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 丹
高僧門下收有眾弟子,但能成為高僧接班人的人選卻難以定奪。
一天,大弟子當(dāng)仁不讓地請教師父,我怎么樣才能成為像您一樣的高僧呢?高僧反問,那你首先得告訴我,你為什么想成為像我這樣的僧人呢?大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因?yàn)槟粮邿o上、受人敬仰,誰都想得到這些。高僧同樣不假思索地告訴他,你永遠(yuǎn)成不了像我這樣的僧人。
二弟子也問師父,我怎么樣做才能成為您的接班人呢?高僧反問,那你首先得告訴我,你為什么想成為我的接班人呢?二弟子思索片刻后回答,因?yàn)槟粌H仁慈博愛而且知識廣博,能成為您這樣的高僧,此生無憾。高僧也思索了片刻后說,你恐怕難以成為我這樣的僧人。
三弟子在一旁沉默不語,高僧頗感好奇,就問他,難道你沒想過和他們相同的問題嗎?三弟子雙手折合在胸前回答,恕弟子直言,我確實(shí)沒想過這個問題。高僧又問,那你平素都在思索什么?三弟子回答,我無時不在觀察師父,時常在想自己何時才能像師父那樣去對待眾生,至于別的弟子確乎沒有多想,請師父寬恕弟子的無追求。高僧聽后大笑道,何談寬???無欲者無憾!無欲者更無罪。
十幾年后,三弟子成了佛門的高僧,應(yīng)驗(yàn)了師父的話“無欲者無憾”?!盁o欲”絕非無追求,這里的“欲”是指個人私念和欲望。大弟子以“至高無上受上敬仰”為追求。二弟子以“仁慈博愛知識廣博”為目標(biāo),看起來比大弟子胸懷寬廣,但仍未擺脫個人私欲的束縛。而三弟子心無雜念,只想像師父那樣去慈悲待人,博愛眾生,進(jìn)而學(xué)得真經(jīng),理所當(dāng)然地成為高僧的繼任者。
“無欲”是一種境界,因?yàn)椤氨诹⑶ж?,無欲則剛”;“無欲”者心胸廣博,因?yàn)椤昂<{百川,有容乃大”。無欲者確實(shí)無憾!
開心摘自《心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