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坦克“銳變”重型裝甲輸送車

      2009-09-15 09:08
      坦克裝甲車輛 2009年10期
      關鍵詞:阿奇火力坦克

      小 熊

      提起坦克大國,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俄羅斯這個曾經(jīng)擁有世界上最大裝甲集群的國家。但以色列,這個以六芒星為標志的國家,其領土才真真正正是用坦克履帶碾出來的。就像蘇/俄的紅色鐵流成名于二戰(zhàn)一樣,大衛(wèi)王的鐵騎因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以色列獨立戰(zhàn)爭)到第五次中東戰(zhàn)爭(加利利和平行動)而揚名天下,這五次戰(zhàn)爭不僅確立了以色列在中東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且使以色列裝甲部隊由最開始的“雜牌軍”發(fā)展到了坐擁4000多輛主戰(zhàn)坦克和10000余輛裝甲車的勁旅。隨后,以色列的坦克設計和發(fā)展自成一脈,不同于蘇式也不同于美式,其自行設計生產(chǎn)的“梅卡瓦”坦克,也是大國中唯一發(fā)動機前置和極度重視防護性能的現(xiàn)役坦克。在21世紀的今天,以色列與俄羅斯都不約而同地發(fā)展了自己的由坦克改裝的重型裝甲輸送車,這就是下面我們要介紹的“納美爾”和BTRT。鉆,漫天飛舞的RPG使裝甲部隊一不留神就會成為活靶子。在這種隱藏的殺機下,“梅卡瓦”主戰(zhàn)坦克的防護力也許能夠應付,但對于像M113這類裝甲車來說,在城市環(huán)境下作戰(zhàn)就有點過于危險了。因此,以色列軍方希望能夠配備具有相當裝甲防護能力的戰(zhàn)斗車輛。而此時的以色列為負擔裝甲部隊的軍費就已經(jīng)很頭疼了,沒有閑錢來開發(fā)全新的裝甲輸送車,于是“梅卡瓦之父”——“梅卡瓦”系列主戰(zhàn)坦克的設計師塔爾少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何不能用坦克的底盤改裝呢?這樣一來可以將庫存的老舊坦克充分利用,二來不僅減少了經(jīng)費而且能夠統(tǒng)一后勤。于是,以色列開始將英國“百人隊長”主戰(zhàn)坦克改裝成了“納格瑪喬恩(Nagmachon)”裝甲人員輸送車,隨后又推出了“納格瑪喬恩”的改型——“納克帕丹”裝甲人員輸送車,配備給戰(zhàn)斗工兵部隊。

      除了英國的“百人隊長”和美國的M48等西方坦克,在歷次中東戰(zhàn)爭中,以色列還從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繳獲了大批的T-54/55坦克。既然英美的坦克可以改進,那么這些蘇式坦克沒理由在約旦河的彼岸水土不服。1982年,以色列尼姆達(NIMAD)公司開始研制一種基于T-54/55的新型裝甲戰(zhàn)車。1989年,該車裝備以色列裝甲步兵部隊,被命名為“阿奇扎里特”(Achzarit,希伯萊語意為“惡婦”)重型步兵戰(zhàn)車。在“阿奇扎里特”身上,“防護第一”的思想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由于采用了主戰(zhàn)坦克的底盤,“阿奇扎里特”的裝甲比其他步兵戰(zhàn)車更加強悍,但以色列人大概覺得這樣還不夠,又在車體前部加上了復合裝甲,而車體的兩側則安裝有被動裝甲板。在所有裝甲板安裝完畢之后,“阿奇扎里特”的戰(zhàn)斗全重達到了44噸(拆除了炮塔后),居然比一輛標準的T-54/55還重6噸!“阿奇扎里特”列入現(xiàn)役之后,就頻頻在城市戰(zhàn)斗中亮相,從黎巴嫩到耶路撒冷,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其中2002年在拉馬拉對巴勒斯坦首腦阿拉法特官邸的那次圍攻中,它用身子一次又一次地撞擊官邸圍墻的形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嘗到了改裝的甜頭后,以色列軍方自然對這條“坦克改戰(zhàn)車”之路青睞有加。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技術積累之后,以色列的坦克改裝工程如魚得水——不僅改裝自己的庫存坦克,還將改裝技術作為服務包,作為以色列軍火外貿(mào)的一個組成部分。2004年,以色列又開始設計新型的重型裝甲輸送車,而被選中的則是“梅卡瓦”MK1型主戰(zhàn)坦克的底盤。

