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濤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膠帶”成了學生修改書寫錯誤的一個重要工具。幾乎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個膠帶,而且每個學生都熟練掌握用膠帶粘除書寫錯誤的方法。你看,先慢慢地把膠帶紙展開,輕輕放到錯誤的字跡上,再用大拇指從前往后一按,然后雙手迅速向上拉起,紙上的錯誤字跡就被膠帶粘走了,最后再用指甲輕輕一抹,就又能繼續(xù)答題了。整個過程只需幾秒的時間。我曾經(jīng)為學生的這種“技術(shù)”暗暗叫好,甚至埋怨自己的水平太差,不是粘不走字跡,就是把紙粘個大洞。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學生在用膠帶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一些不良現(xiàn)象,比如:由于大家都用膠帶,所以會產(chǎn)生一些“副產(chǎn)品”——廢膠帶紙。于是,教室的地面上隨處可見被丟棄的廢膠帶紙,如果你稍不注意,甚至會粘到你的鞋底,隨你到處“旅行”。這些廢膠帶紙嚴重破壞了教室的環(huán)境衛(wèi)生,而且 “拾之又來,屢拾不止”;膠帶雖然是每位學生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用品,可有時候它又會“變身”成為學生的一種“武器”。課間,常常會看見膠帶拖著長長的尾巴在教室里飛行……
鑒于上面的種種現(xiàn)象,我決定在班上開展整治行動,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徹底消滅“膠帶現(xiàn)象”。
我利用學生做操、上室外課和吃飯的時間,用照相機拍下那些“膠帶現(xiàn)象”,做成幻燈片,讓學生觀看,并開展討論。同學們看完照片后,討論非常熱烈。大家形成了共識,班長還向全班同學提出了“用好膠帶,從我開始”的倡議。學生們的積極討論和自我批評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我想,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一定會對“膠帶現(xiàn)象”有充分而深刻的認識,進而對自己的不良習慣進行反省。
之后,我發(fā)現(xiàn),每個同學用膠帶時都小心翼翼,廢膠帶紙都團成一團,然后扔到垃圾箱里。教室的地面上,學生的桌椅上,再也看不到廢膠帶紙了。一下課,大家都把膠帶和其它文具收到文具盒中,整個教室都充滿著文明的行為。我很欣慰,甚至有些責怪自己沒有早些采取“行動”,讓教室早一天改觀。
可是,好景不長。大約一周后,一切又回到了過去。我只能再加強教育,于是情況好幾天,然后又一切照舊。事情就這樣反復著,我陷入了迷茫。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學生的認識不夠,還是自己的教育有問題呢?
時間在我的反思中過去了一周,這時,我做出了另一個決定——禁止學生用膠帶。我想,既然同學們不能規(guī)范地用好膠帶,我又不能目睹著那些“膠帶現(xiàn)象”天天發(fā)生而不管,那只好切斷“膠帶現(xiàn)象”的源頭,大家都不用膠帶。宣布這個決定時,同學們很驚訝,但是誰也沒說什么,都默默“交”出了自己的膠帶??粗v臺上那堆膠帶,我心中一陣苦笑。時間又悄悄地過去了兩周,我也沒有特別關(guān)注膠帶的事情。一次,中午值班時,我猛然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依舊在使用膠帶。我立刻質(zhì)問:“你們怎么還在用膠帶?”那幾位同學趕緊收起膠帶?!澳銈兙瓦@么喜歡用膠帶?”我繼續(xù)追問?!坝昧晳T了?!辈恢钦l輕輕地說了一句。
就是這輕輕的一句,把我從迷茫中喚醒。我們知道一種行為一旦成為習慣,哪怕是不好的習慣,都是很難改變的。由此可見,一味禁止學生不用膠帶是注定行不通的,正確的方法應(yīng)該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用膠帶習慣。怎么引導呢?這成了我思考的新問題。
為什么廢膠帶紙會被到處亂丟?關(guān)鍵原因是它跟整個膠帶盤脫離了。學生用完一段膠帶紙,往往就會把它撕斷,處理不好,就會隨處亂丟??磥?,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就是不能讓廢膠帶紙和整個膠帶盤脫離。于是,我有了新的主意:指導學生把用好的廢膠帶紙卷起來,這樣隨用隨卷,最后形成一個膠帶盤和一個廢膠帶紙盤,等到全部用完再扔到垃圾箱中。這個辦法徹底地解決了問題,學生可以繼續(xù)使用膠帶,而那些不文明的“膠帶現(xiàn)象”也會隨著廢膠帶紙盤的出現(xiàn)而消失。從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再沒有看到以前的那些“膠帶現(xiàn)象”發(fā)生。
托馬斯·坎佩斯說:“用習慣去克服習慣?!彼J為,“人們通常說,習慣很難根除。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準確。習慣不可能根除,只能夠被替換。換句話說,你只能夠替換、而不是抹去一個壞習慣。這就像,如果沒有替代品,簡單的戒煙行為是不可能成功那樣?!眹鴥?nèi)也有學者認為:“要改掉一個壞習慣,最好的方法是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币蚨瑢τ趯W生的那些壞習慣,我們應(yīng)該采取“替換,而不是抹去”的解決思路。當然,我們更要有目的地選取好習慣來取代壞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一個壞習慣剛剛離開,而另一個壞習慣又接踵而至。
(作者單位:江蘇海安縣海陵小學)
責任編輯謝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