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剛出生的小寶寶,小手握成拳頭狀,即使爸爸媽媽將其手指一個一個掰開,但只要一松手,又緊緊地握成一團。隨著寶寶的長大,手指也慢慢成長。寶寶的小手是怎樣由笨拙變?yōu)殪`活?讓我們一探其中的秘密。
第1個月緊握的小拳頭
每個寶寶生下來,小拳頭都是握得緊緊的。不管怎么觸碰它,都不松開拳頭。不過寶寶的拳頭是空心的,大人可以伸進去一根手指,并且寶寶會用手緊緊地抓住大人的手指頭,不用點力氣還抽不出來呢!讓人驚訝于小寶寶與生俱來的力量??茖W家將寶寶的這種反應稱為抓握發(fā)射。
關鍵詞:盡早打開小拳頭
頭一個月,新手媽媽們往往沉浸在當媽媽的慌亂中,忽略了寶寶緊握的小拳頭,有的媽媽甚至忘記打開小拳頭洗一洗。其實,這個階段媽媽更應該經常打開寶寶握緊的小拳頭,用軟毛巾蘸溫開水擦擦小手,增加小手的觸覺敏感度。媽媽還可以用帶拉環(huán)的搖鈴來“鉤”住寶寶的小手,這同樣是打開小手的手指“體操”。
溫馨提示
提供給寶寶的玩具應該大小合適,以寶寶手掌大小為宜,顏色鮮艷、會發(fā)聲的玩具比較適合這個月齡段的寶寶。
第2個月“出拳”動作
當寶寶進入第2個月,媽媽發(fā)現(xiàn)他的小手“不安分”起來,總是胡亂揮舉,好像想要碰觸什么目標,但又好像毫無目的地亂揮亂舉,這是寶寶對外界的好奇與嘗試。相對于第1個月來說,寶寶的手掌變得松弛,不再那么僵硬。
關鍵詞:伸展手指頭
洗澡的時候把手指尖輕輕伸進寶寶的手掌,在小手心里慢慢地來回轉動,“寶寶小手開開,親親小手乖乖……”聽到媽媽的聲音,手指間感覺媽媽傳遞來的愛意,寶寶會感覺安全和松弛。還可以將手指塞入寶寶的掌心,摸一摸、蹭一蹭,寶寶的小手也會做出相應回應。
在寶寶吃飽喝足、心情愉快的時候,媽媽可以邊唱歌謠邊給寶寶的小手做按摩:“大牛不吃草,二牛不吃料,三牛不拉車,四牛不上套,剩下五牛要不要?”肌膚溫柔的觸感能刺激寶寶觸覺神經,使寶寶身心放松,小拳頭很容易就松開了。
溫馨提示
這個階段,很多媽媽因為怕寶寶被自己揮舞的小手誤傷,給寶寶戴上了小手套,其實大可不必。手套會影響寶寶手指與外界事物的直接接觸,手套上的線頭等,還容易纏住寶寶的手指,影響血液循環(huán)。
第3個月小手碰小手
3個月大的寶寶突然對自己的手非常感興趣,經常把手舉到眼前左看右看,有時候動動手指頭,有時候兩只手互相碰一碰,甚至還會把手放進嘴巴里嘗一嘗。寶寶握玩具的力量也在增加,重要的是他開始知道,手是他身體的一部分。
關鍵詞:繼續(xù)撫摸刺激
這時可以讓寶寶抓住媽媽的手指,媽媽嘗試著慢慢拉起寶寶,可以鍛煉抓握力;另外,媽媽可以在床欄桿上,寶寶伸手碰得到的位置,掛一些顏色鮮艷、會發(fā)聲的玩具,鼓勵寶寶去觸碰甚至去抓拿玩具。
溫馨提示
玩具不要過小,免得孩子塞到嘴巴里,發(fā)生危險。
第4個月愛上吃手
好像也就一眨眼的工夫,寶寶小手的發(fā)展突飛猛進,不但能夠放開手掌,還能夠試著抓住玩具,對手部的游戲也更加感興趣,甚至愛上了吃手。吃手表示寶寶的身心發(fā)展進入一個重要階段,即手眼協(xié)調逐漸形成。寶寶看到手,把手放進嘴里吸吮,手眼共同完成了一個動作。用吸吮手指代替媽媽的乳頭,寶寶給自己找到了安慰劑。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所以爸爸媽媽不要輕易打攪寶寶的快樂。
關鍵詞:練習手眼協(xié)調
多制造機會讓寶寶練習手眼協(xié)調,比如把適合寶寶抓握的玩具或者皮球,放在寶寶面前,讓他去抓。也可以媽媽把物品抓在手上舉在寶寶面前,讓寶寶伸手去拿。
溫馨提示
調整頻繁吃手行為。如果寶寶吃手的行為過于頻繁,爸爸媽媽可以嘗試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搖動、擺弄玩具,或者讓玩具把寶寶的雙手占住,使他無暇去吮吸手指。
