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方 乙常青
【導引】
汪國真的詩淺顯易懂,富含哲理,節(jié)奏感強,充滿青春活力,讀后總會給人深刻的啟迪。他的詩都是“小詩”,愛與哲理是他詩文的主題,抒情寫意,說物明理,讓人振奮。在未來,他的詩將繼續(xù)鼓舞人們拼搏人生,奉獻社會。
【一號美文廳】
我就是我
每一個春天
都是送給花朵
每一個機會
都是送給你我
每一個明天
都靠今天把握
每一個成功
都蘊涵著執(zhí)著
我就是花朵
在春光里開放
我就是我
在追求中顯出生命的本色
賞析
“我”,珍惜春天;“我”,把握今天;“我”,憧憬明天。因為執(zhí)著,“我”獲得了成功。詩中運用“花朵”的比喻展示了“我”的美麗與活力,這就是“我”生命的本色。詩歌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形象,語言振奮人心,能夠激發(fā)人們?yōu)槔硐攵e極進取,奮發(fā)圖強的信念。
【二號美文廳】
跨越自己
我們可以欺瞞別人
卻無法欺瞞自己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個謎
向上的路
總是坎坷又崎嶇
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賞析
年輕時,誰都有過浪漫的情懷,有過超凡的勇氣??墒请S著歲月的流逝,隨著經(jīng)歷的坎坷與艱辛,又有幾人能保持那份情懷,那份浪漫?你可能有過欺騙別人的經(jīng)歷,但你卻無法欺騙自己。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讓心靈永葆青春,你就跨越了高山,達到了至高至美的境界。詩歌在對比中彰顯理趣,含蓄地告訴人們要保持本真。
【三號美文廳】
我喜歡出發(fā)
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
怎么能不喜歡出發(fā)呢?沒見過大山的巍峨,真是遺憾;見了大山的巍峨沒見過大海的浩瀚,仍然遺憾;見過了大海的浩瀚沒見過大漠的廣袤,依舊遺憾;見了大漠的廣袤沒見過森林的神秘,還是遺憾。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濤,大漠有風沙,森林有猛獸。即便這樣,我依然喜歡。
打破生活的平靜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種屬于年輕的景致。真慶幸,我還沒有老。即便真老了又怎么樣,不是有句話叫老當益壯嗎?
于是,我還想從大山那里學習深刻,我還想從大海那里學習勇敢,我還想從大漠那里學習沉著,我還想從森林那里學習機敏。我想學著品味一種繽紛的人生。
人能走多遠?這話不是要問兩腳而是要問志向;人能攀多高?這事不是要問雙手而是要問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熱血給自己樹起一個高遠的目標。不僅是為了爭取一種光榮,更是為了追求一種境界。目標實現(xiàn)了,便是光榮;目標實現(xiàn)不了,人生也會因這一路風雨跋涉變得豐富而充實。在我看來,這就是不虛此生。
是的,我喜歡出發(fā),愿你也喜歡。
賞析
什么也阻擋不了“我”前進的腳步,因為前面有美景等著“我”去欣賞。勇敢地出發(fā),我們就會看到“巍峨的大山、浩瀚的大海、廣袤的沙漠、無邊的森林”。這些能教會我們深刻、勇敢、沉著和機敏。勇敢地出發(fā),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豐富而充實,就會變得更加精彩而輝煌。文章充滿昂揚的斗志和奮斗的熱情,給人以巨大的精神感染力。
【四號美文廳】
走向遠方
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走向遠方是為了讓生命更輝煌。走在崎嶇不平的路上,年輕的眼眸里裝著夢更裝著思想。不論是孤獨地走著還是結伴同行,讓每一個腳印都堅實而有力量。
我們學著承受痛苦。學著把眼淚像珍珠一樣收藏,把眼淚都貯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那一天,哪怕流它個大海汪洋。
我們學著對待誤解。學著把生活的苦酒當成飲料一樣慢慢品嘗,不論生命經(jīng)過多少委屈和艱辛,我們總是以一個朝氣蓬勃的面孔,醒來在每一個早上。
我們學著對待流言。學著從容而冷靜地面對世事滄桑,“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便是我們的大勇,我們的修養(yǎng)。
我們學著只爭朝夕。人生苦短,道路漫長,我們走向并珍愛每一處風光,我們不停地走著,不停地走著的我們也成了一處風光。
走向遠方,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我們從星星走成了夕陽。
賞析
人生的道路難免崎嶇不平,奮斗總要經(jīng)歷艱辛,好男兒志在四方。走向遠方,去追尋我們心中的夢想。在追尋的路上,我們要學著承受痛苦,學著正確對待誤解,對待流言,這樣,我們的腳印才會堅實而有力量。人生短暫,我們應該不停地前進并珍愛每一處風光,我們應該奏響人生的華美樂章,讓世界知道我們自己也是令人矚目的好風光。
【五號美文廳】
山高路遠
呼喊是爆發(fā)的沉默
沉默是無聲的召喚
不論激越
還是寧靜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遠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遠方
如果大山召喚我
我就走向大山
雙腳磨破
干脆再讓夕陽涂抹小路
雙手劃爛
索性就讓荊棘變成杜鵑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賞析
山高路遠,方顯奮斗者的本色。大山的召喚就是命令,奮斗者義無反顧地走向大山?!半p腳磨破”“雙手劃爛”“夕陽涂抹小路”“荊棘變成杜鵑”等詩句顯示了奮斗者進取、執(zhí)著、不畏艱險、樂觀、自信的態(tài)度。詩歌語言淺顯平易,議論中包含深刻的哲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形象、含蓄地指出奮斗的艱辛,且永無止境。整首詩給人知難而進的精神力量。
【六號美文廳】
我不期望回報
給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報
如果付出
就是為了有一天索取
那么,我將變得多么渺小
如果,你是湖水
我樂意是堤岸環(huán)繞
如果,你是山嶺
我樂意是裝點你姿容的青草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
但一定可以
使自己崇高
賞析
這首詩很好地詮釋了“付出永遠比得到愉快”這句名言。一味索取者是渺小的,無私奉獻者是偉大的。堤岸樂意環(huán)繞湖水,青草樂意裝點山嶺,這就是奉獻,這就是一種偉大的品格。成為偉人是不容易的,但做一位心靈崇高的人是可以達到的。不期望回報,每個人都是崇高的。本詩卒章顯志,結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七號美文廳】
感 謝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
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
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
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賞析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父母、老師、同學、朋友,以及大自然的一切,給了我們太多,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心存感激。“想收獲一縷春風”,“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想捧起一簇浪花”,“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想擷取一枚紅葉”,“卻給了我整個楓林”……詩歌運用生動的語言,相同的句式和鮮明的對比告訴人們:人生在世要心懷感激、知恩報恩,更要注重以愛換取愛,使人間因愛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