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日本員工雇傭體系的變化

      2009-06-18 06:26李宏舟
      軟件工程 2009年6期
      關鍵詞:失業(yè)日本工作

      李宏舟

      2009年4月下旬,日本大阪市49歲的失業(yè)電腦工程師餓死家中一個月以后被發(fā)現(xiàn)的新聞震撼了這個第二大經濟強國。據報道,當警察在房東的帶領下進入該男子的屋里時發(fā)現(xiàn),冰箱是空的,儲錢罐里的硬幣已經不夠一頓飯錢,各種求職雜志和一張求職表散落在地板上,這名男子已經往求職表上填好了自己的工作履歷。在后來的尸檢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他的胃完全是空的,也就是說這名男子是被餓死的。這起事件雖然是個案,但也令整個日本非常震動,因為死者并不是孤苦無依的老人,而是擁有強烈工作意愿的年僅49歲的電腦專家;而且,死者不是正式員工,而是失業(yè)保險和養(yǎng)老保險都沒有保證的低收入群體——非正式員工。目前,日本的非正式員工約占全部勞動者的40%,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個案中反映的經濟社會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悲劇很有可能再次發(fā)生。

      日本非正式員工的雇傭現(xiàn)狀

      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的出口銳減,從而引發(fā)了國內經濟增長的鈍化和失業(yè)人數的增加。其中,包括小時工、自由打工者、合同工和派遣工在內的非正式員工所受的影響最為直接。

      日本總務省統(tǒng)計局2009年5月1日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截至3月31日,日本在職勞動者總數為6245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91萬人(其中制造業(yè)減少42萬人),失業(yè)者人數達到335萬人,連續(xù)5個月處于增長狀態(tài),其中非自發(fā)失業(yè)者人數為134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2萬人。

      日比谷公園的“派遣村”。2008年12月底,為了幫助那些失去工作和住宅的派遣工等失業(yè)者能夠度過日本的新年,民間非盈利團體決定從12月31日到來年1月5日之間,在東京最為繁華的日比谷公園搭設帳篷,免費向無家可歸的派遣工等提供食宿和相應的法律咨詢服務。由于申請者的數量大大超過了當初設想的150人,達到了500人左右,主辦者不得不向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支援。這些申請者多數為30歲~40歲的青壯年,他們有著強烈的工作愿望,但是苦于無法找到工作,同時由于經濟、家庭等多種原因,不得不露宿街頭。

      當時,日本NHK曾經隨機采訪了一個青年。該青年26歲,四年前大學畢業(yè),由于沒能找到正式員工的工作,所以做了一名派遣工,兩個月前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失業(yè),一直未能再就業(yè)。從公司的集體宿舍中搬出來以后,由于缺乏擔保人和工作而無法租到房子,同時,為了節(jié)省開支,該青年失業(yè)后開始在可以住宿的網吧生活,到目前為止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他的父親是大阪市的公司職員,母親為家庭主婦,弟弟正在上大學,因為不愿意再給父母添麻煩,所以選擇了露宿街頭。當時他那種無奈的表情和反復重復的一句話:“為什么26歲的我要過這種生活?”令電視臺的采訪記者和電視機前的觀眾的心情十分沉重。

      變化中的日本雇傭體系。終身雇傭曾是日本勞動制度的一大特點。每年4月,各大企業(yè)通過錄用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或高中生)來補充職工隊伍,然后通過在崗培訓或離崗培訓,將其培養(yǎng)成具有企業(yè)特殊技能的公司人,如果沒有特殊原因,這些員工將在此工作一生,直至退休。在報酬方面,剛剛進入公司的員工的薪水通常低于他們對企業(yè)的貢獻,但是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他們的工資會不斷增加,而且會在某一時點開始高于他們對企業(yè)的貢獻,如圖1所示。

      在圖中虛線以前,員工相當于向企業(yè)存款,而且不斷增加;在虛線以后,員工開始不斷取出在企業(yè)的存款,如果再加上退休金的話,基本上存款額等于取款額,或者說員工對企業(yè)的貢獻基本上等于他所獲得的報酬。因為員工的生活有了保證,所以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也成為主流。