      計劃的初始階段,新型重型裝甲輸送車被以色列軍方命名為“Tigress”(雌虎)。黎巴嫩沖突結束后的2006年10月,以色列開始批量生產(chǎn)這種新型裝甲輸送車,并將其重新命名為“NAMER”(取自NAgmachon“納格瑪喬恩”輸送車和MERkava“梅卡瓦”坦克的英文),音譯“納美爾”,希伯萊語意思為“黑豹”。與初始計劃不同的是,新車最終方案采用了“梅卡瓦”MK4的底盤,總重也因此達到了60噸,幾乎是裝甲人員輸送車中最重的一款。就像塔爾少將所希望的那樣——款真正的“徹底防護”裝甲車就這樣誕生了。

      俄羅斯東施效顰

      俄羅斯的裝甲車風格是自成一脈的,早在冷戰(zhàn)時期,蘇聯(lián)的裝甲輸送車體系就已經(jīng)和美國人分庭抗禮了。從BTR 40到BTR-90,蘇/俄系裝甲車以自己特有的輪式架構贏得了裝甲發(fā)展史上重要的一席之地。盡管蘇/俄系裝甲輸送車不乏“履帶黨”,但在輪式裝甲車蓬勃發(fā)展的情況下,專門開發(fā)的幾款履帶式裝甲輸送車無不草草收場。如果這個時候誰告訴伊萬們?nèi)舾赡旰笏麄儠砸陨腥藶榘駱樱烙嬎麄円欢〞Φ弥辈黄鹧?。畢竟,蘇/俄的裝甲部隊在歐洲大陸摧枯拉朽之時,以色列作為一個國家還未正式存在。

      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zhàn)爭爆發(fā),俄總參謀部的將軍們都多多少少地認為:這場戰(zhàn)爭不會持續(xù)太久。遺憾的是,他們都錯了,截至1996年8月30日,俄軍損失巨大,坦克、裝甲輸送車、步兵戰(zhàn)車和裝甲偵察車等被毀500余輛,車臣的鄉(xiāng)村與街頭徹徹底底成為了“裝甲墳場”。這次戰(zhàn)爭使俄軍官、將領和武器設計師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一個問題之上:如何使裝甲部隊有效地進行城市作戰(zhàn)?問題提出之后,所有人都開始試圖從已有戰(zhàn)例中尋求答案,早已在城市巷戰(zhàn)中摸爬滾打頗為嫻熟的以色列裝甲部隊,成了俄羅斯裝甲兵最好的老師。以色列將老舊坦克重新改裝成重型裝甲輸送車的做法,讓俄羅斯人眼前一亮。于是,位于鄂木斯克的運輸機械制造局瞄上了俄羅斯國內(nèi)大量老舊的T-54/55主戰(zhàn)坦克,和以色列一樣,這些老舊的T-54/55坦克被改造成了現(xiàn)代化的重型裝甲輸送車——BTRT。它拆除了T-54/55坦克原有的炮塔,安裝了微型炮塔,底盤后部加高以承載更多的步兵。但與以色列的那位“惡婦”不同,BTRT沒有采用以色列慣用的后部開門,而是和BTR-60-樣,通過頂部的乘員艙口出入。一位運輸機械制造局的官員稱,BTRT將大幅提高俄羅斯裝甲步兵的作戰(zhàn)能力,可以為士兵提供良好的防護,且能夠和同樣由T-54/55坦克改裝的BMPT坦克支援車一起,成為俄裝甲作戰(zhàn)力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俄運輸機械制造局還開發(fā)出了自己的升級包,甚至可以利用俄羅斯的部分生產(chǎn)設備對“有改裝意向的客戶”提供服務,試圖通過此舉奠定自己在T-54/55坦克升級市場中的龍頭地位。

