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昭奎
領土爭端總是國家關系中的一個敏感問題。而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域所具有的經濟、戰(zhàn)略價值加上歷史問題。則使得釣魚島爭端與一般領土爭端相比具有更加敏感、復雜的性質。隨著近年來日本國內政局動蕩,釣魚島問題在日本國內的“政治利用價值”也有所上升。
去年年底以來,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爭端再起波瀾:
2008年12月8日,中國兩艘海洋調查船進入我釣魚島海域。日本反誣我方“入侵其領?!保S即加強了對這一海域的警戒。
當晚,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有關船只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正常巡航活動是無可非議的。
與此同時,在東京,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指責中國海洋調查船進入釣魚島海域是“明顯的領海侵犯。甚為遺憾”。
12月9日,外交部發(fā)言人再次表示。中國船只是在中方擁有主權的海域進行正常的巡航活動。至于何時再派出船。這是中方的事情。
2009年2月1日,日本海上保安廳首次派遣可搭載直升機的PLH型巡視船常駐釣魚島海域。自稱其目的是“防范中國海洋調查船的入侵”。
2月10日。外交部亞洲司負責人奉命就日本在釣魚島海域常駐可搭載直升機巡視船一事,向日本駐華使館提出嚴正交涉,并表示如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采取升級舉動。中方將不得不做出強烈反應。日方對此應有清醒認識。
2月26日,在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召開的關于外交與國際關系的集中審議會上,日本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副代表前原誠司質詢麻生說,“主張對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擁有主權的中國在尖閣諸島周邊的活動愈發(fā)頻繁,美國是否有協(xié)防尖閣諸島的義務”,麻生太郎稱。“尖閣諸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日美間沒有單獨就尖閣諸島問題正式談過,但近期會與美國進行進一步確認”。
對于麻生的上述發(fā)言,中方表示了強烈不滿。與此同時,外交部發(fā)言人再次強調,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日方任何加強對該島實際控制的舉動都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侵犯,是非法和無效的,應立即停止。
日本為什么如此垂涎釣魚島
日本是一個島國,夾在世界最大陸地即歐亞大陸與世界最大最深海洋即太平洋之間。其形狀像一張弓。
日本的國土面積約為3718萬平方公里,僅相當于美國1/25,然而,日本的海岸線卻相當于美國的1.5倍!其原因是日本擁有眾多島嶼,除了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外,還有6852個小島(統(tǒng)計對象為海岸線長度在100米以上的島嶼),其中面積在55平方公里以上的島嶼有48個,有人島超過400個。
被日方劃入日本版圖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上述6400多個無人島嶼之中的八個無人島礁。早在中國的明、清時代,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名稱已載人中國的文獻。而日方直到1900年才給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起了日本名字“尖閣諸島”,這個名稱還是從英語。Pinnacle Islands翻成日文的。
那么,擁有近7000個島嶼的日本為何對釣魚島等八個無人島礁如此感興趣呢?這里主要有兩個原因。1969年聯(lián)合國的一份報告稱。釣魚島周圍海域可能蘊藏著石油。與此同時,這里的漁業(yè)資源也十分豐富。再者,將釣魚島等收為日本的領土,還可以擴大日本在東海的專屬經濟區(qū)范圍。顯然,對于日本來說,將釣魚島據(jù)為己有,可望獲得巨大經濟利益。
釣魚島位于臺灣和沖繩之間,處于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中段,對于日方來說。它還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軍事價值。如果在釣魚島設置一系列軍事設施,它可望成為日本實施“海上殲敵”戰(zhàn)略的重要據(jù)點,將會大大延伸日本軍事防御的縱深,并成為防止中國海軍進入太平洋的一道屏障。從中國方面來看,日本染指和霸占釣魚島,將十分不利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安全。
日本國內“拼政治”的一張牌
除了經濟、戰(zhàn)略價值之外,在日本國內。釣魚島問題還具有被某些政治家在必要時加以運用的“政治利用價值”。
