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彩
彈簧單高蹺?太老土了吧!似乎只有爸爸的爸爸才玩過它。比起直排輪溜冰鞋、踏板車、電動滑板這些玩具,它不知道過時了多少年,現(xiàn)在是不是該乖乖地躺在博物館供人參觀呢?不過此時非彼時也,經(jīng)過徹底的革新設(shè)計,彈簧單高蹺也“明目張膽”地進(jìn)入21世紀(jì)。它甚至還有了個更時髦的名——Flybar,字面上的解釋就是“能飛起來的棍”。
乍一看,F(xiàn)lybar的外型和彈簧單高蹺完全不同,它的內(nèi)部工作組件隱藏在鋁制外殼里,細(xì)長的圓筒身材絕對時尚,如果愿意,你可以在上面繪出你的專有圖案。既然經(jīng)過“大換血”,性能肯定是突飛猛進(jìn),普通的彈簧單高蹺只能讓人彈跳到離地面幾厘米高,F(xiàn)lybar卻能讓你蹦得比一輛汽車還高,如果技術(shù)足夠好,還能在空中翻轉(zhuǎn),甚至在一個令人吃驚的高度停留很久。
不是高科技化身
Flybar究竟是不是地球“貨”?不但能把人彈到如此高的高度,外表也如此“冷艷”,你肯定以為它是高科技的化身。錯錯錯!Flybar的科學(xué)原理和傳統(tǒng)彈簧單高蹺一樣,都是利用彈性,也就是材料變形后恢復(fù)原形的能力。不過由于它倆的材料不同,工作原理也就不完全相同。彈簧單高蹺使用鋼圈彈簧,能伸能縮,而Flyba使用的是彈力繩,其實就是巨大的橡膠帶,我們叫它推力桿,推力桿只能拉伸不能收縮。
對于彈簧單高蹺來說,當(dāng)你進(jìn)行彈跳時,你的體重和雙腿的力會壓縮鋼圈彈簧,此時彈簧會變短并存儲能量。當(dāng)你停下或不再對腳蹬施力時,彈簧就會反彈,把剛才存儲的能量都釋放出來,這樣就能把你彈起來。
而Flybar就不一樣了,當(dāng)你準(zhǔn)備彈跳時,雖然同樣是利用體重和雙腳的力,但這時候表面看起來是在壓縮什么東西,實際上是在拉伸圓筒里的推力桿。隨著推力桿拉伸,它們會形成張力,并儲存能量。如果你停下來,推力桿就會恢復(fù)到自然長度,剛才存儲在橡膠帶里的能量就會像火山爆發(fā)一樣釋放出來,然后,你就被“崩”到一個令人吃驚的高度。
彈力隨著體重變
Flybar的彈力那么大,你肯定會異想天開、奇思妙想:要是一個瘦子和一個
胖子同時起跳,會不會胖子半天蹦不起來,瘦子卻一下彈得老高?哇,會不會直接撞上天上的飛機(jī)?太匪夷所思了!
哈哈,F(xiàn)lybar絕對不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在它的圓筒身體里有12根推力桿,它們隨時可以接合或分離,從而控制Flybar的彈力大小。
一般情況下,比例為每9公斤一根推力桿。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體重是36公斤,接合4根推力桿就ok了。剩下
的推力桿不需要卸掉,而是松弛地掛在上面,對彈跳不起任何作用。
接合或分離推力桿是非常簡單的。對于新手來說,最好是除去外殼,然后用Flybar附帶的特殊工具將推力桿從支架臺上卸下來。隨著你的經(jīng)驗不斷豐富,可以不必打開外殼露出推力桿,通過Flybar外殼上的特殊狹槽就能輕易調(diào)整。
安全永遠(yuǎn)排第一
對于傳統(tǒng)的彈簧單高蹺來說,安全性算不上什么問題,因為它彈得沒那么高,只有區(qū)區(qū)幾厘米,而且容易控制。但Flybar就不一樣了,它能讓人蹦得比一輛汽車還高,要是一不留神摔下來,后果不堪設(shè)想!騎乘者應(yīng)該始終佩帶頭盔,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全副武裝”。起跳之前,要檢查周圍環(huán)境有無危險,確保地面堅實、平坦、干燥,而且沒有碎片。Flybar起跳最好是在寬闊的場地,這樣才能做出“花里胡哨”的動作,因此,騎乘者應(yīng)該尋找有很大空間可以玩的室外場所,要是你能找到?jīng)]有人的練車場,那就再好不過了!
要記住,F(xiàn)lybar可以彈跳至離地面0.9米到1.5米的高度,而騎乘者的頭部在空中可以達(dá)到3米到3.7米的高度。當(dāng)Flybar的底套撞擊地面時,可以產(chǎn)生450公斤的壓力。所以一定要尋找寬闊、平坦、堅實的地面,還要避免車輛、行人、低矮樹木等危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