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意
前一段時間,《朝日新聞》以半版篇幅報道了一個發(fā)生在中日兩個家庭之間的感人故事,引起讀者的熱烈反響——
愛子的母親綾子出生在中國大連,她父親當(dāng)時在南滿洲鐵路公司工作,1944年因患肺結(jié)核逝世。1945年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綾子在一家銀行工作,其間認(rèn)識了會講日語的中國青年楊天升。他們很快就墜入愛河,不顧所有人的反對而結(jié)合,并于1949年生下了女兒愛子。
愛子出生3個月后,綾予的母親獲悉最后一艘撤回僑民的船就要開了,她特別希望回日本。綾子不能忤逆母親的心愿,只好帶著女兒及丈夫買給她的純金手鏈和幾件衣服上了船,3年的婚姻生活也因此而告終。
她們棲身在鹿兒島的親戚家里,生活很貧苦,綾子只身赴福岡,在一家夜總會找到了工作,并把母親和女兒愛子接去同住。
愛子小時候曾問過有關(guān)爸爸的事情,母親只說她的父親已經(jīng)死丁。愛子堅持要看父親的照片,綾子只得告訴她,爸爸是個中國人,他的照片都被外婆燒掉了。她叮囑女兒不要對別人講爸爸的事,不然會對自己的前途有影響。
愛子高中畢業(yè)后做了服裝模特,之后她又在銀座的一家夜總會上班,在那里做得很紅。再后來,她在六本木買下了一家卡拉OK店,自己當(dāng)上了老板,和一個牙科醫(yī)生結(jié)了婚,并把母親接到東京和自己同住。
1995年2月,愛子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打電話的是一位專門給日本遺孤提供援助的志愿者,名叫香山磐根,她對愛子說:“有一個人正在苦苦地尋找你們?!比缓蠼唤o愛予一封信,這封信正是愛子的父親楊先生所寫,他在大連托回日本的遺孤幫他尋找親人。
由于楊先生是楊家的長子,所以在綾子回日本后的第二年,他就奉父母之命與一位中國女子結(jié)婚。并生了三男一女。
上世紀(jì)60年代末,楊先生被懷疑是日本間諜,下放到農(nóng)村改造,直到70年代末才恢復(fù)名譽。80年代初,一些日本遺孤陸續(xù)回國,楊先生托他們幫忙尋找他的親人,沒想到這個心愿過了十幾年才得以實現(xiàn)。
1995年4月末,綾子和愛子來到大連,楊先生及家人手持鮮花迎接她們母女的到來。楊先生對愛子說:“身為父親,我沒有盡到責(zé)任,我很對不起你?!甭犃舜嗽?,綾子和愛子深受感動。
兩個家庭的交往從此拉開了序幕。1995年末,愛子邀請父親及他的夫人到日本旅游。此后,她自己也常常到中國來探望父親。
2001年,愛子跟丈夫一起到上海旅游。愛子和父親漫步在江邊,陪伴他們的還有楊先生的孫女閻群。閻群送給愛子一支玫瑰花,說:“I like you。”
2002年,閻群到巴黎留學(xué)。愛子也很喜歡閻群,常常抽時間到巴黎探望她。語言不通并沒有成為她們溝通的障礙,因為閻群的男朋友井上宏是日本人,他成了她們溝通的橋梁。
2006年3月,楊先生因患肝癌去世,享年79歲。一年之后,楊夫人也因心肌梗塞隨他而去。楊先生的長子楊世征回憶道:“兩位母親一直都非常遷就對方,并能和睦相處,而且也因為父親的存在而讓兩個家庭合為一體?!?/p>
2008年11月,閻群和井上在巴黎結(jié)婚。愛子曾一度擔(dān)心父親去世后,兩個家庭會因語言不通而中斷來往??涩F(xiàn)在她沒有這個顧慮了,因為井上又把這個日本家庭和中國家庭緊緊地聯(lián)系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