      那么,同樣是由坦克改裝的以色列“納美爾”和俄羅斯BTRT重型裝甲輸送車,二者性能如何呢?

      性能解析

      火力性能“納美爾”車體上方安裝了以色列拉法爾公司的頂置武器站,標準配置是1挺12.7毫米M2HB機槍和1挺7.62毫米M246機槍(可更換為MK19型40毫米自動榴彈發(fā)射器)。在確定必要的時候,可以換裝為1門30毫米機關炮。與此同時,按照以色列裝甲部隊素來的

      傳統(tǒng),“納美爾”裝甲車和“梅卡瓦”坦克一樣,可攜帶1門60毫米迫擊炮。以它在巷戰(zhàn)中擔負的任務來看,這種火力配置是綽綽有余了。

      相對于“納美爾”裝甲人員輸送車的“機槍加榴彈”,BTRT的火力配置則相對奢侈一些——“機槍加導彈”,根據(jù)運輸機械制造局的方案,BTRT在火力配置上顯得非常靈活,共有五種方案配置:2A42型30毫米機關炮1門,雙聯(lián)裝“競賽”型反坦克導彈(AT-5)發(fā)射器l具;2A42型30毫米機關炮l門,40毫米AGS-17型自動榴彈發(fā)射器1具;雙聯(lián)裝2A38型30毫米機關炮(“通古斯卡”彈炮合一防空系統(tǒng)的標配);NSV 12.7毫米高射機槍1挺,雙聯(lián)裝“競賽”型反坦克導彈發(fā)射器1具;NSV 12.7毫米高射機槍1挺,40毫米AGS-17型自動榴彈發(fā)射器1具。

      從火力性能來看,無疑BTRT更勝一籌,這是與俄羅斯一貫的武器發(fā)展思路相吻合的。不過令人懷疑的是,有必要在裝甲人員輸送車上安裝反坦克導彈系統(tǒng)嗎?還是說“伊萬”們真的不怕一萬怕萬一?相對BTRT的火力冗余而言,大概“納美爾”的武器配置看上去貧瘠,但更加務實一些。畢竟,裝甲人員輸送車的第一任務是兵力投送,支援坦克的活還是交給步兵戰(zhàn)車和BMPT等坦克支援車去干吧!

      防護性能以世界上防護性能最強的“梅卡瓦”坦克改裝的“納美爾”,自身的裝甲防護能力自然不在話下,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車體較高,正面投影相對大一些。在關鍵部位加厚裝甲后,“納美爾”的作戰(zhàn)全重達到了驚人的65噸!而這個龐然大物的戰(zhàn)場生存能力自然非同小可?!凹{美爾”車體后方兩側的乘員觀察窗上各安裝有6具煙霧彈發(fā)射裝置,和“梅卡瓦”主戰(zhàn)坦克相同。同時,以色列IMI公司還試圖為其加裝“鐵拳”主動防護系統(tǒng)——已經(jīng)有100余輛“梅卡瓦”坦克安裝了該型系統(tǒng)。如果“鐵拳”主動防護系統(tǒng)真的成為“納美爾”的標準配置,那么這頭希伯萊“黑豹”不僅會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安裝主動防護系統(tǒng)的裝甲輸送車,還會成為世界上防護性能最好的裝甲車。

