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燁
筆者在日本留學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日本女人從初中生到80多歲的老嫗上學上班、上街購物、節(jié)日游園前都要精心打扮一番,而且越老化妝越講究,大街上幾乎看不到素面朝天的女人。一個日本朋友風趣地說:“女人化妝就像吃飯、穿衣一樣普遍,不化妝就像裸奔出門一樣?!边@雖有些夸張,卻說明她們非常在意化妝這事。
漫步日本大學校園,筆者從化妝上就可以很快分辨出中國留學生和日本學生。那些濃妝艷抹的或者干脆不打扮的大都是中國留學生,而化妝很到位、給人很有親和力感覺的一般是日本學生。對此,有人會以為,國人不愛化妝和日本化妝的普遍性只是一種生活習慣的差異,但實際上這反映了中日兩國文化和心理上的一些根本差異。
筆者認為,國人不愛化妝始于國人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瘖y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數(shù)女性的答案是為了更漂亮,為引起別人的注意,或為了工作、生意的需要。很多老人拒絕化妝的理由是:“我又不找對象,化妝有什么用。” 大部分中國女人去超市買點菜是不會刻意打扮一下的,她們會認為這是浪費金錢和時間。與此相比,日本人則有一種“完美主義”情結(jié),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時強調(diào)生活情趣,化妝就是生活情趣的一種表現(xiàn)。我的幾位日本朋友就能根據(jù)出席活動的不同,搭配相應妝容,當她們的美麗得到眾人的認可時,她們也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國人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崇尚共性、不事張揚的群體,以內(nèi)斂為美,注重內(nèi)在而輕視表面,因此化妝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就是彰顯和他人的不同,容易被周圍的人看成 “出位”,這種氣氛彌漫開來自然形成了化妝這個小問題的惡性循環(huán)。日本過去的大多時間受中國影響,他們也害怕被身邊的人甩出原來已建立起來的“圈子”。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就明確闡述了“圈子”對日本社會的重要性,認為日本人一生都在謹慎地生存并試圖平衡地遵守各個“圈子”,演繹著自己的不同角色。不過,明治維新以后,日本國內(nèi)對于個性張揚十分寬容,對于個人的思想智慧更加重視,思想的多元帶來文化的多元、價值觀的多元,化妝成為個人范疇的一件事情,并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F(xiàn)在一些日本女孩的“雷人”化妝(例如像cosplay),已經(jīng)超過了歐美這些現(xiàn)代化妝技術發(fā)源地的水平,日本儼然成為全球化妝界的又一中心。
中國、日本自古都是講究禮儀的文明之邦,中國古典文學里有“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這一正在化妝的年輕女子形象,日本《源氏物語》、《枕草子》中有類似的女子化妝的描寫。在21世紀全球化的今天,日本民族把化妝當作女人是否有修養(yǎng)的一種判斷標準,表達了對別人的尊重的信息,更是提升自己自信的一種方式。筆者認為,這符合時代趨勢和潮流,應該被提倡,而中國人在此方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ㄗ髡呤潜本┟襟w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