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芬 許 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一些用過的廢舊紙筒,像保鮮袋的紙筒,燃放過的煙花紙筒,紡織廠纏絲的紙筒,服裝廠用來卷布的紙筒,用完膠帶剩下的紙筒等等。筆者把這些廢棄的紙筒進行簡單的處理,貼上五顏六色的即時貼,制作了多款體育器材并在體育課堂中進行了廣泛的運用,深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一、拉力器
1.材料:燃放過的煙火紙筒兩根,廢舊的自行車里帶。
2.制作方法:
(1)自行車里帶剪成均勻的細條制成皮筋,寬度2—3厘米,長度根據(jù)實際情況設定在2米左右,如果單個皮筋長度不夠,可以用幾根皮筋相連接。
(2)用錐子(或電鉆)把兩個紙筒并排橫穿兩個洞,再用皮筋將紙筒相連接。
3.主要用途:
(1)單人練習:練習者兩腳左右開立,大約與肩同寬,雙手手握拉力器于胸前(左右或上下)。發(fā)力時,既可橫向用力拉,也可縱向用力拉。
(2)雙人練習:a.練習時,兩人同時用力,將拉力器把柄向自己胸前(或體前)的方向拉;也可一人不動,另一人用力向胸前平拉或頭上方斜拉。b.兩人一組,后者用力將握柄控制在體前,前者用力將拉力器經(jīng)頭上向前拉;或將拉力器向相反方向拉(圖1)。c.兩人一組,坐于地上的人借助腿部力量,將拉力器從上方向下拉。
4.教學建議
(1)皮筋連接的多少,根據(jù)學生力量適當增減。
(2)紙筒外側可用彩紙或各色即時貼進行美化。
二、小杠鈴
1.材料:燃放后的多管爆竹紙筒或服裝廠卷布的紙筒,膠帶,體操棒。
2.制作方法:
(1)選取數(shù)量適當?shù)募埻?,用膠帶纏繞成兩個圓形或者六邊形,充當“杠鈴片”。
(2)用體操棒連接兩組紙筒,組成一副杠鈴。
3.主要用途:
(1)可以用杠鈴進行托舉、提拉、抓舉等(圖2)。
(2)肩負杠鈴的負重蛙跳、前后交叉步跳、雙腳跳等小力量練習。
(3)負重弓箭步走或者深蹲的練習。
4.教學建議:“杠鈴片”內可放人適量細沙,調節(jié)輕重。
三、踩高蹺
1.材料:用過的質地非常硬的紙筒,結實的布條或細繩。
2.制作方法:選取高度相同的兩個紙筒,立放。在紙筒的中間鉆兩個小洞,穿過結實的布條或繩子,繩子的長度在40厘米左右為宜。
3.方法運用:學生兩腳分別站在兩個紙筒上,用布條(或細繩)固定系在腳面上,進行前后左右移動、行走、跳躍、跑等游戲比賽。很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平衡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圖3)。
4.教學建議:
(1)紙筒的高度不宜過高,練習的過程中時刻檢查布條是否系在腳面上。
(2)用12號鐵絲替代細繩,用手提拉鐵絲,效果更為理想。
四、單人蹺蹺板
1.材料:質地較硬的廢紙筒一根,硬木板一塊。
2.制作方法:用紙筒當作支點,木板放在紙筒上,形成蹺蹺板形狀。
3.使用方法:將蹺蹺板放置在平坦地面,兩腳分別站在木板兩端,進行重心左右移動轉換練習??梢杂行Оl(fā)展學生的腿部力量和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能力(圖4)。
4.教學建議:減小紙筒直徑,增長木板長度能有效降低難度,提高安全系數(shù)。
五、球托(標志物)
1.材料:用完的寬膠帶,紙筒。
2.主要用途:
(1)各種球類課時,把球放在紙筒上方,充當球托,能有效防止球到處滾動(圖5)。
(2)紙筒涂上鮮艷的色彩,用于學生跑、跳、投時的參照物,安全醒目。
(3)選擇直徑大些的紙筒,當作投準時的標靶,學生可以在一定距離內向紙筒內投擲沙包、口袋。
(4)可以將紙筒平躺或豎立放于地上,充當障礙物,進行各種形式的過障礙游戲比賽。如單、雙腳的跳躍;繞障礙物的跑,也可進行走木樁的練習。
3.教學建議:適當縮小紙筒直徑,頂端放置壘球或皮球,可以作為自制高爾夫球或棒壘球的球托,進行擊球比遠的游戲。
六、小啞鈴
1.材料:紙筒2個,細沙若干,膠帶。
2.制作方法:先將紙筒一端用膠帶粘住,然后將細沙倒入紙筒內,再將紙筒另一端用膠帶封上,以保證細沙不能流出。
3.主要用途:取代啞鈴做各種上舉、平拉等各種發(fā)展上、下肢力量的練習,方便實用(圖6)。
4.教學建議:紙筒的粗細,重量的多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靈活確定。
七、走長龍
1.材料,稍粗的硬質紙筒若干,膠帶。
2.制作方法:將紙筒用膠帶連接起來,形成一條長龍。
3.方法使用:將“長龍”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兩人分別用手固定“長龍”首尾兩端,一人立于“長龍”身上,借助身體的平衡力來回行走(圖7)。
4.教學建議:
(1)紙筒可以加粗,降低難度。
(2)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后,
“長龍”首尾兩端可以不定。
(3)可以3人一組,進行合作性練習。由兩名同學攙扶著一名同學,讓其踩在紙筒上,踩在紙筒上的同學用雙腳交替蹬紙筒,使人和紙筒同時向前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