      與“納美爾”相比,由T-54/55改裝而來的BTRT似乎防護力稍遜,但這并不代表俄羅斯人沒有在BTRT的防護上下一番大力氣,BTRT裝甲輸送車的戰(zhàn)斗全重為38.5噸,比T-55坦克(36噸)反而高出2.5噸。這就意味著,去掉炮塔和火炮后,多余的重量全是加裝的裝甲,由此可見,BTRT裝甲輸送車的防護力遠遠高于T-55主戰(zhàn)坦克。至于沒有“納美爾”的裝甲厚實,運輸機械制造局使用了以前在坦克上輕車熟路運用的辦法:新加裝了一套電擊發(fā)煙霧裝置、加強了車體底部的裝甲、為車體兩側配備嵌入式爆炸反應裝甲等,有效提高了防護性能。

      在防護性上,“納美爾”勝出,這大概就是以色列和蘇聯(lián)/俄羅斯坦克發(fā)展思路是“防護優(yōu)先”還是“火力優(yōu)先”不同的結果。

      機動性能“納美爾”的動力系統(tǒng)源自“梅卡瓦”MK3主戰(zhàn)坦克,是一臺由TCM制造的AVDS-1970型風冷12缸柴油機,未來將換裝“梅卡瓦”MK4的動力系統(tǒng)——1500馬力的MTU883型柴油機?!凹{美爾”最大速度可以達到60千米/小時,但60多噸的重量,除了C-5“銀河”和C-17“環(huán)球霸王”之外,戰(zhàn)略空運是沒可能了,不過好在以色列也不需要對重裝甲單位進行戰(zhàn)略空運,國土縱深就那么點,用飛機運坦克太浪費了。

      BTRT由于原始底盤過于老舊,換裝了新型的B-46 6型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為780馬力,最大速度能夠達到50千米/小時,越野最大速度2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500千米,機動性較“納美爾”略低。畢竟,T-54/55已經(jīng)是超長服役的年齡了。至于戰(zhàn)略空運,伊爾76應該能夠勝任,但米-26“光環(huán)”對其就力不從心了。

      士兵運載能力“納美爾”裝甲輸送車龐大的身軀,對它所運載的12名士兵來說的確是足夠了。內(nèi)部的乘員艙,8個座椅面對而分為兩排,加上3名車組乘員,11個人的位置已經(jīng)齊了,但還有足夠的空間容納第12個人——在車組人員和乘員座椅之間的位置。步兵通過尾部的艙門上下車。因為采用的是“梅卡瓦”的底盤,所以沒有必要再使用“阿奇扎里特”那樣的蚌形尾門了。車體后部留有乘員觀察孔,但沒有配備專門的射擊孔。

      BTRT的乘員相對要少很多,只能搭載5名步兵。由于采用了微型炮塔(“納美爾”是頂置武器站,原車長和炮長的頭頂上各有一個),車組乘員變?yōu)榱?人,乘員的座位布置和“納美爾”類似,只不過變?yōu)榱藘膳艃勺?人,第5人的座位位于駕駛員和橫排座椅之間。BTRT同樣沒有為步兵預留射擊孔。但與“納美爾”不同的是,BTRT并沒有在車體后部留有艙門,因為它與“梅卡瓦”底盤不同,發(fā)動機依然是后置式,乘員需要從后部頂端的艙門出入——與BTR-60的設計類似。只不過,在戰(zhàn)術環(huán)境下這么做是相當危險的,BTR-60的這種設計在蘇軍裝甲步兵內(nèi)部引起了無數(shù)怨言,不知BTRT的這個方案會不會同樣遭來罵聲一片。

      戰(zhàn)術需求與實際使用

      從上文的技術參數(shù)看,BTRT除了在火力上有優(yōu)勢外,在其他方面幾乎是劣勢占盡,一方面是因為其底盤的技術代差,似乎BTRT完全應該與“阿奇扎里特”比較,而不是直接面對這個新型的“納美爾”。但如果回頭細細觀察一下“阿奇扎里特”的話,能夠發(fā)現(xiàn)BTRT與它的改裝思路相類似,但又完全不同,至少俄國人絕對不會在“阿奇扎里特”上僅僅架起幾門機槍了事。一個高度重視防護,一個對火力癡迷至極,那么,誰能代表未來重型裝甲輸送車的發(fā)展方向?是“納美爾”?還是BTRT?