      但是,隨著日本經濟形勢、年輕人就業(yè)觀念的變化等原因,這種終生雇傭制的勞動體系正在發(fā)生變化。如圖2所示,1981年日本所有的勞動力(公司董事、監(jiān)事除外)為3973萬,其中正式員工的比例為87.2%,非正式員工為12.8%,主要包括補貼家庭收入的已婚主婦和掙零花錢的學生等,其中男子非正式員工的比例僅為5.9%。2006年日本所有的勞動力(公司董事、監(jiān)事除外)為5115萬,其中正式員工的比例降為66.6%,而非正式員工的比例則升為33.4%,約為25年前的3倍,特別是男子非正式員工的比例從5.9%上升為18.5%,是原來的3倍以上。

      在勞動力結構的變化中,年輕人(15歲~34歲)的就業(yè)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數據表明,1988年上述年齡段中的正式員工約為1400萬人(占全體的87%)、非正式員工約為211萬人(占全體的13%);19年后的2006年,上述數字則分別為1280萬人(占全體的73%)和554萬人(占全體的27%)。由此可見,年輕人中非正式員工的比例正在成倍增長。

      雇傭形式多樣化的原因

      需求方的原因。在勞動力市場上,作為需求方的用人單位為什么開始大量雇用非正式員工呢?日本內閣府《2006年版經濟財政白皮書》的資料表明,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節(jié)約人力成本。至于為什么雇用非正式員工可以節(jié)約成本,這和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之間的差別待遇有關。

      非正式員工的工資普遍低于正式員工。在雇傭之初,二者的差別并不太大,但是由于非正式員工的工資沒有像正式員工那樣隨著年齡和技能的增加而增長,所以二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日本厚生勞動省2006年的《勞動經濟分析》表明,一個正式員工在工作20年以后,他的工資會是當初的2倍以上,比如男性正式員工在50歲左右的工資是18歲時的3倍,女性正式員工在40歲左右的工資是18歲時的2倍左右,而非正式員工的工資與年齡和工作年限基本無關,依然停留在當初的水平上。又如2005年的統(tǒng)計表明,70%以上的正式員工年收入達到了300萬日元,其中500萬日元以上的約占34%,另一方面,80%以上的派遣員工的年收入未能達到300萬日元,90%的小時工和臨時工的收入在200萬日元以下。

      企業(yè)為非正式員工的失業(yè)保險和養(yǎng)老保險的支出要少于正式員工。以失業(yè)保險為例,2004年的調查數據表明,企業(yè)為99.4%的正式員工加入了失業(yè)保險,而非正式員工的比例僅為63%。這是因為針對非正式員工的失業(yè)保險問題,現(xiàn)行的《失業(yè)保險法》規(guī)定:(1)每周的工作時間要比正式員工少,但是要在20小時以上、30小時以內;(2)持續(xù)雇傭時間要在1年以上。只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用人單位才有義務為非正式員工交納失業(yè)保險金。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用人單位可以在雇傭時間上做文章,從而逃避交納失業(yè)保險金的義務。

      非正式員工的解雇成本要低于正式員工。根據日本現(xiàn)行法律和以前的判例,用人單位解聘正式員工時,必須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1)解雇正式員工勢在必行,否則企業(yè)無法經營;(2)解雇正式員工是最后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管理層減薪、員工外調、募集自愿退職者、非正式員工的解聘等措施已經實施的前提下,才能考慮解聘正式員工;(3)選擇被解聘者的指標等具有合理性;(4)解聘的過程合理,包括事先的解釋說明等,否則解聘無效。而對于臨時工、小時工、自由打工者以及派遣工等非正式員工則可以根據企業(yè)的經營情況隨時解雇,為此付出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要少得多。

      如上所述,由于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在待遇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特別是解雇正式員工時所面臨的四個條件使企業(yè)很難根據生產經營情況隨時調整員工數量,從而造成了“過渡雇傭”的困境。在經濟不景氣時,這種“過渡雇傭”會進一步加劇企業(yè)的困境,因此,為了擺脫這種困境,泡沫經濟破滅以后的日本企業(yè)開始積極雇傭非正式員工。

