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宏
關鍵詞和諧班級;尊重學生;管理模式;班級文化
中圖分類號C.45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09)05(B)0014—01
和諧班級能夠促進班風、學風的形成,能夠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能夠使學生陶冶情操,培養(yǎng)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能夠健全學生人格,使他們健康成長。那么,怎樣來構建和諧班級呢?
一、充分信任學生
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弊鹬貙W生是愛的前提。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去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學生的過失,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
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學會寬容,“以己之身,及人之身”,從學生所處的情境中設身處地地考慮對方的行為動機或個性需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陶行知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边@就決定了在教育中教師必須融進學生之中,避免師生在精神上的分離。以熱情換取信任,以坦誠換取信任,以信任換取信任。在這種狀態(tài)下,師生情感就容易引起共鳴,容易實現心理溝通。
只有尊重學生并與之平等相處,學生才會有言敢發(fā),有話敢講。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才能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理相濟的目的。為此,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不自高自大,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對學生一視同仁。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們交朋友,尊重學生。在了解學生的同時,也讓學生來了解自己,完善教師的人格。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心理上接納,從心底產生敬佩,師生關系才會和諧融洽。
二、創(chuàng)建和諧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是否濃郁,對培育學生的情感十分重要。在具體的實踐中,其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如,在教室張貼名人名言和他們的畫像,張貼英雄、烈士經典語言和有關圖片,張貼學校領導、老師、學生的精美書畫作品等,這種濃郁的文化氛圍,一定能夠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慰藉他們的心靈,引領他們積極向上,崇尚精神價值的追求。
三、創(chuàng)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班內設立值勤班長制度,每一個班干部每周輪流值勤,值勤管理的同學負責記錄每周班內值勤情況,并統(tǒng)一寫在班級值勤記錄表上,以供下周值勤同學參考和借鑒。每周的值勤記錄又將成為學期班干部考核的依據。班主任也便于掌控班內情況,并及時對班內事物作出調整和處理,這也是聯(lián)系班主任和班級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為了形成監(jiān)督,值勤記錄表上還要留有同學意見欄,供同學們提意見,使班級管理全員參與,增強同學們的參與性和主人翁意識。班干部及團員還應定期召開班委會,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四、創(chuàng)建和諧的集體
良好的集體凝聚力和團隊意識的形成,并不是因為在一起相處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相反,要想每個人都感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分子,就要使這個集體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有特色的集體。因此,要搭建各種平臺讓學生體驗成長的幸福和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生“我為集體,集體為我”的意識。
和諧,如春花燦爛,沁人心脾;和諧,給學生以寬松的學習空間,給學生以親密的交流空間,和諧的班級就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在這些基礎上,每個人都可以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