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杰
散文講究形神兼?zhèn)?講究形散而神不散,在課堂教學中,同樣也講究這點。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特別強調尊重兒童,提倡孩子思維的獨特性,了解孩子行為的年齡特點。老師們認真的傾聽兒童聲音,一改往日統(tǒng)一規(guī)劃的老做法,贊揚個性化,還給孩子們一個豐富多彩的童年。這些孩子不再是關在籠中的金絲雀,他們在自由的藍天下放聲歌唱。于是課堂上出現(xiàn)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情景:孩子們再也不規(guī)規(guī)矩矩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兩手平放了,井然有序的發(fā)言順序變成了迫不及待的搶答,安靜的教室里人聲鼎沸……這樣熱鬧的場面,有的聽課者大加贊許:孩子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恢復了最本色的一面,再也不是老師們的牽線木偶了,課堂活了起來;有的聽課者直搖頭:討論時老是跑題,大多數(shù)人只急于表達自己而不愿意傾聽,沒有秩序的課堂就是亂課堂。到底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活的課堂,怎樣的課堂才是亂的課堂呢?
專家指出:“評價課堂教學亂不亂,要看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形散神不散,這樣的課堂教學就不叫亂。如果學生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形散神又散,這樣的課堂教學就叫亂?!蔽艺J為活課堂應該是指學生思維形式學習方式上的活。而亂課堂大多都亂在教師對課堂秩序沒有產生新的規(guī)范。在一個沒有秩序的課堂上,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個性,看到了孩子們思維的發(fā)展。在一個秩序良好的課堂上,通過優(yōu)秀的課堂設計,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孩子們思維的獨特性和學法的多樣性。思維的發(fā)展和井然的秩序并不是一組矛盾,他們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在一個沒有秩序的課堂上,我們還看到了孩子們不顧他人的表達自己,在混亂中多條信息同時到來,有的孩子不知道先聽取哪一些信息而放棄了學習。而在一個有秩序的課堂上,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孩子們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尊重,注意力明顯集中,學習有較強的目標性。我想一個形式上有秩序而內容上突顯個性,追求思維發(fā)展的課堂才是我們想要的真正課堂。
因此,要讓課堂活而不亂,形散而神不散,教師不僅要設計出真正可以讓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案,更要與學生討論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在課堂上要舉手按序發(fā)言,即使不同的意見也要等別人說完了再說,不在課堂上說與課堂無關的話題等等。相信在這樣的秩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少一些自以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實實在在的知識;少一些毛病,多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者單位:河北省霸州市辛章辦事處辛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