      在匆忙下結論之前,不妨先看一看以色列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它們是兩個作戰(zhàn)對象和戰(zhàn)術需求完全不同的國度,周圍安全環(huán)境天差地別,不過在某種程度上,雙方的裝甲部隊卻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相似:盡管北約不斷東擴,但俄羅斯在歐洲基本上還是個沒人敢惹的主。在國際安全局勢上,俄羅斯面對大規(guī)模入侵的可能性幾乎等于零。在近期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中,敵人首先是各加盟共和國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分裂主義和已經(jīng)成為世界公敵的恐怖主義,大規(guī)模裝甲集群作戰(zhàn)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銷聲匿跡。而以色列的周圍安全局勢自建國以來就沒有徹底理想過,盡管現(xiàn)在與“傳統(tǒng)敵對國家”如埃及、敘利亞等的關系有所緩和,但誰都不否認,中東的局勢依然是個火藥桶,處在極度的動蕩之中。目前來看,以色列同樣不會面臨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的大規(guī)模裝甲作戰(zhàn),而是與阿拉伯武裝抵抗力量在城市中周旋,而對手手中的裝甲力最基本為零,只有部分輕武器以及各類自制武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以色列裝甲部隊不會遭遇任何在裝甲力量上能夠對其進行威脅的敵對勢力。

      這就是為什么以色列和俄羅斯都暫緩了新型主戰(zhàn)坦克的開發(fā),把目光投射到重型裝甲人員輸送車的原因。長久以來,裝甲人員輸送車的薄弱是世人皆知的事實,美國的M113更是落了個“ZIPPO”的惡名(一打就著)!在伊拉克的美軍絞盡了腦汁為人員載具安裝防護設備一從“悍馬”的附加裝甲到“斯特賴克”的防彈柵格。而“納美爾”和BTRT本身就是由主戰(zhàn)坦克改進而來,比起脆弱的普通裝甲車來說,防護能力已經(jīng)是很出色了。

      至于側重點的差異,則是各有各的國情,根據(jù)歷次車臣戰(zhàn)爭的經(jīng)驗,為避免在裝甲運兵車落單之后變成待宰的羔羊,俄羅斯在加強裝甲人員輸送車的火力配置方面可謂不遺余力——這點從BTR系列的改造上就可見一斑。而且蘇/俄的裝甲部隊歷來都是“三駕馬車”——坦克、步兵戰(zhàn)車、裝甲人員輸送車,要求彼此之間都能夠配合作戰(zhàn),所以裝甲人員輸送車的火力空前強大也就不足為奇了。更何況毛子打仗的風格素來都是“蒸汽壓路機”,無他,就用大當量火力投送和數(shù)量優(yōu)勢活活淹死敵人。這一定程度上使得蘇/俄裝甲單位從來都是火力優(yōu)先于防護,倒不是說俄羅斯人的性命就不值錢了,而是他們深信:最好的防御是進攻,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消滅敵人。當年蘇聯(lián)紅海軍的“飽和攻擊”戰(zhàn)略就來源于此——在自己被擊沉之前先將所有導彈一股腦全部發(fā)射出去。而蘇/俄坦克、步兵戰(zhàn)車、裝甲輸送車也同樣如此,不管是什么裝甲單位還是固定火力點,又或是隱蔽于建筑物中的敵方人員,先把自身攜帶的火力統(tǒng)統(tǒng)扔出去再說……

