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麗穎
錢塘江大潮,是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這天浙江海寧一帶的自然奇觀。自南宋開始,這一天就已經(jīng)成為觀潮節(jié),就有在這一天大家云集此地觀潮、弄潮的習(xí)俗。錢塘江里不但有龍王這樣的常見水神,還有兩位凡人所化的潮神。他們就是主管前潮的伍子胥和主管后潮的文種。
說起伍子胥和文種,在春秋時期的中國歷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兩位潮神共事兩千余年未見不合傳聞,可見合作愉快。只是在歷史上的他們,在活著的時候卻分別是吳越兩國的重臣,地地道道的老對頭。
伍子胥是楚國太傅伍奢的小兒子。這樣的出身,為什么最后會成了帶著吳國攻打楚國的將領(lǐng)?當時楚國國君楚平王為太子建聘娶秦女為妃,誰知秦女美貌,楚平王色欲熏心,把兒媳婦變成了自己的嬪妃。秦女為楚平王生下了兒子軫,平王喜歡這個兒子遠遠超過喜歡太子建。于是楚平王意欲將太子建殺了。太子建得到消息成功脫逃,他的太傅伍奢一家卻未能幸免,只有次子伍子胥逃出。伍子胥到了吳國,成為吳國公子光(即吳王闔閭)的親信,是公子光刺殺吳王僚的重要謀臣,為公子光奪得吳國王位立下了大功,所以自然就成了吳國的重臣。
此后伍子胥一門心思地為吳國效命,以覆滅楚國、報父兄之仇為人生理想。終于在公元前506年率吳軍攻入了楚國都城郢。那時候楚平王早已死了,在位的楚昭王(即秦女所生的軫)棄國出逃。楚國雖然滅了,伍子胥卻覺得自己這個仇還報得不夠到家,于是不但派兵追殺楚昭王,而且還掘開了楚平王的墳?zāi)?,在他的尸體上足足打了三百鞭才完事。
吳王闔閭死后,其子夫差即位。伍子胥又輔佐夫差攻打越國而大獲全勝。然而夫差并沒有采納伍子胥滅亡越國的建議,而是將越國變成了屬國,后來又把俘虜?shù)脑酵豕篡`夫婦給放回了越國。此后夫差繼續(xù)四處征戰(zhàn),成為一代梟雄,卻沒有防備越國一直在自己的眼皮下面壯大勢力。伍子胥再三就此事進諫,反而惹怒了夫差,終于在公元前484年被賜自盡。臨死的時候,伍子胥對門客說:“我死了以后,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懸掛在城門上,讓我看看越國是怎樣滅亡吳國的?!蔽樽玉闼篮螅倪@番話也傳了出去,夫差大怒,將他的尸體裝進馬皮袋,拋入了錢塘江中。
相比伍子胥,文種的履歷很簡單。文種和伍子胥一樣是楚國人,只是他效命的是越國,當然也就是專和伍子胥過不去的人。當初夫差之所以沒有采納伍子胥滅越國的諫言,就是因為這位越國的文種大夫重金賄賂吳國另一重臣伯嚭。文種不但挽回了越國滅亡的命運,而且在重振越國的過程中,還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后越國滅吳之戰(zhàn),也有他的運籌帷幄。然而越王勾踐是個疑心很重的人,因此在越國滅吳以后.他派人給文種送去一把劍,說:“你有九種兵法可以滅亡敵國,如今只用了其中三種就已經(jīng)滅了吳國。剩下的六種,希望你帶去給越國的先王們,讓他們戰(zhàn)勝吳國的先王?!蔽姆N只好自殺。
文種死后,錢塘潮神的故事也正式拉開了序幕。據(jù)說,伍子胥雖然已經(jīng)死去多年,又有吳國人為他在江上立廟祭祀,但這位脾氣暴躁的將軍卻始終魂魄不散,怨氣難平。當他聽說老鄉(xiāng)文種也被君主忘恩負義害死的消息后,不禁大起惺惺相惜之意,便涌起大潮,直沖文種的墓地,將他也帶到了海上。這對生前的仇人從此成了死后的知己,駕浪江海之間,一起做了錢塘江的潮神。
迎奉潮神以及弄潮的習(xí)俗,引發(fā)了后世不少悲歡離合的故事,更“造就”了另一位神仙,她就是東漢時的孝女曹娥。曹娥是浙江上虞人,她的父親名叫曹盱,是一位鄉(xiāng)間巫祝,例必參加每年舜江上的迎潮神祭祀活動。不幸的是在曹娥十四歲這年的五月初五,曹盱駕船迎潮神的時候溺水,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曹娥沿江號哭十七天后投江尋父。又過了三天,人們才看見曹娥抱著父親的尸體浮出水面。曹娥死了,曹盱卻免去了為魚蝦之食的身后苦難。
恪盡孝道是最為人稱頌的品德,曹娥的事跡遂轟動朝野。漢桓帝敕封曹娥為孝女,為她建廟立碑,那段江面也改稱曹娥江。自宋朝以后,曹娥還屢屢被追封為夫人,曹娥廟香火興旺,曹娥從此也就成了一方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