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克守
新加坡國民在購買政府組屋時,如果選擇與父母同住或是住在距離父母家一公里以內的地方,會得到1萬新元的獎勵,同時,還會獲得優(yōu)先選擇房屋的機會。如果一個家庭贍養(yǎng)了父母,可獲得退稅5000新元的獎勵。如果申請者是三代同堂家庭,將被優(yōu)先安排居住。建屋發(fā)展局還設計了一大一小兩種面積的實際需求。數十年來,這些政策都被嚴格執(zhí)行。
為什么新加坡如此重視“孝”,如此重視家庭?他們認為,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熱愛國家。而在一個家庭中,長輩能夠把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傳給下一代。祖輩可將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傳給孫輩,學校只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
不文明的生活習慣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比如家中孽生蚊子,一旦罪名成立,要坐牢3個月至6個月,或面對5000新元至1萬新元的罰款。如果夫婦打架,把物品扔下樓,就犯了“魯莽行事罪”。為了對付有人在電梯中小便,組屋電梯內裝有尿液偵察器,一旦有人小便,電梯會自動停止,困住肇事者。亂扔垃圾的人,要穿上印有“勞改”字樣的黃背心,不僅判打掃衛(wèi)生,還要通知新聞媒體拍照登報。
新加坡的公共場所,到處都有罰款提示。有八成新加坡人,贊成對強奸、損害公物、嚴重非禮、偷盜、私藏軍火等罪執(zhí)行鞭刑。很少有人親眼目睹鞭刑,但民間有很多恐懼的描述,有關照片也令人不寒而栗,其震懾作用可想而知。
新加坡以執(zhí)法鐵面無私而舉世聞名,但也有人情味。
一名單身母親犯賄賂罪,按照法律,她將被判刑??墒?,她有一個9個月大的女嬰需要照顧。法官在宣判時說:“法庭須平衡罪行的嚴重性及女嬰的困境。女嬰僅9個月大,將她和母親分開,可能影響她的心靈。雖然監(jiān)獄條例允許母親在監(jiān)獄照顧孩子,但監(jiān)獄不是撫養(yǎng)孩子的良好環(huán)境??粗⒆拥姆稚?,特別開恩?!苯Y果法官只判她罰款。被告因而深受感動,十分晦恨自己的行為。
新加坡人要遵守的法律和規(guī)定很多,這么多制度懸在頭頂,會不會很麻煩?
我們在接觸到的新加坡人中隨機詢問,他們笑著說:“不做‘不可以的就行了。”
“不可以”是新加坡人的口頭禪,做好公民,不做“不可以”的事,是他們的基本生活方式。
強烈的公民意識,使新加坡人應對自如。
因為重罰,因為獎勵,更因為長期而深入的全民教育,新加坡才有今天的美好。多年來,新加坡一直被國際社會評價為管理得最好的國家之一。所謂管理得好,正是由于治國理念和共同價值觀得到制度性貫徹,從而帶來廉潔的政府、和諧的社會氛圍、清潔的生活環(huán)境和良好的治安秩序。
(摘自《現代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