      而以色列是個在夾縫中生存的國家,國土面積幾乎無縱深可言。當年希特勒打到莫斯科城下逼著蘇聯(lián)軍民吃了幾個月鋸末面包的時候,蘇軍還能于日后一路反攻進柏林將紅旗插上國會大廈,這一點以色列想都不敢想,因為承受不起失敗,只要以色列國防軍一次扛不住,那么整個國家就完了。另外,以色列無法承受人力資源的消耗,這歷來都是以色列的一個巨大軟肋。盡管以色列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快、最全面、最及時的國防動員體系,但特拉維夫的首腦們和軍工企業(yè)們?nèi)栽谙氡M一切辦法降低軍事人員的傷亡率,這也造就了以色列裝甲力量對于防護能力近乎變態(tài)的執(zhí)著,也成就了發(fā)動機前置的“梅卡瓦”主戰(zhàn)坦克譜系。以色列裝甲部隊的重型裝備,要求總是防護高點!高點!再高點!所以,以色列軍方和軍工集團能設計并制造出“納美爾”這種重達60多噸的“巨獸”,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至于為什么“納美爾”的武器系統(tǒng)要與它龐大的身軀如此不相稱,前文已經(jīng)敘述過,從“阿奇扎里特”到“納美爾”,從來都不需要和它的俄羅斯親戚一樣,擔負起協(xié)同坦克作戰(zhàn)的任務,也與它的美國朋友“斯特賴克”不同,火力支援和超視距打擊同樣不是“納美爾”應有的目標?!凹{美爾”真正的戰(zhàn)術任務,是在主戰(zhàn)坦克、步兵戰(zhàn)車和武裝直升機對敵方的火力點進行攻堅作戰(zhàn)之后,用車載輕武器對漏網(wǎng)之魚挨個“清掃”,同時負責對占領區(qū)域的鞏固。換言之,“梅卡瓦”主戰(zhàn)坦克是沖鋒在前的“打手”,而隨后悠哉悠哉上場的“納美爾”,扮演的是“洗地”的角色。

      所以,孰優(yōu)孰劣確實不好分,盡管“納美爾”的綜合得分較高,可俄羅斯人更加覺得BTRT好使,大概真應了那句老話:“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p>

      結語

      就像當年蘇德奠定了東西方坦克的格局一樣,“納美爾”和BTRT的出現(xiàn),標志著重型裝甲人員輸送車也開始向兩個方向的進化。只不過時至今日,烏克蘭又進來摻合了一腳,在重型裝甲人員輸送車的發(fā)展上,誕生過保爾·柯察金的這片土地走得更遠——BMT-72和BMT-84的出現(xiàn)使重型人員輸送車開始“三分天下”,而分別以T-72和T-84為底盤的BMT-72和BMT-84干脆連坦克的炮塔和主炮都沒去掉,直接在一輛主戰(zhàn)坦克后面加裝了乘員艙!重視防護、火力優(yōu)先、原樣照搬,三家到底誰能代表未來重型裝甲人員輸送車的潮流呢?我國的重型人員輸送車又會是哪種風格?或許未來已不再遙遠!

      猜你喜歡
      阿奇火力坦克
      阿奇,出發(fā)
      輕度火力
      超級坦克大亂斗
      96B坦克的精彩瞬間
      服阿奇霉素兩個“不必”
      顛倒蛋
      坦克新殺手
      談天說地
      年辖:市辖区| 拉孜县| 广昌县| 马山县| 顺义区| 沿河| 民和| 惠东县| 徐闻县| 博野县| 随州市| 山东省| 通许县| 武乡县| 南陵县| 泾源县| 柳江县| 齐河县| 通榆县| 赞皇县| 同仁县| 吉木乃县| 镇宁| 高淳县| 景宁| 舞钢市| 资源县| 宁河县| 虹口区| 中超| 梨树县| 汉沽区| 安阳市| 湄潭县| 同江市| 文山县| 容城县| 青海省| 驻马店市| 老河口市|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