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儉
新課程突出了學科教學要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故此,學科教學便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而語文學科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高度統(tǒng)一的學科,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一、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為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礎
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以權威者自居,訓斥學生:要尊重學生,平等待學生?!皫煵槐刭t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在課堂上要營造出和諧、民主、自由、寬松的教學氣氛來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我經常和學生這樣說:“你們既然承認老師是你們的朋友,那我們之間就沒有隔閡了。朋友之間有什么說什么,想到什么說什么,有道理就行。老師做得不夠的,你們幫我指出:你做得不好的,老師幫你糾正,以誠相待才是關鍵。錯了有何妨々在朋友面前出點錯不害羞,反而有益,因為朋友會真心幫助你。”因此他們在課上回答問題是完全不拘束的,膽子特別大,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沒有了心理負擔,思考的環(huán)境也輕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營造了一個積極的、互相幫助的、關懷的環(huán)境,不管你以何種身份去接近學生,相信學生的心理負擔也就不存在了,各種學習活動也能順利開展了,并且,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愛,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感化,為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了基礎。
二、充分挖掘語文教材潛在的心理教育因素,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也是切實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真正樹立了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就會發(fā)現(xiàn)語文課本處處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機。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內容表現(xiàn)了對祖國的愛,對民族的自豪感和尊嚴感,對社會勞動和公共事務的義務感,對社會集體的榮譽感,對同學的友誼等,而這正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如蘇教版教材第十一冊中的《長江之歌》,就是表達了對我國第一大河——長江的熱愛、依戀和贊美,從而激起了學生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蘇教版教材中的《盧溝橋的獅子》,這篇課文介紹的都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盧溝橋的獅子令人嘆為觀止,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學生為這些寶貴的歷史遺產而驕傲,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審美感是一種與人的審美需要相聯(lián)系的一種高級社會情感。小學語文教材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感的課文舉不勝舉。有的課文表現(xiàn)自然環(huán)境的美,如蘇教版教材《鼎湖山聽泉》,描寫了鼎湖山千姿百態(tài)的泉水,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好:有的課文表現(xiàn)了人格美,如《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一文所表現(xiàn)的就是革命前輩那種寬容、慈善待人的品格。
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教育的過程,蘇教版教材中《海倫·凱勒》一文敘述的就是她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和頑強的毅力,這樣的課文舉不勝舉,這些人物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學了課文后,可讓學生寫篇讀后感,感受海倫·凱勒微笑面對人生,與命運頑強搏斗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寫作教學是滲透個性教育的最佳機會,在寫作教學中及時發(fā)現(xiàn)、恰當肯定、正確鼓勵、積極引導都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滲透。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目前在校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家庭和社會原因,許多學生養(yǎng)成自私、唯我獨尊的不良性格,對此,我在教學中組織學習小組,采取合作式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之間交流合作。這樣既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又鍛煉了語言的表達能力:還學會了與人合作。關心他人,為他們今后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還促進了他們對知識技能的學習。
自信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它能將人的一切潛能充分調動起來,可以激發(fā)較高的水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并達到最佳狀態(tài)。在教學中應給學生多一點理解和尊重,多一點關愛和信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說“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難”,并創(chuàng)造機會,適當降低難度,使他們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如,一次學習小組匯報成果時,其中一名學困生,在其他成員都作了精彩發(fā)言后,輪到他發(fā)言時怕說錯了,同學們會取笑他而不敢說。這時,我對他說“別害怕,你一定行”,“別緊張,你再想一想”。同時,又讓全組學生鼓掌鼓勵他,對他說:“我們全體同學相信你一定行。”適時我再降低要求,讓他先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后,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使他受到了極大的鼓舞…這樣使他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信心。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滲透不僅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教育的過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過程。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學目標,同時注意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精心進行教學設計,適時滲透心理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責任編輯:曾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