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宣
2009年第二屆中國武術段位制考試將于8月15日至19日在鄭州和登封舉行。
這次考試僅限申報一段至六段,有10個特點:
一、面向全球每一位習武者。
二、任何武術的拳種、器械項目,任何競技項目和傳統(tǒng)項目,任何規(guī)定和自選套路,任何單練、對練、對抗性項目均可參加。
三、不受性別、年齡限制??荚囌卟粌H可獲得相應段位,還可能獲得各段位的優(yōu)勝獎和獎金。
四、按申報的段位技術檔次進行編排分組,同一段位人員進行競爭。
五、按個人的技術水平確認一段至六段的段位資格。一旦確認,由中國武協(xié)在考評結束后統(tǒng)一頒發(fā)中國武術段位證書和徽飾。
六、重新調整段位認可成績標準,區(qū)別技術等級檔次。達7.5分即可進入初段位;達8.6分即可進入中段位。
七、人性化地處理認段資格。如成績達不到申報段位標準,以實際達到標準確認段位技術成績。
八、合理地處理考段資格問題。原有段位者可申報晉升上一級,但限制跳段申報;無段位者,須有當?shù)赜嘘P部門或高段位人員推薦,便可直接申報符合段位條件的段位。
九、由經過武管中心專門培訓,獲得武術段位考評資格并經過選拔的評判員“執(zhí)法”,確保公開、公平、公正,確保每位習武者得到合格、合理、合法的段位資格。
十、一至三段申報者免理論考試;四至六段申報者只需交習武體會或對本人所練項目的心得或研究成果一份。(武宣)
學校武術教育推出新舉措
為推動學校武術教育的進一步落實,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與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近日聯(lián)合推出《(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學校指導方案研究》課題。這一課題以《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中的《長拳教程》、《劍術教程》、《短棍教程》、《趣味武術(段前級)教程》為教材,以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從教學時數(shù)、教法選用、重點和難度教學,以及如何將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滲透到教學課中等方面展開研究,力求解決學校武術如何教的問題。據(jù)悉,該課題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全國266個教學實驗點進行教學試驗,明年將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武宣)
第六屆全國武術功力大賽將于11月舉行
“第六屆全國武術功力大賽”由山東省淄博市武術協(xié)會承辦,賽事將于2009年11月1日至3日在山東省淄博市體育館舉行。
此次“全國武術功力大賽”競賽項目有男子規(guī)定項目:流星打靶、單掌斷磚、懸空斷板、石鎖上舉、長桿、守樁等;女子規(guī)定項目:流星打靶、懸空斷板、奪橋等。表演項目有克服阻力組的克服重物如:石擔、抓罐、推山掌、開硬弓、大刀、掇石等??朔陨碇亓θ纾阂恢付U、二指禪等;靈敏能力組如:平衡能力、敏捷能力、竄蹦跳躍能力、精確能力等;擊打能力組如:指穿酒瓶、掌釘人木、掌推石碑、手法斷板、飛腳踢物等;其他能力組如:拋接沙袋、花樣石鎖、飛針穿玻璃等,另外還有彈弓項目以及除規(guī)定競賽項目之外的各種傳統(tǒng)功法和武術功力項目。(李文奎)
首屆亞洲武道運動會在曼谷舉行中國隊9金味蕾金榜第四
首屆亞洲武道運動會于2009年8月1日至9日在泰國曼谷舉行,來自亞洲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1000名運動員將參與此次運動會9個大項112個小項的角逐。中國代表團共派出50人出征,參加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與武術4個大項26個小項的比賽,占全部小項的23%。
為促進武道運動在亞洲的普及和發(fā)展,亞奧理事會于2008年決定舉辦亞洲武道運動會,本次在泰國曼谷舉行的是第一屆,共設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踢擊、柔術、柔道、庫來西、武術、印尼拳9個大項。
此次比賽,中國代表團以9金名列金牌榜第四位。(武宣)
四川國際峨眉武術節(jié)“金頂論劍”三大武術流派會聚
2009中國·四川國際峨眉武術節(jié)吸引著全球的目光,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50多支隊伍500多名武林高手共赴峨眉山,進行散打爭霸賽、套路邀請賽、傳統(tǒng)武術比賽3大賽事。
8月4日至8日,來自中國三大武術流派的峨眉、少林、武當高手云集峨眉之巔,在世界最大的觀景臺上書寫一部蕩氣回腸的武俠篇章。據(jù)悉,8月8日是國務院確立的全民健身日,三大流派金頂論劍活動的舉行,對全民健身活動的蓬勃發(fā)展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武術節(jié)期間,開展了峨眉民間傳統(tǒng)武術絕技展示大賽以及主題慶典活動。(李彤)
第三屆南少林華夏武術大賽10月開賽
2009年10月17日至21日,備受國內外武術界人士關注的第三屆南少林華夏武術大賽,將在臺灣海峽西岸、中國經濟特區(qū)、國際港口及風景旅游城市廈門拉開帷幕。
此次大賽獎項設置多樣,活動亮點紛呈,除了舉辦傳統(tǒng)武術比賽之外,還將舉行以“俠義南少林”為主題的開幕式文體表演、南少林功夫發(fā)展論壇、茶道·禪武大會、武術用品展示會等系列活動。屆時,將有來自海內外的上百支隊伍,千余名武術精英參與此次鷺島論劍。影視武打明星于海、于承惠等多名嘉賓也將出席本次大賽。
第三屆南少林華夏武術大賽由福建省武術院主辦,上睿機構、惠安崇武古城武術館、廈門大學體育部、廈門市武術協(xié)會等單位協(xié)辦。
福建是南派功夫的發(fā)祥地,其拳術淵源可以追溯到西晉末年,民間習慣以“南拳北腿”、“南北少林”來區(qū)分。據(jù)了解,目前福建省擁有33種南拳拳種,1800套南拳套路和13個門派。明清以來,南派功夫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交流的紐帶。(武宣)
拍攝《武當百謎》解讀武當玄機
武當山特區(qū)繼與央視合拍9集電視紀錄片《問道武當》全國熱播之后,今年又與湖北衛(wèi)視聯(lián)手,合拍《武當百謎》專題片115集,旨在解讀武當玄妙神奇,為武當大旅游造勢。
該片自7月4日開播以來,很是吸引觀眾的眼球,為進一步提高收視率,湖北衛(wèi)視在征求武當山特區(qū)及觀眾意見后,將播出時間改在每個雙休日的上午11點50分至12點,以滿足更多的電視觀眾從熒屏上持續(xù)一年的武當探秘,更加了解道教圣地武當山靈氣所在。百謎中涉及武當武術的有20多個。(郭占柱)
香港首次舉辦國際功夫節(jié)
首屆香港國際功夫節(jié)于2009年7月22日至8月6日舉行。此次活動是由香港中華國術總會主辦。功夫節(jié)內容豐富,既有吸引眾多海內外武學名家學者的“世界中華國術大賽總決賽”、“第一屆國際武學研討會”,也有探究中國功夫如何融合電影、漫畫、文學、體育、格斗等流行文化的“‘國魂多媒體功夫展覽”,還有適合普通市民游客近距離體驗中國武術的“功夫嘉年華”。
香港中華國術總會總裁趙式慶致辭時表示,中國功夫所承載的中國傳統(tǒng)人文精神,特別是中國武學中“剛柔相濟”、“身心合一”、“內外兼修”、“德藝并重”等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值得繼承和發(fā)揚。
香港在中國功夫發(fā)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其一直在中外文化交流與融合中擔當重要角色,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武學文化的窗口。(裴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