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弘
1904年11月25日,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的李公館新增了一名男丁,這個男孩被取名為李堯棠,字芾甘。后來,“芾甘”成為這個男孩的筆名之一,當然,它遠不如“巴金”有名。
李家是當?shù)氐囊蟾?,巴金的父親是某縣的知縣。巴金不僅從父母那里學到了古典詩詞,還學到了寬容厚道的博愛精神。
辛亥革命開始后,巴金的母親和二姐因病去世。過了兩年,巴金的兩個堂兄弟患白喉癥死了,接著巴金和三哥也患了白喉癥,他們的病尚未痊愈,巴金的父親就病亡了。在其后的分家過程中,家族內(nèi)部互相傾軋,丑態(tài)畢露,巴金看到了人情世態(tài)和詩禮之家背后的齷齪。這些都成為他的代表作——《家》的素材。
1923年,巴金進入南京東南師大附中,開始學習世界語。并萌發(fā)了去法國留學的想法。1927年,巴金到達了巴黎,通過朋友的幫助,他在拉丁區(qū)租了一間小屋。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他寫了約30篇雜感、短論、通訊等,也是這時候,他寫了成名作《滅亡》,第一次使用了“巴金”這個筆名。
回國以后,他寫了一些不太成功的中短篇小說。此后,他進入創(chuàng)作旺盛期,寫出了《家》《霧》以及很多小說。
《家》于1931年開始在《時報》連載,這時,巴金的大哥因做投機生意失敗而自殺了。在聽到噩耗的那天晚上,他輾轉難眠,決定調(diào)整《家》的結構,把大哥作為主要人物原型來寫,他要把一個垂死制度的犧牲者放到人們面前。由于寫的都是熟悉的人物、事件和生活,《家》的創(chuàng)作十分順利,許多章節(jié)都是一氣呵成。
《家》不僅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新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開明書店1933年5月出版《家》單行本,在以后的十幾年里出版了33次,銷售10萬冊。1949年《家》改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僅北京一個地方就印了15次。它還先后被改編為電影、話劇、戲劇、電視劇和舞劇等,風行了半個多世紀。
至解放前夕,巴金一直處于高產(chǎn)期,完成了“激流三部曲”的后兩部《春》《秋》,以及長篇小說《憩園》《寒夜》等的創(chuàng)作。1944年,40歲的巴金與蕭珊結婚了,從此兩人相濡以沫。
解放以后,巴金被卷入社會政治運動,寫了很多應景文章?!拔母铩睍r,巴金被作為“牛鬼”,接受批斗和改造。在此期間,無論是巴金本人還是他的家庭,都遭受了巨大的劫難?!八娜藥汀北淮虻购?,巴金很長時間都集中在對“四人幫”罪行的批判上。
1978年年底,巴金開始寫作《隨想錄》。當時,香港大公報老編輯潘際垌重返報社,他通過朋友向巴金約稿,巴金便建議他辦一個名叫“隨想錄”的專欄,自己將陸續(xù)寄稿,潘際垌高興地答應了。
這個專欄一寫就是8年。
在《隨想錄》里,人們又見到了那個熟悉的巴金,他獨立思考而不再盲目聽命,掙脫了思想枷鎖而不再畏首畏尾,以罕見的勇氣“說真話”,以對過去的反思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贏得了文化界的尊敬,為中國的知識分子樹立了一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