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陽
摘要鋼琴的演奏,需要大量的演出經驗的積累,包括舞臺經驗的積累、學習經驗的積累、對聲音控制能力的積累、豐富的音樂知識的積累等等,都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鋼琴教學心理素質培養(yǎng)
鋼琴教學在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已經趨于成熟,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也逐步完善,可是多年來,一直困擾著鋼琴教師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問題。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發(fā)現,許多學生平時在課堂上、或者是自己練習的時候,一般都能做到比較熟練的完成作業(yè),能夠把握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意圖,可是每當在老師跟前或一上臺就不知所云,出現“大腦一片空白、手指頭不聽使喚”、“雙手哆嗦、四肢冒汗”的現象。這就是由于心理素質不好所造成的一種恐懼心理,由于心理的恐懼,失去了正常的演奏狀態(tài),使音樂思維出現暫時的停頓,不能完整地表現音樂,制約了學生的水平發(fā)揮,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生喪失學習鋼琴的信心和興趣,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因此,我們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調節(jié)能力。那么,學生應該怎樣克服這種恐懼心理?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質呢?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對于一個學習演奏藝術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個人在臺上或者在上課時出現一次失誤,就可能會在他的心理留下一個陰影,如果出現多次失誤,對一個彈奏鋼琴的人來說就是十分嚴重的問題:造成一到上課就緊張,一提到上臺就恐慌的地步,要想讓他在外人面前彈奏一曲比登天還難,這樣子能學好鋼琴嗎?反之,如果這個人由于準備充分,必然對自己的演奏有足夠的信心,上臺或上課就會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這次的演出或上課必然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取得圓滿的成功,我們平時所講的“藝高人膽大”充分在這里得到體現。所以,除了解決彈奏技術上的技能技巧外,還應考慮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可從學生的一點點很小的進步給予夸張性的肯定和表揚。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一種和諧,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哪怕學生的進步是很小的,甚至沒有什么進步,都要視其學習態(tài)度的好壞來判斷,如果他的確用心去練習而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就不能一味地生氣,千萬不能動不動就訓斥,把學生那一點點的學習熱情、一點點自信心都給撲滅了,要多以鼓勵為主,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培養(yǎng)良好的應變能力
平時準備得再充分,再細致,再有條理,臨場都有可能出現突發(fā)性的情況,這就需要演奏者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平時練習的感覺和實戰(zhàn)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就像運動員平時的練習成績在大賽中發(fā)揮不出來一樣,在這方面每一個學習鋼琴的人都有體會,人的心理素質各有千秋,這個人容易興奮、那個人過分壓抑、這個人容易緊張、那個人容易放松。如此種種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訓練。
應變能力大多來自于豐富的演奏、演出經驗,這種經驗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教會學生去積累,許多演奏家上臺演出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小錯誤,但大師們都是靠強有力的應變能力把這些小錯誤掩飾得天衣無縫。據說有一位鋼琴家在一次音樂會的演奏中一上臺就把原譜完全忘記,他在臺上進行了長達近十分鐘的即興演奏后才找到了原譜的音,很自然地過渡到原譜上,這一長達十分鐘的即興演奏沒有影響演出反而使音樂會增色不少,音樂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學生每上一節(jié)課、都是他的一次演奏鍛煉的機會,哪怕他對一首樂曲彈得還不夠成熟,但只要他已能把譜子背熟,掌握了基本技術,對樂曲有了初步的認識,就要求他完整地演奏,教師一定要耐心聽完,千萬不要任意去打斷學生的演奏,以至破壞他完整演奏的習慣,要讓學生知道不論是上課還是演出,第一任務就是完整地把曲子演奏完,養(yǎng)成不輕易放棄的習慣。
培養(yǎng)強烈的表現欲望和激情