第5個月伸手去探索
寶寶能張開手掌,伸出去摸索了。他抓到東西后會先看一眼,還會有意識地將兩手合攏。但這時除非把東西放到他手掌里,否則他還不會去抓。
關鍵詞:增加手的活動能力
5個月的寶寶已經意識到手能夠做很多事情,可以幫助自己達到意愿,比如拿喜歡的玩具,吃喜歡的食物,于是他想要支配手的欲望越來越大。這就需要父母幫寶寶多多訓練手的活動能力。
可以讓寶寶在媽媽懷里呈坐的狀態(tài),然后把好玩的玩具放在寶寶面前的桌子上,讓寶寶嘗試用兩只手抓起面前放著的玩具。還可以在寶寶臉上蓋上小手帕,鼓勵寶寶把蓋在臉上的布扯掉。
溫馨提示
對寶寶的手指訓練要循序漸進。為寶寶選擇適合他年齡的游戲練習,寶寶成功時應多鼓勵,失敗時要多為他創(chuàng)造練習機會,直至成功,不應操之過急。
第6個月會倒手啦
寶寶已經不滿足于一只手活動了,他開始嘗試著雙手合作,把玩具從一只手倒換到另一只手去。還開始嘗試用兩只手配合著完成動作,比如撕紙。不過這個時候,寶寶還不能自出地使用每根手指,基本上都是五根手指齊上陣。
關鍵詞:鼓勵寶寶“動手”
這個階段,寶寶的小手更“勤勞”,媽媽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寶寶去“動手”。媽媽可以抱著寶寶照鏡子,讓寶寶用手去摸鏡中人,以此讓寶寶觸摸一下鏡子里的自己。這時候,寶寶開始故意丟棄物品,讓你幫他撿起,媽媽一定要不厭其煩地滿足寶寶,和寶寶起完成這一扔一撿的任務。
溫馨提示
即使寶寶不斷地扔東西,媽媽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這是他學習因果關系并通過自己的能力影響環(huán)境的重要時期。而且在寶寶愛動手的階段,媽媽如果沒有耐心,將會極大地打擊寶寶的學習熱情。
第7個月能敲敲了
經過6個月的訓練,寶寶的小手變靈活了,不單能夠用整只手抓東西,還能夠將兩只手上拿的東西進行碰擊,并且樂在其中。所以第7個月,爸爸媽媽經常看到寶寶兩只手敲個不停、笑個不停。
這個月的寶寶,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只要拿到手的東西,總想放到嘴里去嘗一嘗;只要看到的東西總想伸手去摸一摸,還特別喜歡用手指到處亂捅,包括身體在內所有的孔穴他都不會放過。
關鍵詞:張開手指
媽媽應該盡可能鼓勵寶寶運動手腕,并張開手指,比如拍鼓,因為寶寶非常喜歡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而且也可以學會敲鼓了。對于大人來說,做這些動作沒什么了不起??蓪嶋H上,運動手腕并張開手指在運動機能中屬于相當復雜的高難度動作。
溫馨提示
寶寶這個階段愛亂捅是好事,但在他探索的過程中,媽媽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一定要把家中帶電的插孔都用膠帶封好,或者買專門的安全插孔,以防危險。
第8個月用拇指和食
指捏東西
學會張開手指以后,寶寶的手指變得非常靈巧,只用拇指和食指就能準確地把東西拿起來。捏、抓東西的動作能促進手指和大腦的發(fā)育。
關鍵詞:手眼協(xié)調捏東西
學習捏東西,最難的一步就是手眼協(xié)調。往往寶寶看著一樣東西,手指卻總是離它差一點,把握不好分寸。一開始媽媽可以幫助寶寶練習手眼協(xié)調,比如抓著他的小手對準目標捏,多練習幾次以后,寶寶就能夠自己進行操作了。
溫馨提示
因為寶寶看見什么都往嘴里送,要注意不要誤吃東西或者發(fā)生窒息事故。
9-10個月能拿起有重量的東西
9個月以后,寶寶的手越來越有力量了,可以不用靠手掌,單單用手指,就能拿起稍微有點分量的物品,比如積木等。這個時候,對手指的訓練著重放在對手指力量的訓練上。
關鍵詞:寶寶搬運工
