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協(xié)議明顯縮水 外媒稱交易難通過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本報記者 魏 萊 于景浩
騰中買悍馬一事日前“萬事俱備”,只差中美兩國政府批準這股“東風”了。分析人士表示,自從今年6月騰中爆出收購悍馬的消息以來,圍繞這一交易的爭議和傳聞一直就沒有斷過。由于悍馬汽車屬高油耗SUV車型,是通用急于甩掉的“包袱”,因此該收購將面臨中國商務部等監(jiān)管部門嚴格的審查,交易能否最終成行依然存疑。
商務部還未收到正式申請
據《環(huán)球時報》記者從四川騰中重工方面獲得的公告,雙方于美國當地時間9日在底特律簽署最終收購協(xié)議,騰中重工將購買悍馬品牌、商標以及制造悍馬汽車所需的特別知識產權,同時保留同悍馬現(xiàn)有銷售商的既定合同。據路透社11日的報道稱,截至當天中國商務部尚未收到騰中方面的正式書面申請。
中國汽車業(yè)資深媒體分析人士張毅11日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對悍馬收購案并不看好。他說,此次雙方簽訂的最終協(xié)議條款與之前達成的諒解備忘錄有明顯出入。最終協(xié)議表明,騰中只是購買悍馬品牌,并無滲入到悍馬最為關鍵的研發(fā)、技術知識產權及管理團隊等核心資產。“如果悍馬原團隊無力回天,騰中憑什么能夠堵住財務窟窿,將生產成本降下來呢?”張毅表示。
外電猜測交易可能被否
《華爾街日報》10日的報道說,根據協(xié)議,騰中重工收購之后,悍馬仍將是一個總部位于美國的美國制造品牌。悍馬首席執(zhí)行官金泰樂將繼續(xù)擔任該品牌領導人。但問題是,騰中重工能否讓內困外患的汽車品牌起死回生,特別是他們的高管缺乏全球運營的經驗。
《華盛頓郵報》10日則說,騰中是首次進入乘用車領域,它對悍馬有著野心勃勃的計劃,公司計劃投資8億-20億美元用于經營悍馬,還準備在中國建廠,并推出更便宜的大眾車型。報道也指出,由于悍馬是耗油大戶,騰中重工的購買意向被認為是對中國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檢驗。報道還援引一些觀察家的評論認為,中國政府可能會否決這項交易。
張毅也表示,目前中國汽車工業(yè)過于分散,國家的政策是嚴格控制企業(yè)數量,鼓勵行業(yè)兼并重組;加之騰中要購買的悍馬品牌是高油耗的代表,屬于落后產能,不符合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大政方針。張毅說:“有人說,騰中是民營企業(yè),花自己的錢收購,政府沒必要管。騰中曾說,收購悍馬需要向銀行貸款。銀行的錢來自老百姓存款,政府當然要管。再說,中國人再不差錢,也沒有義務去幫助美國汽車工人解決失業(yè)問題?!?/p>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11日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了對該收購案的理解與支持。他認為,騰中重工收購悍馬事件純粹是一個商業(yè)行為。他說,美國現(xiàn)在還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機,這是中國企業(yè)收購美國知名品牌的一個好時機。
中國車企并購尚無成功先例
張毅表示,走國際化無疑是中國汽車工業(yè)未來發(fā)展的方向。然而,中國車企的海外并購,目前還沒有成功的案例。以上汽收購雙龍為例,由于沒有同國外工會打交道的經驗,造成重組方案一再被工會抵制。此外,收購國外汽車品牌很難將技術生產線轉移至國內,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西方為了防止本國工人失業(yè)上升,更是對中國車企收購虎視眈眈。
“環(huán)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海律師11日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無論收購前景如何,作為商業(yè)行為,中國的企業(yè)家和高級管理層最需要事先做好“功課”,對擬收購公司業(yè)務做好詳盡的了解和調查,包括法律以及財務上的詳細調查?!?/p>