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抗戰(zhàn)時期,12歲的雨來住在晉察冀邊區(qū)北部的蘆花村里。他最喜歡在村邊的還鄉(xiāng)河里游泳,而且游泳本領極高。(介紹時間、地點、人物及雨來游泳本領高,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秋天到了,雨來去夜校讀書。第一堂課上,女教師教的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中國!”(簡述學習內容,展示人物受到的愛國主義教育,揭示其思想基礎。)
一天深夜,雨來當民兵的爸爸回來說:鬼子又要掃蕩了,民兵要到區(qū)上集合,并讓媽媽明天去給東莊的民兵送信。(為下文作了鋪墊。)
第二天晌午,雨來一個人在家看書,區(qū)交通員李大叔匆匆跑進雨來家,跳進事先挖好的洞里,讓雨來把缸搬回原處,對誰也不許說。雨來剛做完這一切,鬼子就沖進屋里。他們把雨來綁了起來,軟硬兼施,又是哄又是騙,打他的嘴,擰他的臉,還把他打得眼冒金星、鼻血直流,但雨來依舊守口如瓶。鬼子無計可施,只好把雨來拉到河沿槍斃。人們以為雨來死了,都很難過。(簡介故事經(jīng)過,言簡意明。雨來的機智、勇敢、堅強一一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蘆葦叢中,雨來露出了小腦袋。原來,槍響之前,他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進河里游到遠處去了。(點明結果,首尾呼應。)
總評
這篇縮寫短文緊扣課文的主要內容,突出了主要情節(jié),言簡意賅,層次清楚,主題鮮明,結構嚴謹,行文自然流暢,讀后使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