前面提到的鋼琴的演奏是一種表演性的藝術,不論你在琴房里練得如何,它都需要在觀眾面前給予展示,要有強烈的表現欲望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水平。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如果他的某一方面的才華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和贊賞,那么他就會有一種想在別人面前展示一下的欲望,這就是表現的欲望。有了這種表現欲望的人其心理素質非常的好,他怕的不是別人看他演奏,而是怕別人不看他,人越多他的情緒就越高,那種在別人面前表現的欲望就越強烈,其演出的效果就不言而喻。
要培養(yǎng)這種表現欲望需要教師在各方面都給他方便,要讓學生多見“世面”,不但要經常進行小范圍的觀摩,還要進行廣泛的藝術交流,不只是在課堂上對幾個教師匯報,要在大廳中面對更多的聽眾。讓他們感覺一種藝術的氛圍,觀眾的掌聲就是很好的催化劑,讓他從聽眾的掌聲中領略成功的歡欣,感受自我的價值。平時就要求學生不要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琴房中,廣闊的舞臺才是施展身手的地方,哪怕是練琴也要有一種如同演出的沖動和激情。
演出當中難免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失誤,我們也應當正確對待,失敗乃成功之母,對于這次的失敗,我們權當是又一次的鍛煉,吸取經驗教訓,為下一次演出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任何場合中,最為重要的還應該有自我意識,放松心情,以飽滿的情緒去完成每一個音。當然,在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表現欲望的同時,還要時刻注意掌握分寸,對于本身就比較熱情且容易沖動的學生反而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表現不宜過分,表現的尺度要把握好,不能養(yǎng)成一種驕傲自大的不良習氣,這將造成他目空一切、目光短淺,認識問題膚淺,理解問題不透徹等毛病。
培養(yǎng)嚴格的讀譜、背譜習慣
要彈奏好一首鋼琴作品,除了前面談到的幾個必要的因素,準確地演繹作品還需要培養(yǎng)嚴格的讀譜和良好的背譜習慣。許多人對這個問題認識不清,他們拿到一首新作品時,非常專心、非常快地就能把音符全部“摸”出來??墒蔷毩曇欢螘r間后,還是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不是他們練習得不刻苦,也不是他們的能力不夠,而是沒有掌握練習的要領,完全是盲目的練,最大的問題就出在讀譜不仔細,首先是不重視指法的運用,在練習中指法的練習隨意性太大,沒有一個固定的合理的指法,每一遍的指法都不相同,這是很不科學的練習法。其次就是不愛背譜,有了一定基礎的學生,其視奏能力大有提高,根本不愿意花精力去背譜,眼睛始終離不開眼前的樂譜,彈出的東西生硬,沒有音樂。這兩種結果往往是彈出來的曲子不是不符合樂曲風格,要不就是彈得極不流暢,漏洞百出,如果不及時為學生糾正的話,最終會在演出的關鍵時刻出現差錯,由于平時的記憶模糊,記憶信號一但出現停頓,將導致演出失敗。有了平時的完美彈奏才能有演出,匯報時的好效果。
克服一切雜念、用心去演奏
學生不論是演奏還是上課,專心致志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清醒的頭腦才能彈出清晰的音樂。凡是與和諧演奏狀態(tài)相違背的一切因素都要排除,這些因素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一種是過高地要求自己,過分地重視成績的好壞,過分地看重分數,心里相互攀比的心理因素等;一種是過多考慮周圍的一些人的想法,如不想辜負老師、家長的希望等,一種是有過一兩次失敗的經歷,上了臺后顧慮重重,失去了常態(tài),無法發(fā)揮自己應有的水平;一種是思想上的放松,事先準備得不充分,沒有一個清醒的頭腦,一旦出現一點小錯誤就手忙腳亂,結果是越慌越亂、越亂就越慌,以上幾種情況都是導致演出的失敗的原因。
其實以上的這幾種“雜念”是完全可以克服的,首先,學生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無可厚非,但事情總是客觀的,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兩次的失敗也不能代表今后的失敗,要學會把成功變?yōu)檫M步的催化劑,把失敗當成是經驗的積累;其次,教師、家長不要給學生施加壓力,學習的好壞和演出成功都不能說明學生不好,只要是認真努力的去做了,就是出了什么狀況,老師、家長都應該正確看待,學會排除一切“雜念”有利于演出的成功。
培養(yǎng)和積累演奏經驗
鋼琴的演奏,需要大量的演出經驗的積累:舞臺經驗的積累、學習經驗的積累、對聲音控制能力的積累、豐富的音樂知識的積累等等,都需要作為教師的人去幫助學生去完成,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的登臺演奏機會??梢酝ㄟ^不定期的小組課,小組觀摩、集體觀摩,社會公益性演出,音樂會演奏等活動讓學生從中積累演奏的經驗。但切忌盲目行動,不論是哪一種活動,必須有充分的準備,有目的去鍛煉。盲目上臺的結果是一旦出現“拋錨”的現象,將會給學生心理增加不必要的負擔,造成不良的條件反射,留下一片陰影,將使這些活動失去他本來的意義。
綜上所述,演奏的心理一個復雜心理活動過程,良好的演奏心理的培養(yǎng)是多元化的繁雜的過程,這里談到的并不全面,還需要廣大的鋼琴教育者和學生共同努力探索。要在教學中不斷地總結經驗,細心體驗各種各樣的心理狀態(tài),把鋼琴教學更深一步提高只有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音樂老師,才能使我們的鋼琴教學事業(yè)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