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豪
摘要:談話,是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感情,對學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選擇適當?shù)姆绞椒椒?,把握好談話的技巧,使學生通過談話獲得更多的知識、增強自信。因此,新時期班主任應具備相應的談話能力,掌握一定的談話的藝術。
關鍵詞:談話方式方法藝術
談話,是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感情,是新時期解決學生思想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作為班主任,若能多一點關懷,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導,及時地找學生談心,就能溫暖學生的心,甚至對他的一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有的學生通過和班主任談話,解開了思想疙瘩,產(chǎn)生了如臨春風、如沐春雨的感覺,有“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但有的學生卻因談話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產(chǎn)生“頂撞”現(xiàn)象。這說明,談話不僅要有思想性和哲理性,而且還要掌握一定的藝術技巧。筆者根據(jù)一些班主任的經(jīng)驗和本人的體會,就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藝術方法,談幾點淺見。
一、精心準備,有的放矢
當班主任確定談話對象后,談話前就要認真做好調(diào)研工作,“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要對談話對象的思想、心理、問題的原因以及社會、家庭等因素作些調(diào)查了解,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根據(jù)“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道理,制訂談話方案,選擇恰當?shù)恼勗挿绞?。如果不知道談話對象矛盾的原因和心理活動就沒有針對性,甚至會越談越遠,不但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會增加新的矛盾。
筆者對此進行了多年的跟蹤研究,認為:
1、與后進生談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
后進生往往有一種自卑心理,因而情緒低落,對老師常表現(xiàn)出防御心理,與這些學生談心,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抬起頭來走路,樹立自信心。比如:一位同學,由于父母離異,繼母對她又很不關心,經(jīng)常為一點小事而責罵她,使她意志消沉,也喪失了信心。為此,在與她談話中鼓勵她用自己優(yōu)異的成績和出色的表現(xiàn)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通過這次談話后,她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因此還請她家長來校了解她的進步情況,她的父親尤其為她驕傲,通過這件事也完全改變了她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變得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2、與中等生談話,要挖掘其動力點
中等生總覺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拼搏精神差,缺乏前進的動力,對這類學生可采取“觸動式”談話,以“剛”克“剛”使其猛醒,但要注意的是,這種“觸動,要掌握分寸,注意火候,用富于哲理性的語言激勵他們,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
3、與優(yōu)等生談心,要找出其自省點
優(yōu)等生一般比較自信,也容易自負。有時看不到自身的缺點,與他們談話應運用“提醒式”,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含蓄地指出其不足。促使他們正確地評價自己,揚長避短,向新的目標奮進。
4、與失足學生談話,要激發(fā)其內(nèi)燃點
有一部分學生犯了錯誤,一蹶不振,產(chǎn)生了自暴自棄的心理。與這部分學生談心,應采用參照或進行“橫向式”與“縱向式”對比,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犯錯誤的原因和所犯錯誤的危害性,進而增強改過的信心。
二、把握談話時機,事半功倍
