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湯是人們喜愛的家常菜肴,但喝紫菜湯能治病,可能會讓很多人意外。冬季,感冒的人也多了起來,打針吃藥固然能解決問題,用天然的食療方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紫菜就能做一道“退燒湯”。
據(jù)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西苑醫(yī)院揚力教授介紹,中國古代已開始食用紫菜。晉代左思《吳都賦》的“綸組紫絳”,據(jù)注其中“紫”是“北海中草”。而紫菜的清熱效果早在明代就已被肯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指出,紫菜主治“熱氣煩塞咽喉”,它味甘、寒,能清熱、補胃、利水腫。
用紫菜煮湯不但能幫助退燒,還可以緩解咽喉疼痛,如果喜歡吃豆腐,也可以加點,豆腐中的石膏成分會讓退燒的效果更強。而對于發(fā)熱時候肺熱痰多的人,楊力建議可以用紫菜和蘿卜,煮湯服用,有化痰清熱的功效。但楊力提醒,這道“退燒湯”適合輕微的發(fā)熱和早期感冒,并不適合癥狀較為嚴重的感冒發(fā)燒。
此外,紫菜富舍膽堿和鈣、鐵、能增強記憶,治療婦幼貧血,促進骨骼、牙齒的生長和保健;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可作為治療水腫的輔助食品。紫菜含碘量很高,可用于治療因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紫菜所含的多糖具有明顯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功能,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