如前所述,麻生首相與民主黨頭面人物前原誠司圍繞釣魚島問題的攻防問答都有失冷靜,雖然這種。不冷靜與幾個月來釣魚島海域的形勢有關,卻不能否認在很大程度上也來源于自民黨與民主黨之間日趨白熱化的黨派之爭。眾所周知,領土爭端最容易被政治家用作刺激國民感情、轉移國民對國內問題的視線的手段。麻生上臺以來,在政治和外交上敗筆連連,加之日本經濟嚴重衰退,政府受到眾多指責。麻生的支持率甚至跌破10%。在此背景下,麻生出于政治需要在釣魚島問題上表現(xiàn)得硬氣一些,既可望將部分民眾的厭華情緒轉化為民眾對其支持的推力,也可通過要求美國確認“協(xié)防釣魚島”來“測試”一下日本在美國新政權心目中的份量,甚至可能對顯現(xiàn)出良好發(fā)展勢頭的中美關系施加負面影響,可謂“一箭雙雕”。
但是,麻生的“一箭雙雕”如意算盤顯然未能如愿。從國內反應看,在前原與麻生就釣魚島問題展開攻防問答后。日本主流媒體僅熱炒了兩三天,其后釣魚島問題在日本驟然降溫,主流媒體的注意力很快轉向與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朝核問題進行合作方面。共同社還批評日本朝野對決“讓尖閣諸島問題破壞日中友好氣氛”,從而使某些政治家借釣魚島問題謀取政治私利的企圖落空。而從美國方面的反應看,奧巴馬對此并沒有明確表態(tài)。致使麻生也未能得到他所希望的“確認”,他想借機展示其“外交能力”的企圖也未能實現(xiàn)。
但是,麻生的這次表演也提醒我們,如果在日本有非常多的人不喜歡中國(不久前的一項調查表明,75.6%的日本受訪者表示對中國印象不好),是很危險的,因為它可能給一些別有用心的政治家提供機會,使他們得以利用民間的情緒來采取敵視中國的政策。
從釣魚島問題看日本外交界的反思
合作與摩擦并存是當今中日關系的一個基本特點。中日間的問題主要有:歷史認識問題、臺灣問題、東海海域劃界及油氣田開發(fā)問題、釣魚島主權爭端問題、軍事上的相互不信任與相互刺激問題、意想不到的突發(fā)事件問題等。多年來,在中日之間,上述問題呈現(xiàn)為“按下葫蘆浮起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狀態(tài)。
當今世界上,領土爭端總是國家關系中的一個敏感問題。而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域所具有的經濟、戰(zhàn)略價值加上歷史問題,則使得釣魚島爭端與一般領土爭端相比具有更加敏感、復雜的性質。隨著近年來日本國內政局動蕩,釣魚島問題在日本國內的“政治利用價值”也有所上升。
然而,中日兩國領導人深知,不能聽任上述任何一對矛盾日趨激化,導致兩國關系走向對抗,偏離“和則兩利”,陷入“斗則俱傷”。正是出于,
兩國各自利益乃至維護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需要,中日領導人經過非凡的、堅韌不拔的努力,終于達成了建立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的共識,并正在逐步將這個共識轉化為實際行動。
在日本,近年來展開的“國家利益大討論”中,也涌現(xiàn)出一批明智的國際問題學者和外交官,對整個日本外交政策提出了比較理性的主張,這些理性主張將可能為日本妥善處理釣魚島問題提供答案。
日本的外交藍皮書曾把“國家利益”定義為“日本國家、國民的安全與繁榮”。對此,日本外務省亞洲太平洋局副局長、《日本走向何方》一書作者小原雅博認為,需要“明確地梳理什么是符合國家、國民的安全與繁榮的利益”?!皩唧w的國家利益設定優(yōu)先順序,也就是說,至少需要區(qū)分‘核心利益和‘二次性利益。并且需要謹慎防止后者因前者而被犧牲或忽視?!?/p>
小原雅博認為,當今日本的核心國家利益包含六個方面:(1)東亞的穩(wěn)定;(2)防止日本周邊出現(xiàn)敵對國家;(3)打擊威脅日本國民生命財產的恐怖主義;(4)維持和加強自由、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5)維護中東地區(qū)的穩(wěn)定;(6)海上航線的安全。在第(1)方面,小原強調“保持東亞穩(wěn)定的重點在于,防止國家間的對立、紛爭升溫,促進地區(qū)問題的和平解決”。在第(2)方面,小原強調在日中間的問題上。“首先日本方面不要點燃沖突的火種,這是最起碼的政治姿態(tài)?!比绻翱抗拇祵ν鈴娪舱摚縿用褡逯髁x來‘壟斷內政,那么它的外交必然僵化,國家利益則會因此遭遇危機。”“狹隘的民族主義或對外強硬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給國民帶來一種愉悅。經濟或社會發(fā)展越是停滯不前,政治或媒體就越是把國民不滿的發(fā)泄口轉向國外??墒?,這樣淺薄而情緒化的輿論會阻礙長期性的國家利益。”而且,搞排外的民族主義“也往往容易變?yōu)獒槍ζ渖縿诱叩摹p刃劍。”
那么,在上述日本的核心國家利益當中,釣魚島問題究竟占有什么位置呢?的確。如果日本得到釣魚島,可望獲取一大筆經濟的和軍事戰(zhàn)略的利益。然而,“攫拿者亡,默默者存”(《漢書》)。如果日方企圖憑借其實際控制釣魚島的條件,獨占釣魚島海域的資源。其后果只能是過猶不及,貪小失大,將從別國攫拿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國家利益”,其后果不僅不會帶來本國利益的增進,反而可能使日本面臨上述核心國家利益的六個方面喪失殆盡的危險。
推進共同開發(fā),通過和平協(xié)商解決爭議
