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徐鐵人
路邊的煙灰缸和狗糞袋自取裝置是一體的。 (徐鐵人攝)
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終于降落在了加拿大溫哥華機場。這時候,說實話,作為老煙民,記者很想抽支煙。奇怪的是偌大的機場里卻不設吸煙室,走出機場候機樓,發(fā)現(xiàn)門外也立了禁止吸煙的牌子??磥?,加拿大果然是一個反煙的國度。
離開候機樓有段距離了,記者想在一棟樓前停下吸煙,但樓前立著一個牌子,提醒抽煙必須離開建筑物6米。本想在一家咖啡館的露天座位上抽支煙,一不留神卻又看到了禁煙標志。商家寧可不掙你的錢也不允許你在這里“冒煙”。
住進溫哥華旅館,記者要求住吸煙房,回答說沒有。記者又問接待人員,哪里可以吸煙。接待人員很熱情,不辭辛勞把記者帶出旅館,來到離旅館20米的地方,路邊有個煙灰缸,住在此旅館的3天,記者要時不時跑到這里來過煙癮,哪怕是深夜。
不僅城市里這樣,在鄉(xiāng)村旅館門口也有禁止吸煙的標志。房間內(nèi)冰箱、烤箱等生活用品都有,就是缺少一樣東西——煙灰缸。從記者住的旅館陽臺往外看,湖水宛如一面鏡子,站在陽臺上欣賞美景可以,但抽煙可不行。
在加拿大,即使是在室外,有屋檐的地方也是絕對不可以吸煙的。不在人家屋檐之下,要吸煙也必須離開建筑物至少6米。
因為打火機上飛機的時候已經(jīng)被沒收,所以想抽煙就得借火。在國內(nèi),在街頭隨便問一個男人,幾乎都會隨身帶著打火機,可是在加拿大的大街上基本上見不到吸煙的人。于是記者就打聽哪里賣香煙和打火機,路人告訴記者在前面的那間黃房子里,可是進去以后卻發(fā)現(xiàn)沒有香煙和打火機。后來記者才知道,加拿大法律規(guī)定,賣香煙和打火機需要“偷著賣”,即禁止把這些東西擺在明面上,免得誘導青少年。難怪在加拿大這么長時間里竟然看不到一家煙店。
在加國做煙民的確苦,到處都不讓抽煙是一苦,香煙超貴則是另一苦,至少7加元一包。正是因為香煙賣得貴,所以才有人習慣于在大街上向陌生人討香煙,更有不顧顏面的人在地上專撿煙屁股抽。真的應該感謝加拿大的禁煙措施,在這里記者每天的吸煙量只有在北京時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