      供給方的原因。2003年,日本厚生勞動省通過《關于就業(yè)形式多樣化的調查》分析了就業(yè)者選擇非正式員工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有四個,即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才能、可以在自己合適的時間去工作、為了掙得學費和補貼家庭、沒有找到正式員工的工作。的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把進入知名大企業(yè)、終生服務于一個企業(yè)看作追求的目標,所以有了主動選擇非正式員工的傾向,但是調查表明,絕大多數的非正式員工是因為沒有能夠找到可以作為正式員工雇傭自己的用人單位,才不得不選擇了目前的工作形式。

      制度面的原因。日本政府通過制定新法律和修改現(xiàn)行法律,為非正式員工的增加提供了法律保證。

      在非正式員工中,派遣工的比例雖然不大,但是增長速度很快,而且一旦失業(yè),產生的問題(失業(yè)保險)也最多。1986年,經過10年的討論之后,日本制定并實施了《勞動派遣法》,規(guī)定軟件開發(fā)、記賬業(yè)務、建筑物清掃等16個領域可以實施勞動派遣制度,但是明文規(guī)定生產制造業(yè)不得實施該制度。法律實施之后幾經修改,到目前為止,適用領域增加到了26個,其中包括生產制造業(yè)。而且最長的派遣時間也從當初的1年延長到了3年。

      對非正式雇傭的增加產生影響的第二部法律是《勞動基本法》的修改。從保護勞動者的角度,《勞動基本法》規(guī)定合同制工人的最長雇用時間不得超過一年,否則必須作為正式員工予以雇傭。但是1990年以后,《勞動基本法》經過了數次的修改,根據目前的規(guī)定,在一定條件下,合同制工人的雇用期間為3年,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5年。在這種情況下,因為解雇成本很低,所以企業(yè)可以通過輪流雇用不同的合同制工人的方式實現(xiàn)長期雇用的目的,但是被雇用者卻完全沒有對等的工作保障。當勞動市場上供過于求時,求職者常常不得不接受這種方式。2005年的統(tǒng)計表明,所有的非正式員工中,合同制工人的比例高達50%。

      上述制度的實施使日本的汽車制造業(yè)和機器制造業(yè)大量雇傭派遣工和合同工以減少成本。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制造業(yè)的出口銳減,因此,在這些產業(yè)部門工作的非正式員工被同時大量解雇了。比如2009年3月3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預計從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期間的失業(yè)派遣工將達到19.2萬人。

      雇傭形式多樣化的影響

      非正式員工并不是最近才在日本出現(xiàn)的經濟現(xiàn)象,但是與以往相比,目前非正式員工的數量和構成有了實質性的變化,而這種變化直接威脅到了日本社會的穩(wěn)定和長期的發(fā)展,因此,非正式員工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貧富差距的增大。在以前的非正式員工中,家庭主婦和學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她(他)們的工作收入通常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而是作為丈夫或父母收入的補充,父親作為一家之主通常以正式員工的身份從事一項工作,有著穩(wěn)定的、持續(xù)增加的收入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這些非正式員工失去了工作,也基本上不影響家庭的正常生活。但是現(xiàn)在則不同,很多父親也被迫作為非正式員工工作(男子非正式員工的比例從1981年的5.9%上升為2006年的18.5%),他們的工資不會隨著工作時間和技能的增加而有太大的增長,所以與正式員工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漸漸變成貧困階層,而且一旦他們失業(yè),整個家庭立刻失去了收入來源,如果還有住房貸款的話,則情況會更加嚴峻。在年功序列和終生雇傭的體制下,日本是一個貧富差距不大的國家,但是這種現(xiàn)象正在隨著非正式員工的增加而被改變。

      適齡青年結婚率的低下和少子化的加劇。對于男性而言,日本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收入的高低與結婚與否正相關。在20歲~24歲、25歲~29歲、30歲~34歲的三個區(qū)間內,年收入在200萬日元以下的男性結婚率分別為8%、18%和31%。而后結婚率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在700萬時達到最高,分別為25%、55%和80%左右。2002年的《就業(yè)結構基本調查》表明,正式員工的結婚率為67%,而非正式員工的結婚率僅為45%,同時,對于未婚原因的調查顯示,“經濟上的原因”僅次于“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位居第二。

