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見
■ 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肥皂泡呈現(xiàn)彩色,瀑布在太陽光下呈現(xiàn)彩虹,通過狹縫觀察發(fā)光的日光燈時看到的彩色條紋,這些現(xiàn)象分別屬于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
■ 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fā)生陣陣的響聲。是水從水龍頭沖出時的頻率與水管的固有頻率相同(或很接近),從而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 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為什么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而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于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伯努力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于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 生活中常聽人們有這種說法:觸電時人被電吸住了,抽不開。真的是人被電“吸”住了嗎?實際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手觸電時,由于電流的刺激,手會由痙攣到麻痹。如果是手的掌心或手指與掌心的同側部位觸電。剛觸電時,手因條件反射而彎曲,而彎曲的方向恰使手不自覺地握住了導線。這樣,加長了觸電時間,手很快地痙攣以致麻痹。這時即使想到應松開手指、抽回手臂,已不可能,形似被“吸住”了。
■ 會打秋千的人,不用別人幫助推,就能越擺越高,而不會打秋千的人則始終也擺不起來,正確的打秋千動作:人從高處擺下來的時候身子是從直立到蹲下,而從最低點向上擺時,身子又從蹲下到直立起來。由于他從蹲下到站直時,重心升高,無形中就對自己做了功,增大了重心勢能。因而,每擺一次秋千,都使打秋千的人自身能量增加一些。如此循環(huán)往復,總能量越積越多,秋千就擺得越來越高了。
■ 1912年秋天,遠洋巨輪“奧林匹克”號,正在波浪滔滔的大海中航行著。很湊巧,離“奧林匹克”號100米左右的海面上,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鐵甲巡洋艦“豪克”號,同它幾乎是平行地高速行駛著,忽然間,那“豪克”號似乎是中了“魔”一樣,突然調轉了船頭,猛然朝“奧林匹克”號直沖而去。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舵手無論怎樣操縱都沒有用,“豪克”號上的水手們束手無策,眼睜睜地看著它將“奧林匹克”號的船舷撞了一個大洞。此海上的飛來橫禍,是伯努利原理的現(xiàn)象。流體有這樣的性質:它們流動得快時,對旁側的壓力就?。涣鲃拥寐龝r,對旁側的壓力就大。兩船并排航行時,兩船之間流道比較狹窄,水流得要比兩船的外側快一些,因此兩船內側受到水的壓力比兩船的外側小。外側的較大壓力就會像一雙無形的大手,將兩船推向一側,造成了兩船的相吸的現(xiàn)象?!昂揽恕碧柎恍≈亓枯p,就跑得更快些,所以看上去好像是它改變了航向,直撞向巨輪。
■ 一個重球的上下兩端系同樣的兩根線,今用其中一根線將球吊起,而用手向下拉另一根線,如果向下猛一拽,則下面的線斷而球不動。如果用力慢慢拉線,則上面的線斷開,因為“猛拽”意味著力大而作用時間短。當向下猛拽球下面的線時,由于這個力直接作用在下面的線上,該力超過線的承受力,從而使球下面的線斷掉。又由于力的作用時間極短,且球的質量又很大,所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重球向下的位移就很小。這樣,上面線的張緊程度尚未來得及發(fā)生明顯變化,即張力沒有來得及明顯變大,下面的線就已經斷了。如果慢慢拉下面的線,力緩慢增大,可認為每瞬時力均達到平衡。下面的線中的張力就等于拉力,而球上面的線中的張力等于拉力加重球的重力。顯然,在慢慢施加拉力的過程中,球上面的線中的張力首先超過其耐力,因而上面的線先斷。
■ 洗衣機的甩干桶在正常高速旋轉時,轉動往往是很平穩(wěn)的,但是當甩干桶轉速逐漸減小,將要停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洗衣機往往會較為劇烈的晃動,最后才停下來,這是因為洗衣機甩干桶在旋轉時就會給機體一個周期性的策動力,高速旋轉時,這個策動力頻率遠高于洗衣機機體的固有頻率,所以機體振動輕微;甩干桶轉速逐漸減小時,對機體的策動力頻率也逐漸減小,當接近停止時,策動力頻率便接近和等于機體的固有頻率,這時機體發(fā)生共振,所以晃動特別劇烈。
■ 一杯咖啡,為了能在幾分鐘后你喝的時候更熱些,應該立即加入牛奶。物體比他周圍溫度高得越多,冷卻速度就越快(牛頓冷卻定律:降溫速度正比于溫差),因此立刻加入牛奶便可降低咖啡在你和之前這一段時間內的冷卻速度,如果你等著,那么很燙的咖啡會很快變涼,再加入牛奶時,會使溫度降得更低。加入牛奶,你就將咖啡由散熱快的黑色變成了散熱慢的乳褐色,因此立刻加入牛奶還能減少輻射熱量。而且,當你加入牛奶后,擴大了液體總量,而液體散熱表面積未變,這也將導致冷卻速度下降。所以,立刻加入牛奶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