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秀麗等
1干旱弱苗主要是底墑不足,機耕后土壤懸虛。跑墑嚴重,播后又未及時降雨而形成的弱苗。由于水分不足,幼苗葉色灰暗黃瘦,生長緩慢,分蘗遲,次生根少。對這類麥田一是鎮(zhèn)壓提墑,達到地表疏松,抗旱抗寒,保苗越冬;二是及時澆水補墑;三是適時中耕松土,提溫保墑。
2深播弱苗主要是土壤墑情差,播種深度超過7厘米以上或雨前播種雨后又未及時耙耱的麥田形成的弱苗。這類苗出苗慢。子粒養(yǎng)分消耗在出土過程中。幼苗出土后,葉片黃而窄長、分蘗遲、苗瘦弱。對這類麥田一是清壟、劃鋤。使分蘗節(jié)覆土變淺;二是中耕,增加土壤通氣性。促進根系發(fā)育;三是早追肥,促弱轉壯。
3晚播弱苗主要是氣候因素影響或是復播麥田播種晚。墑情差。冬前積溫不足,分蘗少或五分蘗,無次生根。麥苗擁擠,爭肥、爭水、爭光而形成的弱苗,對這類麥苗一是加強春季管理,早追肥,促早發(fā);二是早中耕,提溫保墑。促進根系生長,增加春季分蘗;三是以水促肥,促苗生長。
4病蟲草害弱苗主要是播種早,雨前播種的麥田雜草多。與幼苗爭水、爭肥,不但消耗了大量養(yǎng)分,而且病蟲為害嚴重。對這類麥田一是冬前中耕除草;二是春季及早進行化學除草;三是密切監(jiān)測。根據病蟲害程度及時防治。
5旺轉弱苗主要是播種早。肥水足。氣溫高。苗期旺長消耗水肥過多,由旺轉弱形成的弱苗。對這類麥田一是要立即進行耙耱碾壓。中耕斷根,控制主莖和大分蘗;二是對地膜覆蓋麥田應組織人力腳踩控旺;三是噴灑壯豐安、多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控制生長。
飼草作物栽培技術
冷寶華
飼料作物種類繁多,經幾年來試驗、示范,青貯玉米和籽粒莧兩種飼料作物,無論從鮮草產量、營養(yǎng)含量及消化率,還是抗病、抗逆性和適應性,都表現(xiàn)較為突出,是我縣飼料作物的首選品種。下面簡要介紹一下這兩種飼料作物的栽培技術和青貯技術。
一、青貯玉米
青貯玉米是發(fā)展畜物業(yè)的良好飼料來源,作為反芻動物的飼料,其消化率可達到70%左右。其營養(yǎng)豐富,單位面積產量高,和其它青貯花飼料相比具有較高的能量和良好的吸收率,比干秸桿提高將近一倍。根據各地的實際測試證明,種2畝青貯玉米飼養(yǎng)1頭奶牛,可增產1噸鮮奶,畝均純收益可達500元以上。所以盡快發(fā)展,應用優(yōu)質青貯玉米對我縣養(yǎng)殖業(yè),合理調整種養(yǎng)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青貯玉米與普通玉米在栽培技術上不同的幾點作以介紹。
1、選用專用型青貯玉米
在我縣可選用黑龍江省農科院玉米研究中心培育的優(yōu)質青貯玉米新品種龍輻208。該品種從出苗到成熟需128天左右,需有效積溫2700℃;成株株高3米左右,穗位高127cm,屬高桿大穗型品種,蠟熟期植株持綠葉達90%以上,生物產量鮮重52488公斤/公頃。
2、施肥
一般地力畝施底肥二銨15~20公斤,鉀肥3公斤,追肥尿素10~15公斤。
3、密度
一般畝保苗3000~3500株為宜,在施肥量適當加的情況下,也可增加至5000株/畝。
4、適期收獲
青貯玉米要適時收割。刈割過早植株幼嫩,含水量過多,青貯料酸度高,口味不良。刈割過晚質地粗老,纖維質多,可消化總養(yǎng)分減少。一般要在乳熟期到霜前割完、貯完。
二、籽粒莧
籽粒莧又名千穗谷、西黏谷、莧菜等,原產于熱帶美洲,是各種家畜的優(yōu)良高產飼料作物。幼嫩莖葉鮮嫩可口,是各類畜禽理想的青飼料,還可以做蔬菜用,籽實也是家禽的優(yōu)質精飼料,喂家禽可代替部分精飼料。
籽粒莧適應性強,栽培容易,用種量少,產量高品質好。2001年、2002年和2003年,饒河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連續(xù)試種美國籽粒莧紅莧k-112三年,平均畝產鮮莖葉4802.4公斤。
三、栽培技術
1、播種籽粒莧種子細小,幼牙弱,宜淺覆土,要求整地質量高。播種時期長,但要掌握土壤溫度平均高于16℃(或日均溫度>10℃)才能出苗。每畝播種量0.5~0.7公斤。條播時每畝播種0.4~0.5公斤,行距20~25厘米,播種深度11.5厘米。
2、田間管理除中耕二三遍外,重要的是把好保苗關,并及時間苗、定苗。要掌握早間多間苗和晚定苗原則。苗高8厘米開始間苗,10~15厘米后定苗,缺苗應盡早補苗,株距10~15厘米。株高1~1.5米時要培土。如以收籽粒為目的可打側枝以保主穗籽粒飽滿,或割頂穗以保側枝穗的籽粒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