媽媽可以帶寶寶玩一種搬運工的游戲,就是一個空箱子里面放進和拿出東西的游戲。放進和拿出的動作不僅能促進手指的成長,還有利于促進智力發(fā)育,寶寶也超級喜歡哦。
溫馨提示:
給寶寶提供練習的物品和玩具最好不要過重,以免讓寶寶的手指受傷。
11-12個月會用雙手端杯子
寶寶可以用雙手拿著杯子喝水了,不過動作還不夠熟練,不是把水灑出來,就是嘴巴喝不到水。不管怎樣,這是寶寶手指發(fā)展的一個里程碑,意味著寶寶自理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學習涂鴉
如果寶寶看到媽媽寫字,自己也想寫,他們會拿起油畫棒信手亂寫亂畫。為了促進寶寶智力的發(fā)育,要盡量滿足其寫畫的愿望。
溫馨提示
在鼓勵寶寶涂鴉的同時,也應該告訴寶寶墻壁和床上是不能亂寫亂畫的。1歲以后,寶寶變得更加“能干”了,精細動作方面有了很大進步。有的寶寶可以自己翻書閱讀,還能握著大大的筆在紙上“寫字”。寶寶在12-15個月,拇指和食指的配合更加默契,還有的寶寶甚至能靈活地用食指和拇指捏著小圓球放到瓶子里面去,或者把瓶子蓋擰開。
關鍵詞:鍛煉手指柔韌性
爸爸媽媽在給寶寶做撫觸時,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寶寶伸、屈手指,并告訴寶寶這個動作叫“抓抓手”,當孩子能理解你的意思后,便會迫不及待地向你顯示自己“抓抓手”的本領。這個小動作能鍛煉手指的柔韌性。
除了撫觸外,還可以把寶寶的手交替伸進冷、熱水中(溫度要適宜)進行體驗,或讓孩子多接觸一些不同性質的物品,如玩沙子、石子和布偶等。鍛煉寶寶手的神經反射,同時促進大腦的發(fā)育。
溫馨提示
在對寶寶進行冷熱水體驗時,一定要掌握好水溫,不要太冷或太熱,以免給寶寶造成不利的刺激。
15-18個月學會自己吃飯
寶寶愛上了扔球,但卻掌握不好方向,只是扔出去了事,有時甚至會扔到自己的頭上。最可貴的進步,是寶寶開始可以握著湯匙嘗試著自己吃飯了。當然,這時候寶寶只能由上方整個手掌握住湯匙,動作也顯得比較笨拙,飯菜也常常被弄得到處都是,就是弄不到嘴里。
關鍵詞:鍛煉手眼協(xié)調能力
這個階段,媽媽可以著力加強寶寶手眼配合和協(xié)調能力,比如可以準備一根線和一些帶孔的玩具,讓寶寶把這些玩具一一用線穿起來??雌饋砗芎唵蔚挠螒?,對小寶寶來說可是個大挑戰(zhàn)哦!媽媽還可以找?guī)讉€大小各不相同的杯子,訓練寶寶依大小次序把杯子套在起。這樣的游戲對培養(yǎng)寶寶手眼協(xié)調能力很有幫助。
溫馨提示
套杯子時所用的杯子最好不要用玻璃杯,以免打破、劃傷寶寶。
18-24個月穿扣子拉線
18個月以上的寶寶,手指和手腕可以更靈活地運動,寶寶可以嘗試著拼圖、貼貼紙。寶寶的手指活動變得更加精細,能夠自如地穿扣后拉過線,還會用拇指和食指的巧勁使用夾子夾物。
關鍵詞:讓寶寶自己吃飯
為你的寶寶準備一把勺子吧,因為他已經到了能自己吃飯的時候了。不要認為小寶寶只是等著你喂的“小懶蟲”,對他來說能正確地將身體挪向食物的方向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了,所以,一旦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開始關江食物,你就要為他準備好一把勺子。即使他不能準確地將食物送到自己嘴里也沒關系,只要給他機會練習,小手就會越來越靈巧。
這時的寶寶開始將身體與周圍的目標掛鉤了,他不僅會學會如何用勺子將食物準確地送到嘴里,而且在不久的將來,他還會用手轉動勺子,讓里面的東西一滴不灑。
溫馨提示
因為不熟練,寶寶可能把自己弄得很臟,甚至衣服上的食物比吃到嘴里的還多。但他還是很高興自己吃飯,所以不管他吃得如何糟糕,在他吃到食物的時候家長要鼓勵他,表揚他,給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