王安石反復論說“志”的作用,高呼“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時,我們仿佛看到他矢志變革的決心。第四節(jié)的議論在第一節(jié)記游的基礎上展開,面對“仆碑”,作者“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進而得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結論。在玩味王安石的結論的同時,讓我們的思維再向前走一步,教材的效益會得到更大的發(fā)揮。
文章的第一節(jié)敘寫了華山為什么亦名褒禪山、慧空禪院就是慧褒的廬冢、華山洞何以得名華山洞、文已漫滅的仆道之碑等情況,作者在就此闡發(fā)見解時,只就“仆碑”而論。如果踵王安石之后續(xù)寫《游褒禪山記》,就敘寫到的其余內容,我們可以生發(fā)那些議論呢?
譬如就華山為什么亦名褒禪山、華山洞何以得名華山洞,我們就有許多話說。古人說,“必也正乎名”,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雖然當代社會網名泛濫、筆名橫飛,但是人們還是很重視名之所以為名的。無論是人名、物名、地名種種,名之所以得名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依據的:或是承之于家譜,或是聽命于風水先生,或是寄托有美好的祝愿,或是依托有傳說故事名人名勝之類的。取名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華山亦名褒禪山就是因為慧褒禪師于彼地筑舍定居且安葬的緣故,華山洞之得名華山洞就是因為洞在華山之側的緣故。
譬如就慧空禪院就是慧褒的廬冢,我們可以議論風生。從“孝”的角度考察,反觀當今社會并不罕見的種種道德滑坡現象,我們會感慨橫生。換一個視角,從人性的角度考察,我們覺得,“孝”如此的表達是不是過分了,是不是可以采取更人性化的做法。
當這樣的問題拋出來后,學生興趣盎然,思維被激活,課堂因此而多彩。
確實,教無定法!
江蘇省南京交通技師學院(210035)
210035南京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