      低收入和不穩(wěn)定的工作使非正式員工不敢結婚(或者說沒有能力結婚),而結婚率的低下又進一步加劇了日本的少子化現(xiàn)象。

      犯罪和自殺者的增多。統(tǒng)計數據表明,失業(yè)率、犯罪率和自殺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而言,失業(yè)率越高,犯罪率和自殺者也相應地增加。這是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犯罪以后,一旦被發(fā)現(xiàn),則它可能面臨失去自由和工作的危險,這對于有著穩(wěn)定高收入的群體而言,犯罪意味著高的機會成本。但是對于低收入者或失業(yè)者,因為他們即使通過合法的手段獲得的收益也很小,所以他們的機會成本也相對較小,從經濟學的觀點可以預測,當犯罪被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較低、處罰較小、個體收入較低和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時,犯罪率會增加。從這個觀點看來看,低收入和沒有工作保障的非正式員工可能引發(fā)更多的犯罪行為,日本的數據也證明了這點。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和隨時被解雇的壓力,部分非正式員工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感覺不到生活的意義,從而走上了自殺的道路,或者是通過自殺獲得保險金,用于償還房貸等,使家族成員可以有長久的安身之處。

      對日本雇傭體系變化的幾點思考

      非正式員工和失業(yè)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存在的經濟現(xiàn)象,它一方面對正式員工產生無形的壓力,使其珍惜現(xiàn)有的工作機會,同時也是國家發(fā)揮公共職能的重要領域。

      受經濟形勢的影響,日本的非正式員工越來越多,但是在國家、企業(yè)和個人之間分攤非正式員工增多帶來的成本問題上卻缺少完善的應對方案,從目前來看,這種雇傭方式的轉變帶來的陣痛更多地加在了非正式員工個人身上,政府的對策明顯滯后。早在泡沫經濟崩潰后的1995年,代表日本企業(yè)利益的日本經團聯(lián)在《新時代的日本經營》中,明確提出了分層雇傭的方針,即將員工分為三類:長期積蓄能力型、高度專業(yè)能力型和靈活雇傭型,其中第一種員工主要適用于企業(yè)的管理職務、綜合職務和一些技術部門的骨干等,將繼續(xù)采用終生雇傭制;第二種員工適用于企業(yè)企劃、營業(yè)和研究開發(fā)等職種的工人,將采用合同雇傭制;第三種員工為一般業(yè)務、不同技能等,主要采用臨時工、鐘點工等雇用形式。

      為了適應企業(yè)界的要求,為了增強日本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為了防止更多的企業(yè)為追求低成本而將工作轉移至國外,日本政府通過修改相關法律,逐步在滿足企業(yè)界的要求。但是,以終身雇傭為前提的失業(yè)保險制度、政府培訓制度、醫(yī)療保險制度卻沒能做出相應的配套調整,從而使處于弱勢地位的非正式員工過多地承擔了本應企業(yè)和國家承擔的改革成本。而這是不公平的。通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日本政府已經意識到了積極應對雇傭體系變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正在聯(lián)合產業(yè)界和學術界展開討論并探索改進的方向。

      猜你喜歡
      失業(yè)日本工作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黃金時代》日本版
      失業(yè)預警
      不工作,爽飛了?
      無人機 會有時——飛行員的失業(yè)時代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選工作
      不同類型失業(yè)青年的生存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失業(yè)了
      宝山区| 曲靖市| 繁昌县| 富平县| 双鸭山市| 汶川县| 汤原县| 紫阳县| 徐州市| 顺昌县| 邛崃市| 怀安县| 政和县| 连云港市| 孝昌县| 云阳县| 铜陵市| 商水县| 清新县| 剑河县| 石家庄市| 枣庄市| 临武县| 曲水县| 江孜县| 中西区| 荆门市| 祁阳县| 桓台县| 呼图壁县| 同德县| 仲巴县| 江口县| 邹城市| 拜泉县| 镶黄旗| 南和县| 张北县| 新乡市| 买车|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