眾所周知。關于釣魚島問題,鄧小平早在1978年訪日時提出了著名的八字方針:“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鄧小平提出的這個方針是一個高瞻遠矚的充滿智慧的設想。是解決緊迫的海洋資源開發(fā)需求與久拖不決的主權爭端之間的矛盾的現(xiàn)實可行、互利雙贏的途徑。從經濟上看,釣魚島的利益不在干島嶼本身,而在于島嶼周圍大片海域及其蘊藏的資源,如果在雙方因為島嶼爭端而劍拔弩張的形勢下。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在相關海域進行資源開發(fā)。
至于領土爭端問題的解決將可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可以預見解決爭端的途徑將是通過和平協(xié)商的方式化解分歧,而不是訴諸戰(zhàn)爭。近來日本某些政治家在釣魚島問題上輕言“戰(zhàn)爭”。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傾向。因為如果日本采取訴諸戰(zhàn)爭的辦法,將可能帶來兩個問題,其一是,即使它一時得勢。也不可能像過去甲午戰(zhàn)爭那樣,憑借海洋的阻隔,不受報復地、安安穩(wěn)穩(wěn)地享受“戰(zhàn)勝”的成果,享用釣魚島海域的資源。因為當今的中國已不是過去那個積貧積弱的半殖民地中國,當今的軍事技術也不再視海洋為不可逾越的阻隔。其二是。日方一旦采取首先“點燃沖突的火種”的做法,就很難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甚至有可能發(fā)展成為國家間的戰(zhàn)爭,發(fā)生現(xiàn)實沖突給歷史記憶“火上澆油”的險像。顯然,中國人民決不會接受和容忍再次出現(xiàn)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那樣的結果,而對于日本來說,這意味著沒有按照理性地“區(qū)分‘核心利益和‘二次性利益,并謹慎防止后者困前者而被犧牲或忽視”的忠告去做。正如小原雅博在其著書中指出。“國家利益界定的失誤,必定導致國家衰退”。這句話很值得日本的那些高唱“國家利益”、喜歡張牙舞爪的鷹派政治家們深思。
總之,人們可以相信,在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和環(huán)境危機的大局之下。中日兩國業(yè)已達成的建立戰(zhàn)略互惠關系的共識不會因為釣魚島問題的升溫而改變其大方向。
從世界地圖上看。日本列島雖小,其形狀卻令人產生遐想!它像一彎月?還是像一張弓?但愿它讓人想像成一彎月。
釣魚島問題的由來
釣魚諸島(中國歷史上也叫釣魚臺列島)位于中國臺灣省基隆市東北約92海里的東海海域,是臺灣省的附屬島嶼,主要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和北小島及一些礁石組成、釣魚諸島總面積6.3平方公里,其中釣魚島的面積最大,為4.3平方公里,海拔大約362米,釣魚島上長期無人居住。早在明朝初期,釣魚諸島就已明確為中國領土,明、清兩朝均將釣魚諸島劃為我國海防管轄范圍之內,并非“無主地”。1895年日本趁甲午戰(zhàn)爭清政府敗局已定,在《馬關條約》簽訂前三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沖繩縣管轄1943年12月,中、美、英發(fā)表的《開羅宣言》規(guī)定,日本將所竊取于中國的包括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在內的土地歸還中國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規(guī)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就意味著日本將臺灣、包括其附屬的釣魚諸島歸還中國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卻同美國簽訂了片面的《舊金山和約》,將釣魚諸島連同日本;中繩交由美國托管,對此,周恩來總理兼外長代表中國政府鄭重聲明,指出《舊金山和約》是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對日單獨和約,不僅不是全面的和約,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約~中國政府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是絕對不能承認的1971年6月17日,日美簽訂“歸還沖繩協(xié)定”時,這些島嶼也被劃入“歸還區(qū)域”,交給日本。對此,我國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發(fā)表聲明,強烈譴責美日兩國政府公然把我釣魚諸島劃入“歸還領域”,嚴正指出“這是對中國領土主權明目張膽的侵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容忍”“美日兩國在‘歸還沖繩協(xié)定中,把我國釣魚島等島嶼列入‘歸還區(qū)域,完全是非法的,這絲毫不能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釣魚島等島嶼的領土主權”其后,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表示,“歸還沖繩的施政權,對尖閣列島(日本對釣魚島的稱呼)的主權問題不發(fā)生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