班主任找學生談話要捕捉談話時機,把握談話火候,精心選擇談話的時間、地點及場合。一般情況下,當問題未形成,矛盾初露時;當初次犯錯誤,產(chǎn)生悔恨時;當火頭已過,心平氣和時;當思想疙瘩解不開,易產(chǎn)生過激行為時;當屢遭不幸,需要安慰時;當內(nèi)心抑郁,需要排遣時;當取得成績,滿心歡喜,需要認同時;當遇到麻煩,一籌莫展,需要指點時,都是與學生談話的最佳時機。過早,時機不成熟“話不投機半句多”。過遲,時過境遷或事態(tài)已擴大,于事無補,悔之晚矣。前些年,鄰近某學校一女生因談戀愛,受到批評,晚自修后獨自跑到校外山坡上徘徊了一晚,第二天終因想不開而出了事。事后,她的班主任痛心地說:若當時能及時開導她,就不會導致這種結果了。
時間的選擇要根據(jù)工作安排情況及學生思想狀況與情緒表現(xiàn)。如學生情緒不穩(wěn),容易激動發(fā)火,此時不易談話。如學習太忙,學生也會心不在焉。地點、場合的選擇對個別談話尤為重要。一般而言,應選擇清潔、舒適的而不是雜亂無章、難以置身的地方;應選擇比較清靜易于定心,不受外來干擾的場所,應盡量避開人多的場合;應選擇學生感到親切、自在的地方;比較嚴肅的,應單獨找學生談,以引起重視。一般情況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或勞動時間甚至自習課時間,也可借故與學生同路,與其作非專題性交談。
三、專心傾聽,適時提問
被談話的學生一般都會先將情況向班主任訴說。這時,班主任應是學生最專注的知音。在聽學生說話時,絕不可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或??词直恚蛴檬种冈谧郎下唤?jīng)心地敲打。而要全神貫注,身體稍稍傾向說話人,這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和關心,也愿意將心里話告訴老師,有的學生是急性子,即使有傷害你的言詞,也要耐心地聽完,然后再說明你的看法。有的學生是慢性子,半天提不到正事,也不能著急發(fā)火,應點撥引導,適時地追問和插話,引導他盡快表述正題。在聽對方傾訴時,班主任不要急于下結論,若剛聽一兩句話就感情沖動,輕率下結論,往往搞錯。俗話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班主任需要冷靜與理智的態(tài)度,在聽的過程中進行分析判斷,抓住真實的、本質(zhì)的東西。
四、注意方式,講究藝術
“談話要注意自己的對象,點明問題也要根據(jù)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找學生談話時,若是該生性情豪爽,談話往往開門見山,直陳主題;若是自尊心、羞澀感較強的學生,往往采取委婉含蓄的技巧,讓人思而得之。現(xiàn)在的學生都有較強的自尊心,若是初犯錯誤,本人又有悔改之意,多采用委婉談話較好。正如培根所說:“交談時的含蓄和得體,比口若懸河更可貴”。曾有一位學生在宿舍只講究自己干凈,而不顧他人的衛(wèi)生,造成同學對他意見很大。找他談話時,采用的是講同班另一位同學處處幫助他人,同學們也十分樂意幫助他的事例來引導他。同時,也表揚了他愛清潔的好習慣,希望他能帶動大家將寢室的衛(wèi)生搞好,從頭至尾,沒有一句責備他的話。后來,他主動幫助別人整理內(nèi)務,贏得了大家的好評。在談話的語言技巧上,班主任還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要清晰明確,通俗質(zhì)樸,簡潔精當。若說話詞不達意、吞吞吐吐、模棱兩可,會使學生失去對你的信任感,增加談話的難度。
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唐代詩人白居易云:“動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熾熱的感情,真摯的語言,才能使被談話者感到可親。切忌在談話時,表露出不耐煩神情。老師皺一皺眉頭,學生有時都會敏銳地產(chǎn)生一種被輕視的感覺,從而引起對立情緒。因此,班主任在談話時要有一點“人情味”。這樣容易很快和學生溝通感情。曉之以理,就是擺事實,講道理。記得有一次,發(fā)現(xiàn)一名學生有早戀傾向,就把他找到了辦公室。沒有直接批評他,而讓他品嘗了一個小李果,問他什么滋味,他皺著眉頭說:“又酸又澀?!蔽矣肿屗穱L成熟的李果,問他感覺如何,他答道:“又香又甜,非常好吃?!蔽乙姇r機已到,問:“為什么?”他答道:“因為小李果還沒有成熟,吃起來自然又酸又澀了?!蔽医又f:“中學生談戀愛就像吃小李果一樣,過早地品嘗它,只能是又苦又澀,自食苦果,待到它成熟的時候再去吃,才能香甜可口?!睂W生恍然大悟,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教育。在我的啟發(fā)下,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最終考上了名牌大學。這樣的方式技巧學生都比較容易接受,覺得教育者既是良師又是益友,產(chǎn)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之功效。由此可見,說服學生,做學生思想工作,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理交融,方能奏效。
總之,教育學生是一項十分艱苦細致的工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師生談話的作用,是班主任的一項基本功。認真研究談話藝術,讓談話成為溝通師生情感,激發(fā)學生心靈火花的重要途徑。
責任編輯: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