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鶴
[摘要]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選擇是與我們的時代相契合的,但由于主體的復雜性和多元性,使得他們的價值觀呈現(xiàn)出多元性。要使大學生們妥善處理相互沖突的價值觀,需要進行以“主旋律”為主導的價值教育,重視生命教育,更要讓他們學會用辯證的思維方式去處理這些沖突。
[關鍵詞]大學生價值沖突價值觀
價值觀決定著一個人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人生,用什么尺度觀察社會,以什么樣的道德準則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個人經(jīng)歷的廣泛性及外在環(huán)境的復雜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也呈現(xiàn)出多元性,但由于他們身心發(fā)展尚未完全成熟,有時很難正確地處理不同價值之間的沖突,這就很有必要加強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使他們能夠妥善處理好價值沖突,從而順利走向社會。
價值是人的認識所應把握的一種特定的關系,同時也是指引人們從事實踐活動的動力因素和內(nèi)在尺度。由于個人的經(jīng)歷、個性、氣質(zhì)、欲望等方面的差異,每個人有不同的追求。人與人之間的追求必定有差異,而差異必然既有調(diào)和的可能,也有沖突的可能。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處境中,也會體現(xiàn)出價值選擇。價值是一個多元、多維、多層次的體系,其中包含自由、正義、平等、秩序、利益、效率等,不同價值之間可能會彼此矛盾,從而導致價值之間的相互抵觸?!罢驗槿说闹黧w形態(tài)是多元化、動態(tài)發(fā)展的,正因為多元化的主體之間、甚至同一主體內(nèi)心之中,存在著不同的目的、利益和需要,存在著不同的“主體尺度”,存在著多樣化的價值關系和價值標準,而在人們的相互交往、活動過程中,必然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碰撞與沖突。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并將永恒存在的現(xiàn)象?!?。
從總體上看,作為當代社會最具有青春活力群體的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是與時代、人民和社會的基本要求相合拍的。但是,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學生們在價值取向上千差萬別。這些大學生們生活在一起,也同時把各自的價值的選擇和追求帶到了一起。在他們的生活、學習和交往過程中,原來各自的價值觀很可能被予以重新審視、反思,有些價值甚至受到排斥或挑戰(zhàn),從而產(chǎn)生出無所適從的焦慮感或困惑感。雖然任何人都會遇到價值沖突,但如何面對價值沖突,在沖突時將何種價值予以優(yōu)先考慮,這是需要大學生以理性的態(tài)度去解決的問題。一些大學生之所以形成消極的價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面對多元化的、彼此沖突的價值時,把價值之間的沖突關系往往簡單地視為“非此即彼”的矛盾關系,并簡單地以非理性的方式來處理。
大學生之所以價值沖突問題上陷入困境,甚至簡單地以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作為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的家庭和學校在價值觀上的選擇對他們的價值選擇是有很重要的影響。當前我國在經(jīng)驗體制改革深入進行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經(jīng)濟成分多樣化、利益關系多樣化和分配方式多樣化,這是我國當前的客觀存在,極大地影響了青年大學生的思想。
為培養(yǎng)對社會發(fā)展更具適應能力并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我們有必要采取對策以不斷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工作,使在校大學生能正確地面對價值沖突。
首先,要進行以“主旋律”為主導價值的價值觀教育。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nèi)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對于引導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弘揚主旋律,正確進行價值選擇具有重大的意義。“八榮八恥”是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豐富發(fā)展,也是我們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我們對當前大學生進行積極價值觀教育,消除大學生消極價值取向的指南。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要讓學生認識到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應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樹立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時,不僅要使學生樹立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關系,更要使他們明確自己是社會的主人。學校要積極開展健康向上、格調(diào)高雅、豐富多彩的主旋律教育,學會在各種沖突的價值中以“主旋律”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努力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次,要進一步重視生命價值觀教育。在我國的價值觀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中,生命教育一直未得到重視。大學時代雖然是人生的美好時代,但由于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成形,思想狀態(tài)極不穩(wěn)定。面對日趨激烈的學習、就業(yè)、情感壓力,他們往往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和解決方式,于是便錯誤地選擇自殺以求解脫。為此,我們要教育大學生樹立積極進取的樂觀人生態(tài)度。人生的道路充滿荊棘,每個人都不可能事事如意,作為未來事業(yè)的肩負者,大學生們必須樂觀面對人生,勇于接受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接受自己、接受父母,接受環(huán)境,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三,要用辯證思維方式正確面對價值沖突。辨證思維不僅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思維方法,也是我們?nèi)粘I顚嵺`中的指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都可能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從這一意義上說,價值沖突就象矛盾一樣,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讓大學生學會全面地批判性面對具體的價值沖突,使他們能夠在情境中思考和選擇,樹立起自己的主體性價值觀,從而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與群體、與社會、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教育他們用“等比評的意識”去看待事物,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和信念,評估在電視、網(wǎng)絡上或其他媒體所表達出的價值觀。
時代在不斷發(fā)展,多元價值觀也紛繁呈現(xiàn)而且有時會相互沖突,如何有針對性地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使他們妥善處理好它們之間的沖突,這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面對具體問題而進行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