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華 丁偉峰 雷 ?!」⊙?/p>
[摘要] 目的:總結應用改良Ravitch 術治療小兒漏斗胸的經(jīng)驗。方法:1993年3月~2008年6月采用改良Ravitch 術治療32例漏斗胸患兒。所有患兒均進行了長期隨訪,隨訪資料包括胸廓外形、X線胸片及肺功能等。結果:32例患兒術后恢復順利。隨訪6個月~10年,胸廓基本恢復正常形態(tài),精神狀態(tài)良好,無并發(fā)癥。結論:改良Ravitch 術治療小兒漏斗胸效果良好。
[關鍵詞] 改良Ravitch術;漏斗胸;小兒
[中圖分類號] R655 [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5(a)-255-01
我科1993年3月~2008年6月,用改良Ravitch術治療小兒漏斗胸 32例,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 32例,男 21例,女 11例;年齡 3~13歲。漏斗容積 30~150 ml;漏斗指數(shù) FI≥0.3的9例,0.2≤FI<0.3的23例。全部患兒的胸壁畸形均由先天性發(fā)育異常所致。大多數(shù)患兒身體發(fā)育明顯次于同年齡健康兒童,活動不能持久,或活動后易發(fā)生心悸甚至呼吸困難,并有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史。胸部X線檢查:心臟明顯左移19例,胸骨向后彎曲形成凹陷,其胸骨至胸椎前緣最短距離為3.5~5.0 cm,平均4.5 cm。心電圖示:11例右束支傳導阻滯,7例心律不齊,5例有心肌缺血表現(xiàn)。全組所切除之畸形肋軟骨病理檢查未見異常。
1.2手術方法
全麻,平臥位,行胸骨正中切口,上界達胸骨凹陷上方1.0~2.0 cm,下至劍突。用電刀游離皮下組織及胸大肌,自胸骨向兩側分離胸大肌至肋骨凹陷外1.0~2.0 cm,暴露凹陷畸形的肋軟骨,剝離肋軟骨骨膜,盡量保留骨膜,切斷肋軟骨,切除劍突,用手指充分分離胸骨后間隙,以便胸骨上抬及減少胸骨后牽拉,勿戳破胸膜。在胸骨凹陷開始處的前面“V”形切開胸骨前板,保留后板,將胸骨向上抬起使胸骨平直,用 7號絲線縱形縫合胸骨切開處2~3針。依據(jù)胸骨上抬高度及肋軟骨截骨后對合情況,保持胸廓兩側對稱,依次切除凹陷肋軟骨,在原凹陷最重處用Kersh針橫穿胸骨,然后兩邊彎成“C”形,擔在正常肋軟骨上,用肋間肌固定Kersh針,然后分別對合、縫合肋軟骨,胸骨后放置負壓引流管,將兩側胸大肌和胸骨對攏縫合,縫合皮下組織和皮膚。
2結果
全組術后胸廓形態(tài)基本恢復正常,圍術期無胸廓反常運動,無切口感染,僅 1例在術中損破胸膜,雖經(jīng)修補,術后攝片仍有氣胸,經(jīng)置閉式引流管術后3 d消失。復查X線側位胸片示,胸骨至胸椎前緣最短距離為5.5~8.0 cm,較術前平均增加3.5 cm。復查心電圖有2例仍有右束支傳導阻滯,余者均大致正常。術后1~2年經(jīng)胸壁小切口取出 Kersh針,隨訪6個月~10年,患兒體質增強,術前易患感冒、活動后易疲乏等癥狀得到改善,胸廓外形、外觀與健康小孩無明顯區(qū)別。
3 討論
3.1 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及手術時機
漏斗胸患兒進行任何形式的物理鍛煉和保守治療都不能自愈,也幾乎不會由于生長發(fā)育而得到改善。由于凹陷畸形,心肺受壓、推移,患兒可出現(xiàn)胸痛、心悸、運動耐量受限及心電圖異常等,常導致心肺功能損害[1-2]。漏斗胸引起的左心結構及心臟收縮功能損害,隨年齡增加越明顯[3-4]。實施矯形術后減輕或消除了凹陷部對心臟的壓迫,使心功能得以改善[5]。
手術年齡在 3~5歲最佳,此時肋軟骨病高發(fā)階段已過,骨質硬度適合手術矯治,患兒已能很好配合術后護理。胡廷澤等[6]也認為此時期患兒心肺功能損害輕,心理沖擊不大,胸廓塑形能力強,而青少年期手術對患者的心理影響大,同時手術范圍也較兒童期廣泛。
3.2 手術優(yōu)點及術中操作要點
改良 Ravitch術操作簡便、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術后胸廓穩(wěn)定性好、不需外部牽引和固定、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恢復快、畸形矯正滿意、手術費用低。不足之處是術后1~2年需在局麻下取 Kersh針。
術中要盡量保留肋骨骨膜,充分游離胸骨后間隙。在切除每條過長的肋軟骨時,一定要細心測量應切除的長度,以求達到接近正常胸廓的形態(tài)。胸骨在第二肋水平“V”形截骨需要保留胸骨后面的骨皮質和骨膜。Kersh針在胸骨前后板之間貫穿胸骨體內,兩邊均握成“C”環(huán),可保持內固定穩(wěn)定而不移動。
3.3 術后注意事項
術后常規(guī)床旁X線攝片,排除因術中胸膜破損致氣胸的可能。因胸骨前后間隙剝離面較大,滲出液較多,需保持負壓引流管通暢。充分鎮(zhèn)痛,霧化吸入,鼓勵咳痰,早期應開始讓患兒吹氣球,以擴張肺部和胸廓。下床活動后逐漸開始作肩胛帶區(qū)的伸展鍛煉,術后短期內勿碰撞胸壁。
3.4 畸形肋軟骨病理結果分析
全組32例切除的畸形肋軟骨送病理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骨質異常情況,有可能漏斗胸患者胸肋骨畸形的原因與骨質結構本身關系不大。
[參考文獻]
[1]劉文英,胡廷澤,韋???等.漏斗胸患兒心功能檢測的評價[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1991,12(2):86-88.
[2]劉文英,袁玉茹,胡廷澤,等.漏斗胸患兒的肺功能檢測[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1992,13(4):198-200.
[3]朱琦,金仲和,廖志.漏斗胸患兒的左心改變[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1994,10(6):12.
[4]朱雄凱,鮑德國,胡勁.漏斗胸矯治術對改善心功能的作用[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1994,10(2):136.
[5]馬文海,王賢書,馮智英,等.胸肋骨 V形截骨內固定治療先天性漏斗胸12例[J].河北醫(yī)藥,1991,13:164-165.
[6]胡廷澤,韋福康,劉文英,等.小兒漏斗胸的外科治療[J].中國修復與重建外科雜志,1994,8(4):198-200.
(收稿日期:200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