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思
自從索馬里海盜事件引起全球注意后,我就想到了中國成語“盜亦有道”這四個字。
說到“盜亦有道”,語出《莊子》。古時有個叫柳下跖的是大盜,故又名盜跖。他的弟兄問跖說:“做大盜也有法則嗎?”跖說:“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有法則。做大盜怎能沒有法則呢?憑空能猜出屋里儲藏著多少財物,這就是圣;帶頭先進入屋里,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就是義;酌情判斷能否動手,就是智;分贓均勻,就是仁。不具備這五種素質(zhì)而想成為大盜是不可能的。”瞧,幾千年前的盜就給他的后世子孫制定了盜的“論語”。
清乾隆年間,秀州府崇德縣令章清是個滿腹經(jīng)綸的讀書人,為官清正廉潔,縣里被治理得井井有條,治安環(huán)境良好。但鄰縣卻盜案不斷,鬧得人心惶惶。為加強鄰縣的治安,章清被調(diào)到那里當縣令。章清到任后,盜賊銷聲匿跡。任期滿后,章清雇船,離任返鄉(xiāng)。章清與送行的百姓一一道別。
這時忽然眼前人影一閃,章清架在鼻梁上的那副近視眼鏡竟不翼而飛。當晚,船停泊在一個與鄰縣交界的小鎮(zhèn)上過夜。真是禍不單行,第二天,章清又發(fā)現(xiàn)船中的十只大木箱也被盜了。想這章清是一清官,并無家產(chǎn),只得讓船前行。不想三天后,當章清回家登岸,但見自己丟失的大木箱放在岸邊,箱頂還有一書信,離岸時丟失的眼鏡則放在信上。章清拆信,信上寫道:
“章大人:
我們是一幫盜賊,你在任時,我們慕你清正廉潔的名聲,從未在你管轄的縣境內(nèi)行竊。但是,你離任時竟帶走十只沉重的大木箱,不由得使我們對你表示懷疑。于是,我們先竊眼鏡再盜木箱,給你點顏色看看??煞樗心鞠?,你的財產(chǎn)除了書還是書,所有的積蓄尚不足三十兩紋銀。人們常說,一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赡惝斄硕嗄甑目h令,仍一貧如洗??磥砟愕拇_是個清官,我們先前多有冒犯,實在抱歉,故特將竊走之物完璧歸趙,還望大人海涵。”
原來如此!章清感慨萬千:“真是盜亦有道呀!”
我想起了又一樁故事。當年在拍攝王鐵成主演的故事片《周恩來》時,劇組在某地遇盜,但這些盜聽說是給周總理拍故事片時,便一路“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